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距可调的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165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辊距可调的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弓I机,尤其是一种辊距可调的牵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的挤出加工中需要使用牵引机。现在的牵引机主要是通过液压式的结构来控制牵引机的辊距,但是,这样的结构无法调节使用时的辊距大小,通常辊距是固定的,由于挤出产品规格往往会发生改变,因此固定辊距的牵引效果难以适用所有产品,而如果想要获得辊距可调的结构,那么就需要复杂的液压系统。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距可调的牵引机,它能调节牵引机的使用辊距, 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辊距可调的牵引机,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装有电机,在机架顶部设有支架板,支架板的下部设有固定辊,在支架板上部的两侧设有滑槽,在固定辊上方设有对应的活动辊,在活动辊的两端设有滑块,滑块卡入对应的滑槽内;在支架板的顶部设有压条,在压条上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底部穿过压条与滑块连接,调节丝杆的顶部处于压条上方;在固定棍的一端设有传动链轮。固定辊及活动辊均为3个。由于辊筒在使用中经常需要维修,因此,上下均采用3辊的结构,可以在保证在其中一个滚筒拆卸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生产的进行。在调节丝杆上连接有手柄。利用手柄更方便使用调节丝杆。在机架的顶部设有动轴支架,动轴支架处于支架板两侧,在动轴支架与支架板之间设有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设有链条调节轮。链条调节轮用于在使用时调节链条的位置。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调节丝杆来调节活动辊的上下位置,替代了传动的液压结构,不仅能实现使用辊距的调节,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容易制作,使用效果好。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辊距可调的牵引机的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机架1,在机架I的底部装有电机2,在机架I顶部设有支架板3,支架板3的下部设有3个固定辊4,在固定辊4的一端设有传动链轮9 ;在支架板3上部的两侧设有滑槽14,在固定辊4上方设有3个对应的活动辊5,在活动辊5的两端设有滑块6,滑块6卡入对应的滑槽14内;在支架板3的顶部设有压条7,在压条7上设有调节丝杆8,调节丝杆8的底部穿过压条7与滑块6连接,调节丝杆8的顶部处于压条7上方;在调节丝杆8上连接有手柄10 ;在机架I的顶部设有动轴支架11,动轴支架11处于支架板3两侧,在动轴支架11与支架板3之间设有传动轴12,在传动轴12上设有链条调节轮13。在使用时,将链条装到电机2的输出轴上,并绕过链条调节轮13及传动链轮9, 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柄10带动调节丝杆8,控制滑块6在滑槽14中升降,从而实现调节固定辊4与活动辊5间距的目的。由于调节丝杆8可转动至任意位置停止,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获得不同的辊距,并且不需要使用液压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辊距可调的牵引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机架(I)的底部装有电机(2),在机架(I)顶部设有支架板(3),支架板(3)的下部设有固定辊(4),在固定辊(4)的一端设有传动链轮(9);在支架板(3)上部的两侧设有滑槽(14),在固定辊(4)上方设有对应的活动辊(5),在活动辊(5)的两端设有滑块(6),滑块(6)卡入对应的滑槽(14)内;在支架板(3)的顶部设有压条(7),在压条(7)上设有调节丝杆(8),调节丝杆(8)的底部穿过压条(7)与滑块(6)连接,调节丝杆(8)的顶部处于压条(7)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辊距可调的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固定辊(4)及活动辊(5)均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辊距可调的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在调节丝杆(8)上连接有手柄(1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辊距可调的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I)的顶部设有动轴支架(11),动轴支架(11)处于支架板(3)两侧,在动轴支架(11)与支架板(3)之间设有传动轴(12 ),在传动轴(12 )上设有链条调节轮(13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距可调的牵引机,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装有电机,在机架顶部设有支架板,支架板的下部设有固定辊,在固定辊的一端设有传动链轮;在支架板上部的两侧设有滑槽,在固定辊上方设有对应的活动辊,在活动辊的两端设有滑块,滑块卡入对应的滑槽内;在支架板的顶部设有压条,在压条上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底部穿过压条与滑块连接,调节丝杆的顶部处于压条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调节丝杆来调节活动辊的上下位置,替代了传动的液压结构,不仅能实现使用辊距的调节,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容易制作,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B29L23/00GK202572948SQ20122022241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郭建兵, 秦舒浩, 张凯舟, 张敏敏 申请人: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