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865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形机。
背景技术
注射成形机通过在模具装置的型腔空间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并使其固化来制造成形品。模具装置由定模和动模构成,并且用设置在模具装置周围的连接杆承受定模与动模的合模力的反力。一直以来,为使模具装置的更换及成形品从模具装置的取出变得容易,提出了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注射成形机中,在C型框架的两端部之间将驱动合模动作的驱动部(汽缸)、定模及动模排成一列,用C型框架来承受合模力的反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 - 234143号公报以往,驱动部与定模及动模在模开闭方向上纵向排列,因此存在注射成形机全长变长、注射成形机大型化、重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轻型化的注射成形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定模的固定侧安装部件;可动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动模的可动侧安装部件;以及驱动部,驱动合模动作,该驱动部与所述定模及所述动模在模开闭方向上横向排列。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定模的固定侧安装部件;可动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动模的可动侧安装部件;以及驱动部,驱动合模动作,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中,合模时从所述驱动部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力的力点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从所述固定侧安装部件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反力的作用点部且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直线,在横向上偏离,在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中,合模时从所述驱动部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力的力点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从所述可动侧安装部件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反力的作用点部且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直线,在横向上偏离。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小型化、轻型化的注射成形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而且是沿图2的I 一 I的剖面图。图2是从前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通过合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通过开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调整部的动作的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图8是从前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侧支撑部件的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通过合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通过开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12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调整部的动作的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而且是沿图15的XIII — XIII的剖面图。图14是从后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图。图15是从前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图。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 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通过合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通过开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1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调整部的动作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注射成形机11 定模12 动模19控制装置20固定侧安装部件30固定侧支撑部件40可动侧安装部件50可动侧支撑部件60驱动部70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71固定杆(杆)72可动杆(杆)73固定杆插入孔74可动杆插入孔80调整部270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271L 274R 接触部275L 278R 端面290第二旋转力矩传递部291L 292R 制动部
293L 294R 插入部P基准面Ba 基座Gd 导向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对应的结构使用相同或相对应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将进行闭模时的可动侧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作为前方,将进行开模时的可动侧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作为后方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而且是沿图2的I 一 I的剖面图。图2是从前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图。在图2中,方便起见省略驱动部和调整部的图示。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由合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由开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各图中,X方向是与铺设在注射成形机的基座Ba上的导向器Gd的长边方向相平行的方向,Y方向是与导向器Gd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Z方向是与导向器Gd的铺设面相垂直的方向。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相互正交。另外,在各图中,为了容易看清附图,将模开闭时沿X方向做直线动作的部分用灰色表
/Jn o注射成形机10是无连接杆(tie bar less)的注射成形机。例如如图1所示,注射成形机10具有安装定 模11的固定侧安装部件20、支撑固定侧安装部件20的固定侧支撑部件30、安装动模12的可动侧安装部件40、用于支撑可动侧安装部件40的可动侧支撑部件50。可动侧支撑部件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30在X方向上进退,从而动模12相对于定模11接近分离,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注射成形机10通过向合模时形成在定模11与动模12之间的未图示的型腔空间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并使其固化来制造成形品。此外,由定模11与动模12构成模具装置13。固定侧安装部件20载置在未图示的引导台(参照第三实施方式)上。固定侧安装部件20通过铰链连接件22可摆动地连结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当固定侧支撑部件3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摆动时,固定侧安装部件20摆动,定模11相对于动模12的姿势被保持。此外,所有铰链连接件22、36、42、56的轴向呈Y方向。如图2所示,固定侧支撑部件30具备在Y方向对置的一对固定板31、连结一对固定板31的连结部32。如图1所示,各固定板31是所谓Z型框架,而且一体具有主体部33、从主体部33的一端部(图1中右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头部34、从主体部33的另一端部(图1中左端部)向下方突出的腿部35。头部34和腿部35相互向相反方向从主体部33突出。头部34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撑固定侧安装部件20。腿部35以相对于基座Ba不可进退的方式固定,固定侧支撑部件30相对于基座Ba不可进退。另外,腿部35通过铰链连接件36可摆动地连结在支撑件37上,支撑件37固定在基座Ba上。由此,固定侧支撑部件30相对于基座Ba可摆动。可动侧安装部件40具有与固定侧安装部件20大致对称的形状,而且具有大致对称的刚性。合模时,可动侧安装部件40与固定侧安装部件20以模具装置13的厚度方向中心面为基准面P大致对称。此外,定模11的厚度与动模12的厚度相同也可,不同也可。可动侧安装部件40和定模安装部件20载置在相同的引导台上。可动侧安装部件40通过铰链连接件42可摆动地连结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当可动侧支撑部件5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可动侧安装部件40摆动,动模12相对于定模11的姿势被保持。如图1所示,可动侧支撑部件50具有与固定侧支撑部件30大致对称的形状,并且具有大致对称的刚性。合模时,可动侧支撑部件50与固定侧支撑部件30以基准面P大致对称。可动侧支撑部件50如图2所示具有在Y方向对置的一对可动板51、连结一对可动板51的连结部52。一对可动板51配置在一对固定板31之间。各可动板51如图1所示是所谓Z型框架,而且一体具有主体部53、从主体部53的一端部(图1中左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头部54、从主体部53的另一端部(图1中右端部)向下方突出的腿部55。头部54与腿部55相互向相反方向从主体部53突出。头部54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侧安装部件40。腿部55与滑块57连结,滑块57能够在基座Ba上铺设的导向器Gd上进退自由。由此,可动侧支撑部件50相对于基座Ba进退自由。另外,腿部55通过铰链连接件56可摆动地连结在滑块57,可动侧支撑部件50相对导向器Gd可摆动。注射成形机10具备合模马达61、放大合模马达61的驱动力的肘节机构62、将合模马达6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并传递至肘节机构62的传递机构63作为用于驱动合模动作和模开闭动作的驱动部60。合模马达61被相对 于固定侧支撑部件30固定的固定框架64支撑。合模马达61例如是伺服马达,包含检测合模马达61的旋转量的编码部。合模马达61根据编码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移动量达到预定量。肘节机构62具有肘臂62a、第一肘杆62b、第二肘杆62c、滑块62d。肘臂62a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臂支撑部65,臂支撑部65通过后述的调整部80固定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肘臂62a以自由摆动的方式与第一肘杆62b连结。第一肘杆62b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在杆支撑部66,杆支撑部66被固定框架64支撑。第二肘杆62c在第一肘杆62b的中间部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肘杆62b,并且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连结在滑块62d。滑块62d被固定框架64的导向器67在X方向上引导。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肘节机构62是单肘的,但也可以是双肘的,肘节机构62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传递机构63具有与合模马达61的输出轴一同旋转的驱动滑轮63a、相对于固定框架64旋转自由的从动滑轮63b、架设在驱动滑轮63a和从动滑轮63b之间的同步带63c。另外,传递机构63具有可与从动滑轮63b —同旋转的滚珠丝杠轴63d、与滚珠丝杠轴63d螺合并安装在滑块62d的滚珠螺母63e。由滚珠丝杠轴63d和滚珠螺母63e构成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的运动转换部。传递机构63通过同步带63c将合模马达61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滚珠丝杠轴63d。为此,合模马达61和滚珠丝杠轴63d在滚珠丝杠轴63d的轴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与合模马达61和滚珠丝杠轴63d同轴直接连接的情况相比,注射成形机10的全长变短。当合模马达61旋转时,滚珠丝杠轴63d旋转,滚珠螺母63e进退,因此滑块62d进退。若在图3的状态下滑块62d前进,则可动侧支撑部件50前进,进行闭模。并且,产生合模马达61的推进力乘以肘节倍率而得到的合模力,如图1所示进行合模。另外,如果滑块62d后退,则可动侧支撑部件50后退,进行开模。其次,对上述结构的注射成形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注射成形机10的各种动作在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19的控制下进行。首先,控制装置19控制闭模工序。控制装置19在图3的开模状态下驱动合模马达61,使可动侧支撑部件50前进,将动模12抵接于定模11。接着,控制装置19控制合模工序。控制装置19在动模12与定模11之间产生合模马达61的推进力乘以肘节倍率而得到的合模力。在此期间,向形成在定模11与动模12之间的未图示型腔空间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并使其冷却固化。之后,控制装置19控制开模工序。控制装置19在图1的合模状态下驱动合模马达61,使可动侧支撑部件50后退,从而使动模12远离定模11。当开模工序结束,从模具装置13中取出成形品。由于注射成形机10为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因此容易取出成形品。在本实施方式 中,驱动部60和定模11及动模12在模开闭方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与驱动部60、定模11及动模12在X方向上纵向(一列)排列的现有情况相比,注射成形机10的全长变短,能够实现注射成形机10的小型化、轻型化。驱动部60和定模11及动模12在模开闭方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如图4所示,由合模产生旋转力矩。例如可动侧支撑部件50中,合模时从驱动部6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力Fl的力点部(与调整部80含有的螺母夹84的连结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从可动侧安装部件4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反力F2的作用点部(与可动侧安装部件40的连结部)且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直线横向偏离,因此产生旋转力矩M50。同样,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中,合模时从驱动部6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力Fl的力点部(与杆支撑部66的连结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从固定侧安装部件2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反力的作用点部(与固定侧安装部件20的连结部)且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直线横向偏离,因此产生旋转力矩M30。旋转力矩M30、M50的中心线为Y方向。旋转力矩M30的作用方向(图4中顺时针方向)与旋转力矩M50的作用方向(图4中逆时针方向)呈相反方向。注射成形机10设有将旋转力矩M30、M50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50之间传递的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70。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70例如由固定杆71、可动杆72、固定杆插入孔73及可动杆插入孔74等构成。固定杆71被固定侧支撑部件30支撑。例如,固定杆71插通在形成于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贯通孔,并且在贯通孔的壁面上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撑。此外,固定杆71也可与固定侧支撑部件30 —体形成。固定杆71的轴向为Y方向。可动杆72被可动侧支撑部件50支撑。例如,可动杆72插通在形成于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贯通孔,并且在贯通孔的壁面上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撑。此外,可动杆72也可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 —体形成。可动杆72的轴向为Y方向。固定杆插入孔73形成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并且呈在X方向上长的长孔状。在固定杆插入孔73中插入有固定杆71。固定杆71插入在固定杆用滑动部75,固定杆用滑动部75在固定杆插入孔73内向X方向自由滑动。可动杆插入孔74形成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并且呈在X方向上长的长孔状。在可动杆插入孔74中插入有可动杆72。可动杆72插入在可动杆用滑动部76,可动杆用滑动部76在可动杆插入孔74内向X方向自由滑动。固定杆71、可动杆72、固定杆插入孔73及可动杆插入孔74将旋转力矩M30、M50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50之间传递。例如旋转力矩M30通过固定杆71和可动杆72转换成力H、f2并被传递至可动侧支撑部件50,从而减少旋转力矩M50。由于旋转力矩M30、M50彼此相互减小,因此能够降低因旋转力矩M30、M50引起的弯曲变形。因此,能够降低注射成形机10 (详细地,固定侧支撑部件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弯曲刚性,实现轻型化。固定杆71和可动杆72以在合模时以基准面P大致对称的方式配置即可。通过固定杆71和可动杆72转换的力H、f2大致相同,应力很难失衡,因此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变形及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变形减少。通过固定杆71、可动杆72、固定杆插入孔73、可动杆插入孔74,可动侧支撑部件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 件30在X方向上被引导。从而,模开闭动作变稳定。此外,固定杆71与可动杆72插入于在固定杆插入孔73和可动杆插入孔74内向X方向自由滑动的固定杆用滑动部75及可动杆用滑动部76,但也可以自由滑动地与固定杆插入孔73和可动杆插入孔74的内壁面接触。除合模时外,开始开模时如图5所示也产生旋转力矩。开始开模时,在模具装置13内形成的树脂粘结了定模11和动模12,因此抵抗开模力而产生反力,在开模力和该反力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力矩。例如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中,对力点部施加有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驱动力F5,对作用点部施加有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反力F6,因此产生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旋转力矩M51。同样,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中,产生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旋转力矩M31。旋转力矩M31、M51的中心线呈Y方向。旋转力矩M31的作用方向与旋转力矩M51的作用方向相反。固定杆71、可动杆72、固定杆插入孔73及可动杆插入孔74将旋转力矩M31、51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之间传递。例如旋转力矩M31通过固定杆71和可动杆72转换为力f5、f6而传递至可动侧支撑部件50,从而减少旋转力矩M51。由此,直线动作的开模动作变稳定。固定侧支撑部件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大致呈对称形状。通过合模而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产生的旋转力矩M30的大小、与通过合模而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产生的旋转力矩M50的大小大致相同,因此旋转力矩M30、M50相平衡而抵消。另外,通过开模而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产生的旋转力矩M31的大小、与通过开模而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产生的旋转力矩M51的大小大致相同,因此旋转力矩M31、M51相平衡而抵消。可动侧支撑部件50相对于导向器Gd可摆动。当可动侧支撑部件50因合模或开模而变形时,可动侧支撑部件50摆动,从可动侧支撑部件50向导向器Gd的应力传递减少,从而导向器Gd的变形减少。另外,固定侧支撑部件30相对基座Ba可摆动。当固定侧支撑部件3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固定侧支撑部件30以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相同的程度进行摆动,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举动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举动相对于基准面P大致对称。因此,能够有效减少旋转力矩M30、M50、M31、M51。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10由于是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因此容易更换模具装置13。若模具装置13被更换,则模具装置13的厚度(即,定模11的厚度与动模12的厚度之和)变化。模具装置13的厚度还根据模具装置13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注射成形机10具有调整合模时固定侧支撑部件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相对位置以根据模具装置13的厚度得到适当的合模力的调整部80。调整部80的调整可以在闭模、合模及开模的任一状态下进行。图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调整部的动作的图。图6表示将图1所示的模具装置13更换为新的模具装置13A后、根据新模具装置13A的厚度进行了基于调整部80的调整后的合模时的状态。调整部80包括与臂支撑部65连结的调整杆81、与形成在调整杆81外周面的螺纹部82螺合的调整螺母83、将调整螺母83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的螺母夹84。由形成在调整杆81上的螺纹部82和调整螺母83构成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的运动转换部。螺母夹84固定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并将调整螺母83以相对于可动侧支撑部件50在X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撑。调整部80进一步具有可与调整螺母83 —同旋转的大径正齿轮85、啮合于大径正齿轮85的小径正齿轮86、使小径正齿轮86旋转的调整马达87。由大径正齿轮85和小径正齿轮86构成放大旋转扭矩的减速部。调整马达87固定在可动侧支撑部件50。调整马达87例如可以是伺服马达,并具有检测调整马达87的旋转量的编码部。当调整马达87旋转时,调整螺母83旋转的同时相对于调整杆81进退,可动侧支撑部件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30进退。调整马达87基于编码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控制,以使调整螺母83的 旋转量达到预定量。调整杆81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是基于更换前的模具装置13的厚度与更换后的模具装置13A的厚度之差而决定的。例如,模具装置的厚度因更换模具而变厚时,使调整螺母83相对于调整杆81从的图1的状态后退至图6的状态,使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腿部55与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腿部35之间的间隔变窄,并使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头部54与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头部34之间的间隔变宽。在合模状态下,由肘臂62a和第一肘杆62b构成的角呈预定值(例如大致为180° ),因此得到适当的合模力。而模具装置的厚度因更换模具而变薄时,使调整螺母83相对于调整杆81从图6的状态前进至图1的状态,使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腿部55与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腿部35之间的间隔变宽,并使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头部54与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头部34之间的间隔变窄。在合模状态下,由肘臂62a和第一肘杆62b构成的角为预定值(例如大致为180° ),因此得到适当的合模力。因模具装置的更换,动模的厚度、定模的厚度改变,基准面P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固定侧支撑部件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在合模时仍相对于基准面P大致对称。因此,固定杆71与可动杆72在合模时仍相对于基准面P大致对称。从而,即使在更换模具装置之后,由于通过固定杆71和可动杆72转换的力H、f2大致相同,应力很难失衡,因此固定侧支撑部件30的变形及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变形也减小。
此外,固定杆71和可动杆72也可以以能够改变其相对位置方式可相对移动。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50中的一方安装有调整马达87,在另一方安装有合模马达61,因此能够实现大致对称的形状的固定侧支撑部件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50的小型化。(第二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10通过肘节机构62来驱动合模动作和模开闭动作。而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用电磁铁来驱动合模动作,用线性马达来驱动模开闭动作。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图8是从前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侧支撑部件的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由合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由开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在各图中,X方向是与铺设在注射成形机的基座Ba上的导向器Gd的长边方向相平行的方向,Y方向是与导向器Gd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Z方向是垂直于导向器Gd的铺设面的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相互正交。另外,在各图中,为使容易看清附图,将模开闭时沿X方向进行直线动作的部分用灰色表示。注射成形机110是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例如如图7所示,注射成形机110具有安装定模111的固定侧安装部件120、支撑固定侧安装部件120的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安装动模112的可动侧安装部件140、支撑可动侧安装部件140的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在X方向上进退,从而动模112相对于定模111接近分离,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注射成形机110通过向合模时形成在定模111与动模112之间的未图示的型腔空间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并使其固化来制造成形品。此外,由定模111与动模112构成模具装置113 。固定侧安装部件120载置在未图示的引导台(参照第三实施方式)上。固定侧安装部件120通过铰链连接件122可摆动地连结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当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摆动时,固定侧安装部件120摆动,定模111相对于动模112的姿势被保持。此外,所有铰链连接件122、134、135、142、156、157的轴向呈Y方向。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以相对于基座Ba不可进退的方式固定。固定侧支撑部件130通过铰链连接件134可摆动地连结在支撑件136,支撑件136固定在基座Ba上。由此,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相对于基座Ba可摆动。固定部件132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隔着预定间隔而设置。为使固定部件132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之间的间隔可变,固定部件132与滑块137相连结,滑块137可以在铺设于基座Ba上的导向器Gd上移动。固定部件132通过铰链连接件135可摆动地连结在滑块137,从而相对于导向器Gd可摆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与固定部件132通过多个(例如4根)固定杆133连结。各固定杆133贯通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以及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隔着预定间隔而设置的可动部件152。可动侧安装部件140具有与固定侧安装部件120大致对称的形状,而且具有大致对称的刚性。当合模时,可动侧安装部件140与固定侧安装部件120以模具装置113厚度方向中心面为基准面PlOO大致对称。此外,定模111的厚度与动模112的厚度相同也可,不同也可。可动侧安装部件140和定模安装部件120载置在相同的引导台上。可动侧安装部件140通过铰链连接件142可摆动地连结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当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可动侧安装部件140摆动,动模112相对于定模111的姿势被保持。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具有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大致对称的形状,并且具有大致对称的刚性。合模时,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相对于基准面PlOO大致对称。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与滑块154连接,滑块154在导向器Gd上自由移动。由此,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基座Ba进退自由。可动侧支撑部件150通过铰链连接件156可摆动地连结于滑块154,从而相对于导向器Gd可摆动。可动部件152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隔着预定间隔而设置。为使可动部件152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之间的间隔可变,可动部件152连结在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不同的另一滑块155上,滑块155可以在导向器Gd上移动。由此,可动部件152相对于基座Ba进退自由。可动部件152通过铰链连接件157可摆动地连结于滑块155,从而相对于导向器Gd可摆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与可动部件152通过多个(例如4根)可动杆153连结。各可动杆153贯通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以及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隔着预定间隔而设置的固定部件132。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可动部件152、固定部件132及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依次在X方向上隔着间隔而排列。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可动部件152及可动杆153在模开闭时一体地进退。注射成形机110具备作为驱动模开闭动作的模开闭驱动部的线性马达190。线性马达190设置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与基座Ba之间。此外,线性马达190也可设置在可动部件152与基座Ba之间。线性马达190具有固定件191和可动件192。固定件191固定在基座Ba上并与可动件192的移动范围对应地形成。可动件192例如固定在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连结的滑块154上,与固定件191对置,且遍及预定范围而形成。固定件191具有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未图示的永久磁铁。多个永久磁铁被磁化为可动件192侧的磁极以N极和S极交替。可动件192具有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而排列的多个磁极齿193,在各磁极齿193上卷绕有线圈194。通过固定在基座Ba的位置传感器195来检测可动件192的位置。通过向线圈194供给预定电流来驱动线性马达190时,可动件192进退。随之,可动侧支撑部件150进退,进行模开闭动作。线性马达190根据位置传感器195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可动件192的位置位于目标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件191上设置了永久磁铁且在可动件192上设置了线圈194,但也可在固定件上设置线圈并且在可动件上设置永久磁铁。此时,线圈不随着线性马达190被驱动而移动,因此容易进行用于向线圈供给电力的布线。另外,作为驱动模开闭动作的驱动部可以使用包括旋转马达和滚珠丝杠机构的驱动单元、或液压缸或气缸等流体压力缸等来代替线性马达190。注射成形机110具有驱动合模动作的合模驱动部160,合模驱动部160具有电磁铁单元161、162。电磁铁单元161由形成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的电磁铁161a和形成在可动部件152的吸附部161b构成。另外,电磁铁单元162由形成在固定部件132的电磁铁162a和形成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吸附部162b构成。吸附部161b、162b由磁性材料构成,例如由层叠钢板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161a、162a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和固定部件132相独立地形成,吸附部161b、162b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相独立地形成,但将电磁铁作为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和固定部件132的一部分形成也可,将吸附部作为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的一部分形成也可。另外,电磁铁与吸附部的配置相反也可。例如,在固定侧支撑部件和固定部件侧形成吸附部,在可动板和可动部件侧形成电磁铁也可。在电磁铁单元161、162中,如果 向电磁铁161a、162a供给电流来驱动电磁铁161a、162a,则电磁铁161a、162a吸附相对置的吸附部161b、162b,从而能够产生合模力。合模驱动部160由电磁铁单元161、162、固定部件132、固定杆133、可动部件152及可动杆153等构成。其次,对上述结构的注射成形机110的动作进行说明。注射成形机110的各种动作在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119的控制下进行。首先,控制装置119控制闭模工序。在图9的开模状态下,控制装置119向线性马达190的线圈194供给电流,从而使可动件192前进。这样,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前进,动模112与定模111相接触。此时,在相互对置的电磁铁161a与吸附部161b之间形成间隙δ 1,在相互对置的电磁铁162a与吸附部162b之间形成间隙δ 2。接着,控制装置119控制合模工序。控制装置119向电磁铁161a、162a供给电流,从而用电磁铁161a、162a来吸附吸附部161b、162b。通过该吸附力,在定模111与动模112之间产生合模力。在此期间,向形成在定模111与动模112之间的未图示型腔空间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当型腔空间内的树脂冷却固化时,控制装置119停止向电磁铁161a、161b供给电流。之后,控制装置119控制开模工序。在图7的合模状态下,控制装置119向线性马达190的线圈194供给电流,从而使可动件192后退。这样,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后退,动模112与定模111分开。当开模工序结束时,从模具装置113中取出成形品。由于注射成形机110是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因此容易取出成形品。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合模驱动部160和定模111及动模112在模开闭方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注射成形机110的全长变短,能够实现注射成形机110的小型化、轻型化。合模驱动部160和定模111及动模112在模开闭方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如图10所示由合模产生旋转力矩。例如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中,合模时从合模驱动部16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力F101a、F101b的力点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从可动侧安装部件14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反力F102的作用点部且与X方向平行的直线横向偏离,因此产生旋转力矩M150。同样,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和固定部件132中,合模时从合模驱动部16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力的力点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从固定侧安装部件12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反力的作用点部且与X方向平行的直线横向偏离,因此产生旋转力矩M130。旋转力矩M130、M150的中心线为Y方向。旋转力矩M130的作用方向(图10中顺时针)与旋转力矩M150的作用方向(图10中逆时针方向)呈相反方向。注射成形机110设有将旋转力矩M130、M150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和固定部件132、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之间传递的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170。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170由多个固定杆133、多个可动杆153、可动杆插入孔138、139及固定杆插入孔158、159等构成。可动杆153可在轴向上进退自由地分别插入到形成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的可动杆插入孔138及形成于固定部件132的可动杆插入孔139中。固定杆133可在轴向上进退自由地分别插入到形成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固定杆插入孔158及形成于可动部件152的固定杆插入孔159中。通过固定杆133、可动杆153、可动杆插入孔138、139、及固定杆插入孔158、159,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在X方向上被引导。从而,模开闭动作被稳定。固定杆133、可动杆153、可动杆插入孔138、139、及固定杆插入孔158、159将旋转力矩M130、M150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及固定部件132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及可动部件152之间传递。例如,旋转力矩M130通过固定杆133和可动杆153转换为力HOla HOlcUf 102a H02b并被传递至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从而减小旋转力矩M150。由于旋转力矩Ml30、Ml50彼此相互减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力矩Ml30、Ml50弓丨起的弯曲变形。因此,能够降低注射成形机110 (详细地,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弯曲刚性,实现轻型化。固定杆133的轴向、可动杆153的轴向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呈X方向。模开闭时,固定杆133和可动杆153很难与其他部件干扰。因此,能够增加固定杆133和可动杆153的数量,增加旋转力矩130、150的`传递路径,因此应力很难失衡,从而降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及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变形。除合模时外,如图11所示,开始开模时也产生旋转力矩。开始开模时,由于形成在模具装置113内的树脂将定模111与动模112粘结,因此抵抗开模力而产生反力,由开模力和该反力产生旋转力矩。例如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中,在力点部施加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驱动力F105,在作用点部施加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反力F106,因此产生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旋转力矩M151。同样,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中产生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旋转力矩M131。旋转力矩M131、M151的中心线呈Y方向。旋转力矩M131的作用方向与旋转力矩M151的作用方向呈相反方向。固定杆133、可动杆153、可动杆插入孔138、139、及固定杆插入孔158、159将旋转力矩M131、M151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及固定部件132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及可动部件152之间传递。例如,旋转力矩M131通过固定杆133和可动杆153转换为力H05a fl05d、f 106a f 106d并被传递至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从而减少旋转力矩M151。因此,直线动作的开模动作变稳定。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为大致对称的形状,而且固定部件132与可动部件152为大致对称的形状。因此,通过合模而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和固定部件132产生的旋转力矩M130的大小与通过合模而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产生的旋转力矩M150的大小大致相同,因此旋转力矩M130、M150彼此相平衡而抵消。另外,通过开模而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和固定部件132产生的旋转力矩M131的大小与通过开模而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和可动部件152产生的旋转力矩M151的大小大致相同,因此旋转力矩M131、M151彼此相平衡而抵消。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导向器Gd可摆动。当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可动侧支撑部件150摆动,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向导向器Gd的应力传递减少,从而导向器Gd的变形减少。另外,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相对于基座Ba可摆动。当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以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同的程度进行摆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的举动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举动相对于基准面PlOO大致对称。因此,能够有效减少旋转力矩M130、M150、M131、M151。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110由于是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因此容易更换模具装置113。若模具装置113被更换,则模具装置113的厚度(即,定模111的厚度与动模112的厚度之和)变化。模具装置113的厚度还根据模具装置113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注射成形机110具有调整合模时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相对位置以能够根据模具装置113的厚度得到适当的合模力的调整部180。调整部180的调整可以在闭模、合模及开模的任一状态下进行。图12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调整部的动作的图。图12表示将图7的模具装置113更换为新的模具装置113A后、根据新模具装置113A的厚度进行了调整部180的调整后的合模时的状态。调整部180根据模具装置113U13A的厚度,调整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与固定部件132之间的间隔L、及可动部件152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之间的间隔W,从而能够调整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之间的距离。调整部180为了调整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与固定部件132之间的间隔L而具有与固定杆133的端部固定且与固定杆133 —同自由旋转的套管181。套管181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的前表面,并且以在X方向上不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套管181与固定杆133同轴设置,并且与多个固定杆133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调整部180为了调整间隔L,进一步含有形成在贯通固定杆133的固定部件132的部分的螺纹轴部182a。螺纹轴部182a比固定部件132的厚度长,与形成在固定部件132的螺纹孔182b螺合。由螺纹轴部182a和螺纹孔182b构成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的运动转换部182。在该调整部180中,若套管181旋转预定量,则形成在固定杆133的螺纹轴部182a旋转,螺合于螺纹轴部182a的固定部件132进退,因此可以调整间隔L。此外,运动转换部182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是滚珠丝杠机构,其由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固定部件132的滚珠丝杠螺母、形成在贯通固定杆133的固定部件132的部分的滚珠丝杠轴部构成。当滚珠丝杠螺母旋转时,螺合滚珠丝杠螺母的滚珠丝杠轴部与固定部件132之间的位置关系产生变化,从而固定部件132进退。调整部180为 了调整可动部件152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之间的间隔W,并且为了容许模开闭时可动杆153的进退,包含形成在可动杆153端部的花键轴部183、将花键轴部183在X方向上自由移动地支撑的花键螺母184。花键螺母184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的前表面,且以在X方向上不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花键螺母184与多个可动杆153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调整部180为了调整间隔W,进一步含有形成在贯通可动杆153的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部分的螺纹轴部185a。螺纹轴部185a比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厚度长,与形成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螺纹孔185b螺合。由螺纹轴部185a与螺纹孔185b构成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的运动转换部185。在该调整部180中,当多个花键螺母184旋转预定量时,花键轴部183及螺纹轴部185a旋转,螺合在螺纹轴部185a的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进退,因此可以调节间隔W。此外,为了在模开闭时使可动侧支撑部件150、可动部件152、可动杆153 —体地进退,可动杆153以自由旋转且相对于可动部件152不能向X方向移动的方式与可动部件152连结。此外,运动转换部185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是滚珠丝杠机构,其由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滚珠丝杠螺母、形成在贯通可动杆153的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部分的滚珠丝杠轴部构成。当滚珠丝杠螺母旋转时,螺合滚珠丝杠螺母的滚珠丝杠轴部与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之间的位置关系产生变化,从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进退。进而,调整部180为了同时调整间隔L和间隔W两者,如图8所示,具备大径正齿轮186,其与形成在各套管181外周的未图示的正齿轮部、形成在各花键螺母184外周的未图示的正齿轮部这两者相啮合。大径正齿轮186与多个套管181、多个花键螺母184这两者相啮合。该调整部180进一步包括啮合在大径正齿轮186的小径正齿轮187、使小径正齿轮187旋转的调整马达188。由大径正齿轮186和小径正齿轮187构成放大旋转扭矩的减速部。调整马达188固定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调整马达188例如是伺服马达,具有检测调整马达188的旋转量的编码部。如果调整马达188旋转,则各套管181及各花键螺母184旋转,固定部件132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进退。为使固定部件132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体地进退,多个套管181的正齿轮部、多个花键螺母184的正齿轮部具有相同模数(节圆直径/齿数)、相同的节圆直径。另外,出于相同的目的,形成在多个固定杆133的螺纹轴部182a与形成在多个可动杆153的螺纹轴部185a具有相同的齿距、相同的外径。调整马达188根据编码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固定部件132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进退量达到预定量。固定部件132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的移动量及移动方向基于更换前的模具装置113的厚度与更换后的模具装置113A的厚度之差决定。例如,模具装置的厚度因模具更换而变厚时,使固定部件132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从图7的状态后退到图12的状态,扩大间隔L和间隔W。在合模状态下,由于电磁铁161a、162a与吸附部161b、162b之间的间隙S 1、S 2为预定值,因此能够得到适当的吸附力,得到适当的合模力。而模具装置的厚度因模具更换而变薄时,使固定部件132和可动侧支撑部件1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 部件130从图12的状态前进至图7的状态,缩小间隔L和间隔W。在合模状态下,电磁铁161a、162a与吸附部161b、162b之间的间隙S 1、S 2为预定值,因此能够得到适当的吸附力,得到适当的合模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一个调整马达188来旋转多个套管181和多个花键螺母184,但是用多个马达来旋转也可。例如,为了分别调整间隔L与间隔W,用一个马达来旋转多个套管181,用另一个马达来旋转多个花键螺母184。另外,以调整电磁铁161a、162a与吸附部161b、162b的对置面之间的平行度为目的,对应多个套管181使用多个马达,对应多个花键螺母184使用多个马达也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套管181和多个花键螺母184安装在固定侧支撑部件130,但例如安装在可动侧支撑部件150也可,分别使多个套管181安装在固定部件132、使多个花键螺母184安装在可动部件152也可,安装位置不受制限。(第三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70由以下部件构成:由固定侧支撑部件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50中的一个支撑的杆、以及形成在固定侧支撑部件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50中的另一个上的杆插入孔等。而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的不同点在于:由固定侧支撑部件和可动侧支撑部件中的一个的端面、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且合模时与上述端面接触的接触部等构成。接触部在合模时与上述端面接触即可,开模时不与上述端面接触也可。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而且是沿图15的XII1- XIII的剖面图。图14是从后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图。图15是从前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图。在图14和图15中,方便起见省略驱动部和调整部的图示。图16是 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在图13和图16中,为容易看清附图,仅图示引导台的一部分。图17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因合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在图17中,方便起见省略第二旋转力矩传递部的图示。图18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中因开模产生的旋转力矩的说明图。在各图中,X方向是与铺设在注射成形机基座上的导向器的长边方向相平行的方向,Y方向是与导向器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Z方向是垂直于导向器的铺设面的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相互正交。另外,在各图中,为使容易看清附图,将模开闭时沿X方向做直线动作的部分用灰色表示。注射成形机210是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例如图13所示,注射成形机210具有安装定模211的固定侧安装部件220、支撑固定侧安装部件220的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安装动模212的可动侧安装部件240、支撑可动侧安装部件240的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在X方向上进退,从而动模212相对于定模211接近分离,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注射成形机210通过向合模时形成在定模211与动模212之间的未图示型腔空间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并使其固化来制造成形品。此外,由定模211与动模212构成模具装置213。固定侧安装部件220被引导台216支撑。如图14和图15所示,引导台216离开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250而固定在基座Ba。当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摆动时,引导台216不产生变形,因此定模211与动模212之间的平行度被保持。固定侧安装部件220通过铰链连接件222可摆动地连结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当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摆动时,固定侧安装部件220摆动,定模211相对于动模212的姿势被保持。此外,所有铰链连接件222、236、242、256的轴向呈Y方向。如图14和图15所示,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具备在Y方向对置的一对固定板231、连结一对固定板231的连结部232。各固定板231是所谓Z型框架,一体地具有主体部233、从主体部233的一端部(图13的右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头部234、从主体部233的另一端部(图13的左端部)向下方突出的腿部235。头部234和腿部235相互向相反方向从主体部233突出。头部234可摆动地支撑固定侧安装部件220。腿部235以相对于基座Ba不可进退的方式固定,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相对于基座Ba不可进退。另外,腿部235通过铰链连接件236可摆动地连结在支撑件237,支撑件237固定在基座Ba上。由此,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相对于基座Ba可摆动。如图13所示,可动侧安装部件240具有与固定侧安装部件220大致对称的形状,而且具有大致对称的刚性。合模时,可动侧安装部件240与固定侧安装部件220以模具装置213的厚度方向中心面为基准面P200大致对称。此外,定模211的厚度与动模212的厚度相同也可,不同也可。为容许动模212的进退,可动侧安装部件240能够在引导台216的导向器217上向X方向移动。可动侧安装部件240通过铰链连接件242可摆动地连结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当可动侧支撑部件25 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可动侧安装部件240摆动,动模212相对于定模211的姿势被保持。如图13所示,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具有与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大致对称的形状,而且具有大致对称的刚性。合模时,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与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以基准面P200大致对称。如图14和图15所示,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具备在Y方向对置的一对可动板251、连结一对可动板251的连结部252。一对可动板251、一对固定板231在Y方向上配置在相同位置。如图13所示,各可动板251是所谓Z型框架,一体地具有主体部253、从主体部253的一端部(图13的左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头部254、从主体部253的另一端部(图13的右端部)向下方突出的腿部255。头部254和腿部255相互向相反方向从主体部253突出。头部254可摆动地支撑可动侧安装部件240。腿部255与滑块257相连结,滑块257在铺设于基座Ba上的导向器214上进退自由。由此,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基座Ba进退自由。另外,腿部255通过铰链连接件256可摆动地连结在滑块257,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导向器214可摆动。注射成形机210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具备合模马达261、放大合模马达261的驱动力的肘节机构262、将合模马达26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并传递至肘节机构262的传递机构263作为驱动合模动作和模开闭动作的驱动部260。合模马达261被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上所安装的固定框架264支撑。合模马达261例如是伺服马达,包括检测合模马达261旋转量的编码部。合模马达261根据编码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移动量达到预定量。肘节机构26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肘节机构62 —样具有肘臂262a、第一肘杆262b、第二肘杆262c、滑块262d。肘臂262a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臂支撑部265,臂支撑部265通过后述的调整部280固定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肘臂262a以自由摆动的方式与第一肘杆262b连结。第一肘杆262b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在杆支撑部266,杆支撑部266被固定框架264支撑。第二肘杆262c在第一肘杆262b的中间部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肘杆262b,并且以自由摆动的方式连结在滑块262d。滑块262d被固定框架264的导向器267在X方向上引导。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肘节机构262是单肘的,但也可以是双肘的,肘节机构262的
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传递机构26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递机构63 —样具有与合模马达261的输出轴一同旋转的驱动滑轮263a、相对于固定框架264旋转自由的从动滑轮263b、架设在驱动滑轮263a与从动滑轮263b之间的同步带263c。另外,传递机构263具有可与从动滑轮263b —同旋转的滚珠丝杠轴263d、与滚珠丝杠轴263d螺合并安装在滑块262d的滚珠螺母263e。由滚珠丝杠轴263d、滚珠螺母263e构成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的运动转换部。

传递机构263通过同步带263c将合模马达261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滚珠丝杠轴263d。为此,合模马达261和滚珠丝杠轴263d在滚珠丝杠轴263d的轴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与合模马达261和滚珠丝杠轴263d同轴直接连接的情况相比,注射成形机210的全长变短。当合模马达261旋转时,滚珠丝杠轴263d旋转,滚珠螺母263e进退,因此滑块262d进退。若在图16的状态下滑块262d前进,则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前进,进行闭模。并且,产生合模马达261的推进力乘以肘节倍率而得到的合模力,如图13所示进行合模。另夕卜,如果滑块262d后退,则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后退,进行开模。其次,对上述结构的注射成形机210的动作进行说明。注射成形机210的各种动作在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219的控制下进行。首先,控制装置219控制闭模工序。控制装置219在图16的开模状态下驱动合模马达261,使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前进,将动模212抵接于定模211。接着,控制装置219控制合模工序。控制装置219在动模212与定模211之间产生合模马达261推进力乘以肘节倍率而得到的合模力。在此期间,向形成在定模211与动模212之间的未图示型腔空间内填充熔融的树脂,并使其冷却固化。之后,控制装置219控制开模工序。控制装置219在图13的合模状态下驱动合模马达261,使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后退,从而使动模212远离定模211。当开模工序结束时,从模具装置213中取出成形品。由于注射成形机210为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因此容易取出成形品。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驱动部260和定模211及动模212在模开闭方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与现有情况相比,注射成形机210的全长变短,能够实现注射成形机210的小型化、轻型化。驱动部260和定模211及动模212在模开闭方向(X方向)上横向(Z方向)排列,因此如图17所示,由合模产生旋转力矩。例如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中,合模时由驱动部26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力F201的力点部(与后述螺母夹284的连结部)相对通过合模时由可动侧安装部件240作用与X方向平行的反力F202的作用点部(与可动侧安装部件240的连结部)且与X方向平行的直线横向偏离,因此产生旋转力矩M250。同样,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中,合模时由驱动部260施加与X方向平行的力的力点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的连结部232)相对于通过合模时由固定侧安装部件220作用与X方向平行的反力的作用点部(与固定侧安装部件220的连结部)且与X方向平行的直线横向偏离,因此产生旋转力矩M230。旋转力矩M230、M250的中心线为Y方向。旋转力矩M230的作用方向(图17中顺时针方向)与旋转力矩M250的作用方向(图17中逆时针方向)呈相反方向。注射成形机210设有将旋转力矩M230、M250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之间传递的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270。例如,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270由可动板251的端面275L 276R及形成在固定板231且合模时与可动板251的端面275L 276R接触的接触部27IL 272R等构成。接触部271L 272R如图14、图15所示,左右对称地形成在一对固定板231。接触部271L 272R例如由形成在固定板231的阶梯面构成,并且合模时与可动板251的主体部253的Z方向两端面275L 276R相接触。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部271L 272R作为固定板231的一部分而形成,但也可与固定板231相独立地形成。另外,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270包括固定板231的端面277L 278R、形成在可动板251且合模时与固定板231的端面277L 278R相接触的接触部273L 274R。接触部273L 274R如图14、图15所示,左右对称地形成在一对固定板231。接触部273L 274R例如由形成在可动板251的阶梯面构成,并且合模时与固定板231的主体部233的Z方向两端面277L 278R相接触。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部273L 274R作为可动板251的一部分而形成,但也可与可动板251相独立地形成。接触部271L 272R、端面275L 276R、接触部273L 274R及端面277L 278R例如如图17所示,将产生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的旋转力矩M230转换为力f IOla f 102b而传递至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从而减少产生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旋转力矩M250。由于旋转力 矩M230、M250彼此相互减小,因此能够降低因旋转力矩M230、M250引起的弯曲变形。因此,注射成形机210(详细地,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弯曲刚性下降,因此能够实现轻型化。形成在固定板23IL的接触部27IL 272R、形成在可动板25IL的接触部273L 274R以合模时以基准面P200大致对称的方式配置即可。通过接触部271 274转换的力大致相同,应力很难失衡,因此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的变形及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变形减少。通过形成在固定板231的接触部271L 272R、可动板251的端面275L 276R、形成在可动板251的接触部273L 274R及固定板231的端面277L 278R,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在X方向上被引导。如图14、图15及图17所示,可动板251的端面275L 276R可以为平坦面,并且形成在固定板231的接触部27IL 272R可以是朝向端面275L 276R凸出的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心线呈Y方向。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因合模而摆动时,可动板251的端面275L 276R与形成在固定板231的接触部271L 272R之间的接触面积被保持一定,因此旋转力矩的传递变稳定。此外,形成在固定板231的接触部271L 272R为平坦面,而且可动板251的端面275L 276R是朝向接触部271L 272R凸出的圆弧面也可。
另外,如图14、图15及图17所示,固定板231的端面277L 278R可以为平坦面,形成在可动板251的接触部273L 274R可以是朝向端面277L 278R凸出的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心线呈Y方向。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因合模而摆动时,固定板231的端面277L 278R与形成在可动板251的接触部273L 274R之间的接触面积被保持一定,因此旋转力矩的传递变稳定。此外,形成在可动板251的接触部273L 274R为平坦面,固定板231的端面277L 278R是朝向接触部273L 274R凸出的圆弧面也可。另外,除合模时外,如图18所示,开始开模时也产生旋转力矩。开始开模时,由于形成在模具装置213内的树脂将定模211与动模212粘结在一起,因此抵抗开模力而产生反力,开模力和其反力产生旋转力矩。例如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中,在力点部施加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驱动力F205,在作用点部施加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反力F206,因此产生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旋转力矩M251。同样,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中产生与合模时相反方向的旋转力矩。旋转力矩M231、M251的中心线呈Y方向。旋转力矩M231的作用方向与旋转力矩M251的作用方向呈相反方向。因此,在注射成形机210设有将旋转力矩M231、M251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之间传递的第二旋转力矩传递部290。例如,如图15和图18所示,第二旋转力矩传递部290包括设在固定板231的制动部291L、291R及设在可动板251的插入部293L、293R。如图15所示,制动部291L、291R左右对称地形成在一对固定板231,插入部293L、293R左右对称地形成在一对可动板251。开始开模时,插入部293L、293R插入在形成于制动部291L、291R的槽295L、295R内,制动部291L、291R与插入部293L、293R的Z方向两端面相接触,从而阻挡插入部293L、293R。此外,制动部291L、291R与固定板231相独立而形成,但作为固定板231的一部分形成也可。另夕卜,虽然插入部293L、293R与可动板251相独立而形成,但作为可动板251的一部分形成也可。另外,如图14和 图18所示,第二旋转力矩传递部290具备设在可动板251的制动部292L、292R及设在固定板231的插入部294L、294R。如图14所示,制动部292L、292R左右对称地形成在一对可动板251上,插入部294L、294R左右对称地形成在一对固定板231上。开始开模时,插入部294L、294R插入在形成于制动部292L、292R的槽296L、296R内,制动部292L、292R与插入部294L、294R的Z方向两端面相接触,从而阻挡插入部294L、294R。此外,制动部292L、292R与可动板251相独立地形成,但作为可动板251的一部分形成也可。另外,虽然插入部294L、294R与固定板231相独立地形成,但作为固定板231的一部分形成也可。制动部291L 292R、及插入部293L 294R例如如图18所示,将产生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的旋转力矩M231转换为力f205、f206而传递至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从而减少产生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旋转力矩M251。从而,作为直线动作的开模动作变稳定。通过固定在固定板231的制动部291L、291R上所形成的槽295L、295R及插入在该槽295L、295R的插入部293L、293R,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在X方向上被引导。插入部293L、293R也可以在开模结束时从制动部291L、291R拔出。另外,通过固定在可动板251的制动部292L、292R上所形成的槽296L、296R及插入在该槽296L、296R的插入部294L、294R,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在X方向上被引导。插入部294L、294R也可以在开模结束时从制动部292L、292R拔出。制动部291L 292R与插入部293L 294R之间的接触面中,其中一方为平坦面,另一方为圆弧面即可。圆弧面呈朝向与其相接触的平坦面凸出的曲面,圆弧面的中心线呈Y方向。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及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因开模而摆动时,制动部291L 292R与插入部293L 294R之间的接触面积被保持一定,因此旋转力矩的传递变稳定。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呈大致对称的形状。通过合模而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产生的旋转力矩M230的大小与通过合模而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产生的旋转力矩M250的大小大致相同,因此旋转力矩M230、M250相平衡而抵消。另外,通过开模而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产生的旋转力矩M231的大小与通过开模而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产生的旋转力矩M251的大小大致相同,因此旋转力矩M231、M251相平衡而抵消。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导向器214可摆动。当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可动侧支撑部件250摆动,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向导向器214的应力传递减少,导向器214的变形减少。另外,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相对于基座Ba可摆动。当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因合模或开模产生变形时,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以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同的程度进行摆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的动作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动作以基准面P200大致对称。因此,能够有效减少旋转力矩M230、M250、M231、M251。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210是无连接杆的注射成形机,因此容易更换模具装置213。若模具装置213被更换,则模具装置213的厚度(S卩,定模211的厚度与动模212的厚度之和)变化。模具装置213的厚度还根据模具装置213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注射成形机210具有调整合模时固定侧支撑部件230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相对位置以能够根据模具装置 213的厚度得到适当的合模力的调整部280。调整部280的调整可以在闭模、合模及开模的任一状态下进行。图19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形机的调整部的动作的图。图19表示将图13的模具装置213更换为新的模具装置213A后、根据新的模具装置213A的厚度进行了调整部280的调整后的合模时的状态。调整部280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部80相同的结构,包括与臂支撑部265连结的调整杆281、与形成在调整杆281外周面的螺纹部282螺合的调整螺母283、将调整螺母283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的螺母夹284。由形成在调整杆281的螺纹部282和调整螺母283构成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动作的运动转换部。螺母夹284形成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连结部252,并且将调整螺母283以相对于可动侧支撑部件250在X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撑。调整部280进一步具有可与调整螺母283 —同旋转的大径正齿轮285、啮合于大径正齿轮285的小径正齿轮286、使小径正齿轮286旋转的调整马达287。由大径正齿轮285和小径正齿轮286构成放大旋转扭矩的减速部。调整马达287固定在可动侧支撑部件250。调整马达287例如可以是伺服马达,并具有检测调整马达287的旋转量的编码部。当调整马达287旋转时,调整螺母283旋转的同时相对于调整杆281进退,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相对于固定侧支撑部件230进退。调整马达287基于编码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控制,以使调整螺母283的旋转量达到预定量。调整杆281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是基于更换前的模具装置213的厚度与更换后的模具装置213A的厚度之差而决定的。在合模状态下,肘臂262a与第一肘杆262b构成的角呈预定值(例如约为180° ),因此得到适当的合模力。在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和可动侧支撑部件250中的一方安装有调整马达287,另一方安装有合模马达261,因此能够实现大致对称的形状的固定侧支撑部件230及可动侧支撑部件250的小型化。以上,对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 下,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或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定模的固定侧安装部件; 可动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动模的可动侧安装部件;以及 驱动部,驱动合模动作, 该驱动部与所述定模及所述动模在模开闭方向上横向排列。
2.一种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定模的固定侧安装部件; 可动侧支撑部件,支撑安装有动模的可动侧安装部件;以及 驱动部,驱动合模动作, 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中,合模时由所述驱动部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力的力点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由所述固定侧安装部件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反力的作用点部且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直线,在横向上偏离, 在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中,合模时由所述驱动部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力的力点部,相对于通过合模时由所述可动侧安装部件施加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反力的作用点部且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直线,在横向上偏离。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将通过所述合模产生的作用方向相反的旋转力矩彼此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与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之间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包括 杆,由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及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支撑;和插入孔,形成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及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中的另一个支撑部件上,所述杆插入到该插入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杆和所述插入孔,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在模开闭方向上被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和所述插入孔将通过开模产生的作用方向相反的旋转力矩彼此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与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之间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包括 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及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的端面;和设置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及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中的另一个支撑部件上、且在合模时与所述端面相接触的接触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端面和所述接触部,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在模开闭方向上被引导。
9.根据权利要求3、7、8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第二旋转力矩传递部,将通过开模产生的作用方向相反的旋转力矩彼此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与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之间传递。
10.根据权利要求3 9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与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为大致对称的形状, 所述第一旋转力矩传递部将通过所述合模产生的作用方向相反的旋转力矩彼此在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与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之间传递而抵消。
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基座摆动, 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摆动,并且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模开闭方向上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形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调整部,调整所述固定侧支撑部件与所述可动侧支撑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小型化、轻型化的注射成形机。注射成形机(10)具有固定侧支撑部件(30),支撑安装有定模(11)的固定侧安装部件(20);可动侧支撑部件(50),支撑安装有动模(12)的可动侧安装部件(40);以及驱动部(60),驱动合模动作。驱动部(60)与定模(11)及动模(12)在模开闭方向上横向排列。
文档编号B29C45/64GK103252877SQ20121056245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宫武勤 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