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硅胶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047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压硅胶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压硅胶管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模组支架与铝基板之间的铆接,会经常性的出现铆接不合格(即两者之间的间隙大于标准间隙)的现象。其原因是由于软板在安放到模组支架的铆钉上,软板会出现一定的曲张力,在热熔以后软板上的铝板并不能够完全地与模组支架贴合到一起,出现不达标的间隙(产生原因是由于压力存在以及热熔时间,塑料熔柱的根部产生塑性变形,出现墩粗现象)(见图1)。为此寻求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具有耐高温、接触后不易产生模组的损坏且能产生预压效果,从根本上解决热熔间隙存在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压硅胶管,结构简单、耐高温、避免与模组(塑料、 铝)接触的时候损坏模组,能够消除扩张力起到提前预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预压硅胶管系统,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的下模座、 位于下模座上方的上模板、加压块、固定块、隔热层和硅胶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导向柱,上模板可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在下模座上设有模组支架,上模板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固定块,该固定块的底部固设有所述隔热层,该隔热层的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加压块,该加压块内设有加热管并在其底部设有热熔头,该热熔头的头部套设有硅胶管。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电木。优选地,所述加热块的材质为铜。优选地,所述硅胶管比热熔头长3_4mm。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具有预压功能,解决由于软板曲张力导致软板组件与模组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问题,避免两者之间间隙过大不达标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1为模组支架铆钉变形间隙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铆接部位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中,预压硅胶管系统,包括下模板8、下模板上的下模座7、位于下模座上方的上模板1、加压块5、固定块2、电木材质的隔热层3和硅胶管9,其中,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导向柱4,上模板可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在下模座上设有模组支架11,上模板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固定块,该固定块的底部固设有所述隔热层,该隔热层的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加压块,加压块内设有加热管并在其底部设有热熔头9,在热熔头的头部套设有硅胶管10。使用时,将模组支架放在下模座上,硅胶管事先安装到热熔头上,其长度比热熔头的长3-4mm。首先,按动启动开关以后,机器带动上模板运动,由于上模板与固定块、隔热层、 加热块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以这个机构会一起沿垂直方向向下运动。第二,由于硅胶管套在热熔头上,利用了硅胶管与热熔头两者之间的长度差异,产生预压的作用,即在运动过程中硅胶管会先与软板12中的铝块相接触,硅胶管受到垂直压力以后产生弹性变形(见附图3)沿周向扩散,迫使其铝板与模组支架充分贴合在一起,之后热熔头马上与模组支架上的铆钉接触利用其本身的温度将其融化,牢牢地将两者铆接在一起,这样就不会产生间隙的问题。第三,铆接以后,上模板带动热熔头沿垂直方向返还原位,将其铆接好的模组取出。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结构简单,具有预压功能,解决由于软板曲张力导致软板组件与模组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问题,避免两者之间间隙过大不达标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预压硅胶管系统,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的下模座、位于下模座上方的上模板、加压块、固定块、隔热层和硅胶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导向柱,上模板可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在下模座上设有模组支架,上模板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固定块,该固定块的底部固设有所述隔热层,该隔热层的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加压块,该加压块内设有加热管并在其底部设有热熔头,该热熔头的头部套设有硅胶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硅胶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材质为电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硅胶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块的材质为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硅胶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比热熔头长3-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压硅胶管系统,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的下模座、位于下模座上方的上模板、加压块、固定块、隔热层和硅胶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导向柱,上模板可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在下模座上设有模组支架,上模板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固定块,该固定块的底部固设有所述隔热层,该隔热层的底部固设有所述加压块,该加压块内设有加热管并在其底部设有热熔头,该热熔头的头部套设有硅胶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具有预压功能,解决由于软板曲张力导致软板组件与模组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问题,避免两者之间间隙过大不达标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9C65/60GK202293356SQ2011203557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张百温 申请人:丽清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