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及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508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及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边框产品的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以及一种上述塑料边框注塑过程中所使用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显示类产品诸如电视机、显示器等的塑料边框,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由上、下、左、右四条边框组成,中间为空。(2)各边框上带有竖向侧边。(3)各边框的壁厚较薄,一般在3mm以下。(4)表面质量要求高。现有技术中,结合图1、图2与图3,上述塑料边框1的注塑方法及成型模具,一般采用正装结构,塑料注塑成型机将熔融塑料由喷嘴通过模内冷流道的弯钩浇口 3将熔融塑料注入型腔,成型后获得制件即塑料边框(产品)。由于使用冷流道,存在大量料把,浪费原料和能源。此外由于浇道直径一般远大于产品壁厚,因此料把的冷却时间要长于制件的冷却时间,导致模具的成型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上述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及成型模具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及模具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以及上述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所使用的一种成型模具。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包括注射步骤,在注射步骤中,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机将熔融塑料通过喷嘴及浇注系统注入型腔,上述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浇注系统,热流道浇注系统中的热流道浇口采取在塑料边框的侧边端面处进料方式。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所使用的成型模具,包括静模、动模、型腔及浇注系统, 上述浇注系统为热流道浇注系统,设置在动模上,热流道浇注系统中的热流道浇口位于能在塑料边框的侧边端面处进料的型腔壁上。上述动模设置有动模型芯镶块,热流道浇口设置在动模型芯镶块上,上述热流道伸入动模型芯镶块,通过热流道的嘴头与热流道浇口相接。上述动模配置有顶出组件,顶出组件固定在推出板和推出固定板上,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热流道固定板上,活塞杆部分固定在推出板上,或者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推出板上,活塞杆部分固定在热流道固定板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在塑料边框注塑成型过程中,既能够实现无冷料把,缩短成型周期,节省原料,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避免在塑件产品(塑料边框)正面产生浇口痕迹,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所采取的浇注系统布局示意图,示出了侧向反视结构。图2为图1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方式的局部剖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所采取的浇注系统布局示意图。图5为图4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热流道浇口的放置位置。图6为本发明中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所使用的成型模具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7为图6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热流道浇口的放置位置。图8为图6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顶出组件驱动油缸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4与图5,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包括注射步骤。在注射步骤中,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机将熔融塑料通过喷嘴及浇注系统注入型腔,上述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浇注系统,包括热流道、热流道浇口,热流道通过热流道的嘴头2与热流道浇口 3相接,热流道浇口采取在塑料边框1的侧边端面处进料方式。浇口的数量和位置根据产品成型需要设置,作为一种布局方式,本实施例采用四个热流道浇口,分别对应塑料边框1的四个边框中的一个边框,各热流道浇口采取在对应边框的侧边端面中央部位处进料方式。上述注塑方法中未述及的其他有关成型步骤及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结合图6、图7与图8,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所使用的成型模具,包括静模、动模、型腔及浇注系统。上述浇注系统为热流道浇注系统,设置在动模上,热流道浇注系统包括热流道4及热流道浇口 3,热流道浇口 3位于能在塑料边框的侧边端面处进料的型腔壁上。作为一种布局方式,本实施例采用四个热流道浇口,分别对应塑料边框的四个边框中的一个边框,各热流道浇口分别位于能在对应边框的侧边端面中央部位处进料的型腔壁上。 上述动模设置有动模型芯镶块5,热流道浇口设置在动模型芯镶块5上,上述热流道伸入动模型芯镶块,通过热流道的嘴头2与热流道浇口相接。上述动模还包括动模板6、垫块7、热流道固定板8、热流道垫板9、动模座板10、推出板11、推出固定板12、定位圈13,其中热流道穿过动模板、推出板及推出固定板,进入动模型芯镶块,通过热流道固定板、热流道垫板及动模座板固定在动模上。上述静模包括静模板14、静模座板15、型腔镶块16。上述型腔镶块与动模型芯镶块组成型腔用于塑料边框的注塑成型。上述动模配置有顶出组件,顶出组件驱动装置采用两个液压缸17,各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热流道浇注系统固定板上,活塞杆部分固定在推出板11上,由两个液压缸同步驱动推出板11、推出固定板12带着顶出组件运动。开模时,动模与静模分开,由两个液压缸同步驱动推出板、推出固定板带着顶出组件运动,顶出塑件,使产品与动模的型芯分离。上述成型模具实施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发明人在研制开发本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做出过以下尝试,即热流道浇口采取在塑料边框的背面进料方式,由于显示类产品的塑料边框壁厚都很薄,在产品正面极易产生
浇口痕迹,影响产品外观质量。与本发明创造取得的效果相差甚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
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包括注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注射步骤中,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机将熔融塑料通过喷嘴及浇注系统注入型腔,上述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浇注系统, 热流道浇注系统中的热流道浇口采取在塑料边框的侧边端面处进料方式。
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所使用的成型模具,包括静模、动模、型腔及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为热流道浇注系统,设置在动模上,热流道浇注系统中的热流道浇口位于能在塑料边框的侧边端面处进料的型腔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设置有动模型芯镶块,热流道浇口设置在动模型芯镶块上,所述热流道伸入动模型芯镶块,通过热流道的嘴头与热流道浇口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配置有顶出组件,顶出组件固定在推出板和推出固定板上,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热流道固定板上,活塞杆部分固定在推出板上,或者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在推出板上, 活塞杆部分固定在热流道固定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边框的注塑方法及成型模具,注塑方法包括注射步骤,特征是在注射步骤中,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机将熔融塑料通过喷嘴及浇注系统注入型腔,上述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浇注系统,热流道浇注系统中的热流道浇口采取在塑料边框的侧边端面处进料方式。成型模具包括静模、动模、型腔及浇注系统,特征是浇注系统为热流道浇注系统,设置在动模上,热流道浇口位于能在塑料边框的侧边端面处进料的型腔上。本发明在塑料边框注塑成型过程中,既能够实现无冷料把,节省原料,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避免在塑件产品(塑料边框)正面产生浇口痕迹,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文档编号B29C45/26GK102441968SQ20111026275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刘永存, 张明磊, 王国琪, 王小新 申请人: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