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吸附并取出导光板等的树脂成形品时抑制该树脂成形品的变形的取出装置。在通过吸附体(53)吸附由模具成形的作为树脂成形品的导光板(52)而从模具将其取出的取出装置(51)中,在吸附体(53)上设有以高密度配置有多个孔部(59a)的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H)和密度比该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H)的多个孔部(59a)稀疏而以低密度配置有多个孔部(59b)的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L)。
【专利说明】取出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吸附并取出在液晶显示面板等中采用的平板状的树脂成形品的取出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将作为贴附于模具的树脂成形品的导光板从模具脱模时,能够防止取出的导光板发生变形的、适合于导光板的取出的取出装置及取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液晶等的显示器为了使光均匀地进行面发光而采用导光板。这样的导光板中,在板材的一个面上设置使光反射的聚光图案,在另一个面上设置使光汇集于正面而提高亮度的扩散图案。导光板等的树脂成形品通常通过注塑成形机的模具而成形,但是在使这样的树脂成形品从模具脱模时等,若产生翘曲或不均匀的温度变化,则可能会对作为产品的品质造成坏影响,因此希望防止这样的问题。
[0003]图3、图4示出一直以来使用的吸附并保持导光版的取出装置的简要结构,前者是后视图,后者是侧视图。在该图所示的取出装置100中,用于通过负压吸引力而吸附导光板101的比较大的吸盘102设置在9个基体103上,在使贴附于模具的导光板101脱模时,对于I张导光板101而吸附9个吸盘102并进行该导光板101的取出。作为与这样的技术关联的技术,在专利文献I (说明书段落[0032]、[0035]、图2、图4、图5)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多个用于吸附导光板的比较大的吸盘的成形装置。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3-145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图3及图4的现有例子或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欲通过多个比较大的吸盘102吸附单独的导光板101的技术中,在产生吸引力的吸盘102所抵接的部分和不产生吸引力的吸盘未抵接的部分,在使吸盘102吸附于导光板101时,由于对于该导光板101的应力产生差别而产生翘曲。而且,在基于模具的刚成形之后就从该模具将60°C~70°C的高温的导光板101取出时,若使比较大的吸盘102吸附于导光板101,则由该吸盘102吸附的部分由于处于吸盘102与导光板101之间的比较大的容积的空气,而急剧发生与吸盘102相对的导光板101的部分的温度下降,在与吸盘102相对的导光板101的部分形成所谓唇印,或者在由吸盘102吸附的部分与未吸附的部分产生温度差,由于与温度差相伴的收缩差而在导光板产生变形。
[0009]另外,在对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时,使用注塑成形机,但是在利用注塑成形机的模具对导光板等薄板状的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时,向模具内供给树脂的浇口附近的树脂成为高温,因此该浇口附近的树脂 成形品的部位伴随着高温化而与模具的表面牢固地紧贴,另一方面,从浇口分离之处的树脂成形品的部位不比浇口附近热,因此模具的表面的紧贴力变弱。因此,在从模具使树脂成形品脱模时,如何将由于部位的差别而产生不均匀的紧贴力的树脂成形品不发生不良而以正常的状态取出成为重要的课题。
[0010]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吸附并取出薄板状的导光板等的树脂成形品时,能够抑制该树脂成形品发生变形的取出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
[0011]【解决方案】
[0012]本取出装置的发明涉及一种取出装置,向模具的模腔供给热塑性树脂而对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之后吸引贴附于该模具的树脂成形品从而保持该树脂成形品,将该树脂成形品从所述模具取出,所述取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0013]单独的吸附体,与所述树脂成形品抵接,且形成有多个孔部;及
[0014]负压产生单元,在保持与该吸附体抵接的所述树脂成形品时,通过所述多个孔部进行吸引,
[0015]在所述吸附体设有以高密度配置有多个孔部的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和密度比该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稀疏而以低密度配置有多个孔部的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
[0016]本取出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体是弹性体。
[0017]本取出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对所述弹性体的表面进行氟涂敷。
[0018]本取出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及所述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的直径形成为2_以下。
[0019]本取出装置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成形品是平板状的导光板。
[0020]本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0021]在保持贴附于所述模具的树脂成形品时,利用所述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来吸引该树脂成型品的高温部分,并利用所述吸附体的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来吸引温度比所述树脂成形品的高温部低的该树脂成形品的低温部分,从而将所述树脂成形品取出。
[0022]本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0023]所述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及所述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的直径形成为2_以下,通过这些直径为2_以下的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及所述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来吸引所述树脂成形品。
[0024]本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成形品是平板状的导光板。
[0025]【发明效果】
[0026]根据本发明,在利用吸附体对导光板等树脂成形品进行吸附而从模具取出时,使单独的吸附体与树脂成形品的单面抵 接,应用形成于吸附体的比较小的尺寸的贯通孔,能够吸附而取出树脂成形品。由此,虽然在以往那样的欲通过多个比较大的吸盘吸附单独的导光板这样的技术中,在产生吸引力的吸盘所抵接的部分和不产生吸引力的吸盘未抵接的部分,由于对导光板的应力产生大的差别而产生翅曲,或者在将60°C~70°C的导光板从模具取出时,若使比较大的吸盘吸附于导光板时,在由吸盘吸附的部分和未吸附的部分产生大的温度差,由于伴随该温度差的收缩差而在导光板产生变形,但是本发明能够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0027]另外,在对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时,使用注塑成形机,但是在利用注塑成形机的模具对导光板等薄板状的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时,向模具内供给树脂的浇口附近的树脂成为高温,因此该浇口附近的树脂成形品的部位伴随着高温化而与模具的表面牢固地紧贴,另一方面,从浇口分离之处的树脂成形品的部位不比浇口附近热,因此模具的表面的紧贴力变弱,但是对模具的树脂成形品的紧贴力强的成为高温的部位由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吸引,对模具的树脂成形品的紧贴力弱的成为低温的部位由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吸引。由此,使用与树脂成形品的部位的差别引起的紧贴力的差别对应的吸引力,在从模具使树脂成形品脱模时,能够抑制该树脂成形品变形而避免产生不良品。
[0028]而且,吸附体是硅橡胶,其整体具有弹性,因此在使吸附体与导光板等树脂成形品抵接时,能够防止树脂成形品损伤,吸附时的紧贴性也良好,能够将树脂成形品可靠地保持以免落下。此外,在树脂成形品抵接的吸附体的表面进行氟涂敷,因此能够将吸附体的与树脂成形品抵接的吸附面形成为微细的凹凸状,由此,能够容易地将贴附在注塑成形机的模具等上的树脂成形品从模具脱模(剥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示通过实施例1的取出装置吸附并保持导光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0030]图2是表示通过实施例1的取出装置吸附并保持导光板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3是表示以往的取出装置的后视图。
[0032]图4是表示通过以往的取出装置的吸盘吸附并保持导光板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3]图5是表示通过实施例2的取出装置吸附并保持导光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0034]图6是表示通过实施例2的取出装置吸附并保持导光板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在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对于实施例中说明的以外的结构当然也能够容易地应用。
[0036]【实施例1】
[0037]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1的取出装置I在将贴附于注塑成形机的模具上的、60°C~70°C的平板状的壁厚比较薄(0.1mm~0.5mm左右)的作为树脂成形品的导光板2取出(脱模)时使用。
[0038]取出装置I具备:对平板状的导光板2的单面的整个面进行吸附的吸附体3 ;在利用吸附体3对导光板2进行吸附时产生吸引力的作为负压产生单元的真空泵4 ;保持吸附体3的吸引块部件5 ;对吸引块部件5进行保持的基体6 ;臂7。
[0039]在吸附体3上,在一个面上具有能够使导光板2的单面整体抵接而将其吸附的吸附面3a,其相反侧的另一个面3b侧的缘部一体地固定于吸引块部件5,在由基体6的内表面和吸引块部件5的内表面围成的部分具有空间部(真空室)8。
[0040]另外,如图2所示,在吸引块部件5上等间隔地形成多个贯通孔9,该贯通孔9以将所述空间部8与吸引块部件5的外侧连通的方式形成。
[0041]在吸引块部件5的外侧,以将形成于吸引块部件5的贯通孔9全部覆盖的方式装配吸附体3。该吸附体3是连通多孔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形成了多个直径为1mm以下,更详细而言为0.5mm以下,进一步详细而言为10 μ m~500 μ m (0.5mm)左右的微细孔的具有弹性的连通多孔部件(例如硅橡胶、聚氨酯橡胶),与独立发泡材不同,吸引块部件5的贯通孔9的孔径形成得比连通多孔部件的孔径大。
[0042]另外,真空泵4通过管体10而与基体6连接,通过对真空泵4进行驱动,在由基体6的内表面和吸引块部件5的内表面形成的空间部8产生负压。并且,使用该负压,通过吸附体3的孔、吸引块部件5的贯通孔9来吸引在取出装置I的外侧具有的外部空气,对与吸附体3的外侧面即吸附面3a抵接的贴附于模具的导光板2进行吸引保持。并且,经由臂7,通过设于取出装置I的未图示的搬运单元,能够将由吸附体3吸附的导光板2向规定位置等搬运。
[0043]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取出装置1,利用吸附体3来吸附作为树脂成形品的导光板2,在从模具取出时,在单独的导光板2的单面整体上,能够使单独的吸附体3抵接而吸附并取出。由此,虽然在以往那样的欲通过多个比较大的吸盘吸附单独的导光板的技术中,在产生吸引力的吸盘所抵接的部分和不产生吸引力的吸盘未抵接的部分,由于对导光板的应力产生大的差别而产生翘曲,或者在将60°C~70°C的导光板从模具取出时,若使比较大的吸盘吸附于导光板,则在由吸盘吸附的部分和未吸附的部分产生大的温度差,由于与该温度差相伴的收缩差而在导光板会产生变形,但是本发明能够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
[0044]而且,吸附体3例如是由硅橡胶或聚氨酯橡胶构成的连通多孔部件,其整体具有弹性,因此在使吸附体3与导光板2抵接时,能够防止导光板2受到损伤,吸附时的紧贴性良好且能够将导光板2可靠地保持以免落下。此外,在导光板2的表面(吸附体3抵接的面)或吸附体3的表面(与导光板2抵接的吸附面3a),以非真空状态进行氟涂敷,因此能够将吸附体3的与导光板2抵接的吸附面3a形成为微细的凹凸状,由此,能够使贴附在注塑成形机的模具等上的导光板2从模具容易地脱模(剥离)。
[0045]而且,本取出装置I的吸附体3不是通过多个而是欲通过单独的吸附体3吸附保持单独(一张)导光板2,在单独的吸`附体3上形成有用于吸附导光板2的多个连通的孔。并且,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便吸附体3的尺寸比导光板2的尺寸大,与该导光板2进行面接触的吸附体3是向导光板2的外侧露出的尺寸,也能够吸附导光板2。即,在以往的所述各个吸盘中,若与吸盘为相同尺寸或为更大的尺寸,则利用该吸盘能够吸附导光板等吸附对象物,但是在吸附对象物是比吸盘小的尺寸时,在吸盘与吸附对象物之间会形成间隙,而无法产生吸引力,因此不能利用吸盘吸附保持吸附对象物,但是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即使在导光板2的尺寸比吸附体3的尺寸小,与吸附体3的外侧进行面接触的导光板2露出的情况下,通过采用连通多孔部件作为吸附体3,也能够利用该吸附体3来吸附保持导光板2。
[0046]【实施例2】
[0047]图5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2的取出装置51在将贴附于注塑成形机的模具上的、60V~70°C的平板状的壁厚比较薄(0.1mm~0.5mm左右)的作为树脂成形品的导光板52取出(脱模)时使用。
[0048]取出装置51具备:对平板状的导光板52的单面进行吸附的具有弹性的吸附体53 ;在利用吸附体53吸附导光板52时产生吸引力的作为负压产生单元的真空泵54 ;对吸附体53进行保持的基体56 ;臂5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附体53的材质是硅橡胶,在其表面以非真空状态进行氟涂敷,由此形成微细的凹凸(所谓粗糙状态)。
[0049]吸附体53中,在一个面具有与导光板52的单面抵接的吸附面53a,其相反侧的另一个面53b侧的缘部一体地固定于基体56,在由基体56的内表面和吸附体53的内表面围成的部分具有空间部(真空室)58。各个空间部58由未图示的通路连通,空间部58通过真空泵54而得到均匀的吸引力。
[0050]另外,在吸附体53上,如图5及图6所示,为了将所述空间部58与取出装置51的外侧连通,而形成有圆型且直径为1.0mm左右(更详细而言为0.5mm?2.0mm)的多个贯通孔59。其中,贯通孔59通过导光板52的尺寸等来决定。
[0051]作为该多个贯通孔的多个孔部59a、59b在吸附体53上具有以高密度配置的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H和密度比该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H的多个孔部59a稀疏而以低密度配置有多个孔部59b的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L。
[0052]另外,真空泵54通过管体60而与基体56连接,通过驱动真空泵54,经由管体60、路径61,在由基体56的内表面和吸附体53的内表面包围而形成的空间部58产生负压。并且,在使用该负压保持并取出贴附于模具的导光板52时,通过吸附体53的孔部59a、59b来吸引在取出装置51的外侧具有的外部空气,利用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H的多个孔部59a来吸引与熔融树脂的注塑填充相伴的导光板52的高温部分,利用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L的多个孔部59b来吸引温度比所述导光板52的高温部分低的导光板52的低温部分,由此,来保持与吸附体53的外侧面即吸附面53a抵接的贴附于模具的导光板52。并且,经由臂57,通过设于取出装置51的未图示的搬运单元,能够将由吸附体53吸附的导光板52向规定位置等搬运。
[0053]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取出装置51,在利用吸附体53对作为树脂成形品的导光板52进行吸附而从模具取出时,使单独的吸附体53与导光板52的单面抵接,应用形成于吸附体53的比较小的尺寸的贯通孔59 (59a、59b),能够吸附并取出导光板52。由此,虽然在以往那样的欲通过多个比较大的吸盘吸附单独的导光板的技术中,在产生吸引力的吸盘所抵接的部分和不产生吸引力的吸盘未抵接的部分,由于对导光板的应力产生大的差别而产生翘曲,或者在将60°C?70°C的导光板从模具取出时,若使比较大的吸盘吸附于导光板,则在由吸盘吸附的部分与未吸附的部分产生大的温度差,由于伴随该温度差的收缩差而在导光板产生变形,但是本发明能够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
[0054]另外,在对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时,使用注塑成形机,但是在利用注塑成形机的模具对导光板52等薄板状的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时,向模具内供给树脂的浇口附近(本实施例中的“浇口”的位置处于臂57的附近)的树脂成为高温,因此该浇口附近的树脂成形品的部位伴随着高温化而与模具的表面牢固地紧贴,另一方面,从浇口分离之处的树脂成形品的部位不比浇口附近热,因此模具的表面的紧贴力变弱,但是对模具的树脂成形品(导光板52)的紧贴力强的成为高温的部位由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H的多个孔部59a吸引,对模具的树脂成形品(导光板52)的紧贴力弱的成为低温的部位由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L的多个孔部59b吸引。由此,使用与成形的树脂成形品(导光板52)的部位的差别引起的紧贴力的差别对应的适当的吸引力,在从模具使树脂成形品(导光板52)脱模时,能够抑制该树脂成形品(导光板52)变形而避免广生不良品。
[0055]而且,吸附体53是硅橡胶,其整体具有弹性,因此在使吸附体53与导光板52抵接时,能够防止导光板52损伤,吸附时的紧贴性也良好,能够可靠地保持导光板52以免落下。此外,在导光板52抵接的吸附体53的表面(与导光板52抵接的吸附面53a)以非真空状态进行氟涂敷,因此能够将吸附体53的与导光板52抵接的吸附面53a形成为微细的凹凸状,由此,能够将贴附在注塑成形机的模具等上的导光板52从模具容易地脱模(剥离)。
[0056]【工业实用性】
[0057]如以上那样,上述的实施例1、2的取出装置能够不使作为光学部件的导光板变形而将其吸附保持并取出,但是也可以应用于不是光学部件的所有的构件(例如,便携终端等的框体或其罩),因此作为取出装置或保持装置,在各种【技术领域】中能够有效利用。而且,说明了平板状的导光板作为树脂成形品的一例,但是其形状并不局限于平板状,当然也可以是弯曲状。
[0058]【标号说明】
[0059]51 取出装置
[0060]52 导光板(树脂成形品)
[0061]53 吸附体
[0062]54 真空泵(负压产生单元)
[0063]56 基体
[0064]58 空间部
[0065]59a 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
[0066]59b 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
[0067]H 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
[0068]L 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取出装置,向模具的模腔供给热塑性树脂而对树脂成形品进行成形之后吸引贴附于该模具的树脂成形品从而保持该树脂成形品,将该树脂成形品从所述模具取出,所述取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单独的吸附体,与所述树脂成形品抵接,且形成有多个孔部 '及 负压产生单元,在保持与该吸附体抵接的所述树脂成形品时,通过所述多个孔部进行吸引, 在所述吸附体设有以高密度配置有多个孔部的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和密度比该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稀疏而以低密度配置有多个孔部的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体是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弹性体的表面进行氟涂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及所述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的直径形成为2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成形品是平板状的导光板。
6.一种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出装置中, 在保持贴附于所述模具的树脂成形品时,利用所述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来吸引该树脂成型品的高温部分,并利用所述吸附体的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来吸引温度比所述树脂成形品的高温部低的该树脂成形品的低温部分,从而将所述树脂成形品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及所述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的直径形成为2_以下,通过这些直径为2_以下的高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及所述低密度孔部配置区域的多个孔部来吸引所述树脂成形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成形品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成形品是平板状的导光板。
【文档编号】B29C45/42GK103889679SQ201280051738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加藤纯二 申请人: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