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673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弯头自动成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属于玻璃钢管件弯头的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钢管具有耐腐蚀性好、能抵抗酸、碱、盐、海水、未经处理的污水、腐蚀性土壤或地下水及众多化学流体的侵蚀;耐热性、抗冻性好;自重轻、强度高,运输安装方便;内壁非常光滑,糙率和摩阻力很小;电、热绝缘性好;耐磨性好、维护费用低、适应性强、工程综合效益好等诸多特点,因而被广泛应于石油、电力、化工、造纸、城市给排水、工厂污水处理、 海水淡化、煤气输送等各个领域。而玻璃钢管件弯头是玻璃钢管安装所不可缺少的主要部件,但是,玻璃钢管件缠绕非常复杂,目前,玻璃钢管件的制做全都是用手工操作的,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1、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玻璃钢管件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生产机械化,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速度。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由玻璃纱缠绕部分和弯头模具运动部分构成,玻璃纱缠绕部分包括支架、旋转盘,支架的侧壁上至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 K1、第二电机、第二开关K2和第四开关K4,旋转盘上设有沙架,旋转盘下方设有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与第一开关Kl相连;弯头模具运动部分包括弯头、整体支架、旋转支架和连杆,弯头与连杆相连,连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齿轮和第三电机相连接,轴承座通过轴承将齿轮和第三电机固定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下方为整体支架。旋转盘由第一电机传动做旋转运动,由第二电机传动做上下运动。弯头内部为弯头内模,弯头内模由第三电机传动做正反旋转运动,第三电机由第三开关K3控制。旋转盘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弯头内模直径小于旋转盘圆环中空部分的直径。沙架旋转的同时弯头做沿线运动,沙架定向旋转的同时完成上下直线运动。沿线运动分为直线上下、90度旋转、直线上下三个分步运动。玻璃纱缠绕部分与弯头模具运动部分之间的距离可调节。3、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用机械化代替了原来的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又能够使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而且由于玻璃纱缠绕部分与弯头模具运动部分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可以通过调节这两个部分的距离来控制弯头弧度的大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旋转盘;3、第二电机;4、沙架;5、第一电机;6、弯头;7、整体支架;8、 旋转支架;9、连杆;10、齿轮;11、第三电机;12、轴承座;13、弯头内模;A、玻璃纱缠绕部分; B弯头模具运动部分;K1、第一开关;K2、第二开关;K3、第三开关;K4、第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制做玻璃钢管弯头的一次成型机,直径1米以内的弯头均可一次性制做成型。如图1中所示,该弯头自动成型机由玻璃纱缠绕部分和弯头模具运动部分构成, 图中A代表玻璃纱缠绕部分,B代表弯头模具运动部分,玻璃纱缠绕部分A主要包括支架1、 旋转盘2,支架1的侧壁上至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K1、第二电机3、第二开关K2和第四开关K4,旋转盘2可以在滚动轴承上做旋转运动,旋转盘2上设有沙架4,沙架4引出口还设有胶盒,旋转盘2下方设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与第一开关Kl相连,由第一开关Kl 控制;旋转盘2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弯头内模13的直径小于旋转盘2圆环中空部分的直径;旋转盘2可以由第一电机5传动做旋转运动,也可以由第二电机3传动,在直线运动轨道上做上下运动。沙架4在旋转的同时弯头6做沿线运动,沙架4定向旋转的同时完成上下直线运动;沿线运动分为直线上下、90度旋转、直线上下三个分步运动,每个分步分别用行程开关控制。弯头模具运动部分B主要包括弯头6、整体支架7、旋转支架8和连杆9,弯头6与连杆9的一端相连,连杆9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齿轮10和第三电机11相连接,轴承座12通过轴承将齿轮10和第三电机11固定在旋转支架8上,旋转支架8下方为整体支架7。弯头6 内部为弯头内模13,弯头内模13可以由第三电机11传动做正反旋转运动,第三电机11由第三开关K3控制。玻璃纱缠绕部分A与弯头模具运动部分B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可以通过调节 A、B两个部分的距离来控制弯头弧度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玻璃纱缠绕部分A有一个旋转盘2,旋转盘上2有多个沙架4, 每个沙架4里面都装有一团玻璃纱,团沙中间抽头,经过沾胶使每股沙都浸满胶,然后使沙架4定向定速旋转,同时弯头模具运动部分B往返运动,第一步直线上升至半径1/4的切点处;第二步旋转90度;第三步再上升到直线部分的终点。这是一个动作,下一个动作是这个运动的反方向第一步再直线下降到半径1/4的切点处;第二步反方向旋转90 度;第三步再下降到直线部分的初始点。整个动作联系一起就完成了一个往复,以此类推即可完成弯头的缠绕任务。弯头成型机整体操作过程如下开始内模始发点压住第一开关Kl使旋转盘2带动沙架4旋转,边旋转弯头内模13边上升,这时完成弯头6直线部分的单程缠绕,弯头内模13在上升至线与圆切点时碰到第二开关K2,弯头内模13停止上升开始旋转90度碰到第三开关K3时完成了弯度缠绕,然后再继续上升至终点碰到第四开关K4,内模马上下降碰到第三开关K3弯头内模13停止下降开始旋转90度碰到第二开关K2时完成了反方向的弯度缠绕,内模再继续下降碰到第一开关Kl后一个往复缠绕结束。这样往复多次弯头即可成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实施方便,适合工业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由玻璃纱缠绕部分(A)和弯头模具运动部分(B)构成,玻璃纱缠绕部分包括支架(1)、旋转盘(2),支架(1)的侧壁上至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K1)、第二电机(3)、第二开关(K2)和第四开关(K4),旋转盘(2)上设有沙架(4),旋转盘(2)下方设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与第一开关(Kl)相连;弯头模具运动部分包括弯头(6)、整体支架(7)、旋转支架(8)和连杆(9),弯头(6)与连杆(9)相连, 连杆(9)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齿轮(10)和第三电机(11)相连接,轴承座(12)通过轴承将齿轮(10)和第三电机(11)固定在旋转支架(8)上,旋转支架(8)下方为整体支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2)由第一电机(5)传动做旋转运动,由第二电机(3)传动做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6)内部为弯头内模(13),弯头内模(13)由第三电机(11)传动做正反旋转运动,第三电机(11)由第三开关(K3)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 (2)的水平截面为圆环形,弯头内模(13)直径小于旋转盘(2)圆环中空部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沙架(4)旋转的同时弯头(6)做沿线运动,沙架(4)定向旋转的同时完成上下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线运动分为直线上下、90度旋转、直线上下三个分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玻璃纱缠绕部分(A) 与弯头模具运动部分(B)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弯头自动成型机,由玻璃纱缠绕部分和弯头模具运动部分构成,玻璃纱缠绕部分包括支架、旋转盘,支架的侧壁上至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K1)、第二电机、第二开关(K2)和第四开关(K4),旋转盘上设有沙架,旋转盘下方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开关(K1)相连;弯头模具运动部分包括弯头、整体支架、旋转支架和连杆,弯头与连杆相连,连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齿轮和第三电机相连接,轴承座通过轴承将齿轮和第三电机固定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支架下方为整体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等优点,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又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29C53/56GK202029389SQ20112001951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
发明者刘金, 杨林海 申请人:杨林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