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纵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转子叶片模具的操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037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用于操纵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转子叶片模具的操纵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或者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部分壳体的转子叶片模具的运输车辆(1),所述运输车辆被制备成用于在操纵设备(60)中使用。操纵设备(60)包括用于使所述运输车辆沿着第一方向行驶的第一轨道组和用于使所述运输车辆沿着第二方向行驶的第二轨道组。所述运输车辆此外包括:包括多个车轮(13)的用于在所述第一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一轮组(10)和包括多个车轮(23)的用于在所述第二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二轮组(20)。
【专利说明】用于操纵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转子叶片模具的操纵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转子叶片模具的运输车辆。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操纵设备,所述操纵设备包括这样的运输车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风能设备是普遍已知的并且通常需要至少一个、大多数情况下三个应当由风驱动的转子叶片。现代的风能设备,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风能设备,能够具有数兆瓦的额定功率并且为此需要相应大的转子叶片。这样的转子叶片现今已经能够具有大致50m和更大的长度。这样的转子叶片在此通常、至少在大的部段中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或者类似的材料制成。在此,一种常见的生产可能性在于:由两个部分壳体制造转子叶片或者转子叶片部段。这两个部分壳体基本上首先分开生产并且随后放置到一起。为了生产这样的部分壳体使用转子叶片模具,所述转子叶片模具尤其是预设待生产的转子叶片或者其相应的部分的形状。在此例如能够置入纤维织物,所述纤维织物随后以相应的树脂浸渍。树脂的浸渍例如能够这样实施,使得纤维织物被紧密地包含在气密的空间中并且随后借助于负压、大多数情况下类似真空而将相应的树脂输送到、即吸入到该气密的空间中。
[0003]这样的转子叶片模具相应地具有在待生产的转子叶片或者待生产的转子叶片部段的数量级中的大小,并且能够相应地例如具有大致50m的长度和大致5m的宽度。在此最迟当两个分开生产的部分壳体必须组装到一起时,转子叶片模具中的至少一个必须在进行转子叶片生产的生产车间中被移动。为了优化在这样的生产车间中的工作流程能够有利的是,不同的工作步骤在不同的工作站处实施。这使得需要转子叶片模具在生产车间中继续移动。
[0004]在工业生产设施中移动大而笨重的负载基本上是已知的。为此例如使用相应大的且有效率的主要适配于特定的应用情况的起重汽车,所述起重汽车能够在生产车间的地板的平坦光滑的表面上行驶。由于这样的车间地板的具有高精度的非常平坦且水平的设计方案,因此这样的起重汽车能够以相对低的能量耗费行驶。
[0005]但是尤其在笨重的物体如这样的长的转子叶片模具的情况下行驶是困难的并且应注意的是,转子叶片模具在行驶时不小心地撞到生产车间中的对象。此外这样的起重汽车也结合车间地板的相应的质量和车间地板的细致的清洁为前提条件,以便确保起重汽车的驾驶操作。
[0006]迄今已知的这样的解决方案因此是耗费的并且在操作时需要经验丰富和警惕性尚的人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因此基于下述目的:解决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尤其是应改进转子叶片模具的操纵。至少应提出一种替选的解决方案。
[0008]根据本发明提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该运输车辆被制备成用于操纵用于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或者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部分壳体的转子叶片模具。特别地,运输车辆承载例如能够测有48m的长度的转子叶片模具和/或其中运输车辆能够测有48m的长度。运输车辆被制备成用于在操纵设备中使用,所述操纵设备尤其能够是生产车间的部分。
[0009]这样的操纵设备包括用于使运输车辆沿着第一方向行驶的第一轨道组和用于使运输车辆沿着第二方向行驶的第二轨道组。在此将两个方向理解为彼此成角度地设置的方向、即不仅是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一个轨道组在此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轨道线。但是对于每个轨道组而言也能够设有三个或多个平行地设置的轨道线。第一和第二轨道组也能够分别具有不同数量的平行的轨道线。优选地,第一或第二方向是运输车辆的纵向方向并且相应地第二或第一方向是运输车辆的横向方向。在此优选在纵向方向上与在横向方向上相比使用具有更少轨道线的轨道组。在横向方向上例如能够并排地设有四个轨道线,以便能够将运输车辆的重量由此在车辆的宽度之上更好地分配到轨道上。
[0010]运输车辆在此包括具有多个车轮的用于在第一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一轮组和具有多个车轮的用于在第二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二轮组。由此实现运输车辆的沿着两个不同方向的行驶可能性从而实现设置在其上的转子叶片模具沿着两个不同方向的行驶可能性,其中通过使用轨道能够进行被引导的运输,所述被引导的运输避免了与位于运输车辆附近的其它固定的对象可能发生的碰撞。通过使用用于相应的轨道组的各一个轮组因此提出在每个方向上各一个轮组的使用。方向的变换因此能够通过变换轮组来实现。相应地避免了用于从一个轨道组变换到另一个轨道组上的道岔。
[0011]优选地,运输车辆具有从用于在第一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一轮组变换到用于在第二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二轮组的变换设备。因此运输车辆例如能够沿着第一方向行驶直至第一轨道组与第二轨道组的交叉点。在那里随后使用变换设备以从第一轮组变换到第二轮组。显然,相反地从第二轮组变换到第一轮组也是可能的。
[0012]从第一轮组到第二轮组的这样的变换相应地进行为,使得第一轮组因此之前在第一轨道组上行驶并且此时在变换到第二轮组上之后将该第二轮组安置在第二轨道组上并且车辆此时因此能够在第二轨道组上行驶。
[0013]有利的是,将运输车辆设计为,使得变换方向被准备用于抬高和降低第一轮组的车轮,其中第一轮组的车轮能够从降低的状态中运动到抬高的状态中并且反之亦然。运输车辆通过降低第一轮组的车轮而抬高。因此基本上存在两个状态、即降低的状态和抬高的状态,在所述降低的状态中第一轮组通常完全降低,在所述抬高的状态中第一轮组通常完全抬高。在降低的状态中运输车辆以第一轮组的车轮压在第一轨道组上并且第二轮组的车轮比第一轮组的车轮高,在任何情况下不再压在第二轨道组上。在抬高的状态中恰好相反并且轨道车辆以第二轮组的车轮压在第二轨道组上并且第一轮组的车轮不再压在第一轨道组上。
[0014]这意味着:变换设备在降低第一轮组的车轮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第一轮组的车轮向下运动到第一轨道组的轨道上,使得由此整个运输车辆除了第一轮组的车轮和变换装置的一部分以外被抬高,包括容纳在其上的对象如转子叶片模具并且必要时还包括所置入的待生产的转子叶片的元件。在此必须使用巨大的力、尤其是根据所装配的运输车辆的重量并且根据第一轮组的车轮的数量,变换设备对所述力产生作用。
[0015]通过使用轨道系统、即使用第一轨道组和第二轨道组,能够以相对小的公差预设各个元件的尺寸、尤其是用于相应有效的轮组的所需要的高度。因此在这种通过降低第一轮组从第二轮组到第一轮组的变换中小的升程是足够的。在降低第一轮组的车轮时所需要的升力虽然大,但是通过小的升程能够使必要的提升做功保持为相对小的。
[0016]优选地,因此也提出:变换设备借助于曲杆机构降低和/或抬高第一轮组的车轮。这样的曲杆机构的特征在于:(如在人的肘杆的情况下,这为该机构命名)能够根据所使用的角度以巨大的力但是小的路程实现伸展。对于所提出的在变换设备中的使用、即以小的升程强有力地降低第一轮组的车轮而言,因此可有利地应用这样的曲杆机构。此外能够以少量的力或者不需要力来保持伸展状态,在所述伸展状态中也就是说第一轮组的车轮被降低并且承载运输车辆的整个负荷。
[0017]优选地,以液压的方式和/或电的方式操作变换设备。通过液压的操作,在精确运动的同时巨大的力是可能的。类似地能够通过电驱动,必要时借助于相应的传动比实现。但是优选提出电驱动器以用于产生液压。在该情况下,如果变换设备借助于电驱动的泵并且优选也借助于电控制的阀来操作时,那么所述变换设备以液压的方式工作。
[0018]根据一个设计方案提出:变换设备对于第一轮组的每个车轮而言包括提升机构,尤其利用曲杆机构,以用于抬高和降低相应的车轮,其中提升机构优选被同步控制。由此所需要的力、即最终从所装配的运输车辆的重量除以提升机构的数量(在划分均匀的情况下)得出的力,被分割从而对于每个单独的提升设备而言减小。这在均匀分布并且同步控制的情况下尤其适用,其中在最佳的情况下第一轮组的所有车轮必须同时到达第一轨道组的轨道从而必须承受迄今在第二轮组的车轮上负荷的力。运输车辆也能够设计为,使得第一或第二轮组的车轮被编组。车轮例如能够成对地出现或者以一组四个的方式出现。在该情况下提出:对于各一个这样的车轮组设有一个提升机构。
[0019]优选地,以可再次充电的电能存储器中的电能供给交换设备。这样的电能存储器尤其能够是电池存储器、即由一个或多个可充电的电池构成的存储器,所述电池也能够被称为蓄电池。由此对交换设备的控制、尤其是对运输车辆中的所提到的提升机构的控制是可能的,而运输车辆在这样的变换过程期间可能不必与相应的供给线路连接。特别地,在这两个轨道组之间的交叉区域处从而大多数情况下不在工作位置处进行这样的方向变换,在所述方向变换时也操作变换设备。可再次充电的电能存储器因此优选由运输车辆一起携带。
[0020]优选地,设有连接耦联器,以便使运输车辆和/或容纳在运输车辆上的转子叶片模具与用于电流、压缩空气、真空和/或控制数据的供给线路连接。这样的连接耦联器实现运输车辆在不耦联到相应的供给线路上的情况下的行驶,使得耦联仅必须在相应需要的工作位置中实行。通过这样的连接耦联器也能够实行电能存储器的再次充电以供给交换设备。耦联本身同样借助于电驱动器来实现,所述电驱动器由车辆的蓄电池供给。
[0021]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出:多个车轮通过一个共同的驱动马达驱动,并且驱动借助于驱动轴和万向节实现。这尤其是对于纵向驱动器提出。在横向驱动器的情况下,每个被驱动的轮块在任何情况下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具有其自身的驱动器。也就是说共同的驱动马达驱动至少两个、优选四个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分别经由万向节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因此为多个车轮设置一个驱动马达是足够的。驱动扭矩能够经由驱动轴分布在运输车辆上并且被输送给相应的车轮用于驱动。因为运输车辆优选设置为用于在各直线的、无曲线的轨道组上行驶,所以任何情况下一个车轮组的车轮、即应相应地在相同的轨道组上行驶的车轮,能够被同步驱动。此外,可根据轨道系统基本上无干扰地估计对于一个轮组的所有的车轮而言相同的滚动特性。
[0022]优选地,至少一个万向节分别设置在传动系的端部处、也就是说因此设置在驱动轴和相应地待驱动的车轮之间。这尤其对于第一轮组的能够被抬高或者降低的车轮而言是有利的。通过万向节并且尤其是长的驱动轴,相应的传动系能够保持不受各个程度的抬高或者降低的影响或者仅轻微地受影响。
[0023]优选地,在万向节和车轮之间设有传动装置,以便将驱动轴的在此被称为轴转速的高的转速降低到车轮的较低的转速上,所述较低的转速被称为车轮转速。相应地,至少关于传动比为一个轮组的每个被驱动的车轮设置相同的传动装置。因此借助于共同的驱动器可实现车轮的同步。在所描述的纵向驱动器的情况下,该同步机械地强制执行。所述驱动器能够通过快速运转的驱动马达来实现,并且在相应待驱动的车轮处使用各一个传动装置实现较弱地设计的传动装置的使用。此外,通过仅直接在车轮上的传动比也能够实现驱动轴的高的转速进而能够将作用到该快速转动的驱动轴上的相应的驱动力矩保持为低的,这会引起驱动马达还有驱动轴的相应节省重量的设计。由此运输车辆的重量整体上能够保持为相应小的。在所描述的横向驱动器的情况下,各个驱动器电耦联并且同步。
[0024]优选地,驱动马达被电驱动并且由一个或所述电的电池存储器供给电能,所述电池存储器在运输车辆上一起携带。
[0025]根据本发明,此外提出一种用于操纵用于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或者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部分壳体的转子叶片模具的操纵设备,其中所述操纵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的运输车辆,和用于使运输车辆沿着第一方向行驶的第一轨道组以及用于使运输车辆沿着第二方向行驶的第二轨道组。操纵的效果和优点以及方式方法从在上文中关于根据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的运输车辆的描述中得出。
[0026]优选地,第一轨道组基本上沿着纵向方向从而横向于第二轨道组定向,以便使运输车辆基本上沿着两个彼此横向地设置的方向行驶。特别地,操纵设备、即这两个轨道组还有运输车辆构成为,使得运输车辆能够沿着纵向方向并且沿着横向方向行驶。
[0027]优选地,第一轨道组和/或第二轨道组具有装入到地板中的圆形轨道。特别地,第一轨道组和/或第二轨道组分别通过这样的装入到地板中的圆形轨道形成。所述轨道在此装入到地板中,使得在具有横向于相关的轨道的纵向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中,半圆形部段或者少量的圆形轨道突出于地板。因此实现下述轨道系统,其中仅半圆的连接片或者少量部分从地板中伸出。优选地,相应的车轮、即第一轮组的车轮或者第二轮组的车轮匹配于该凸状的拱形结构。因此运输车辆能够借助于其匹配的车轮在轨道上被引导、尤其是在生产车间的车间地板的轨道上被引导,其中这些轨道几乎不同时从地板中伸出并且其它的不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能够横越这些轨道。即使对于在轨道附近运动的、尤其是横越这些轨道的人员而言受伤可能性也较小。特别地,降低了人被轨道绊倒的危险。
[0028]根据一个设计方案提出:操纵设备包含用于生产第一转子部分壳体的第一转子叶片模具并且此外包含设置在运输车辆上的用于生产第二转子叶片部分壳体的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第一转子叶片模具能够位置固定地设置或者同样能够设置在运输车辆上,所述运输车辆能够相应于运输车辆的在上文中所描述的一个实施方式,或者也能够以其它方式设
i+o
[0029]此外提出一种铰链设备,所述铰链设备被制备成用于枢转第二转子叶片模具,也就是说使得容纳在第二转子叶片模具中的第二转子叶片部分壳体枢转到容纳在第一转子叶片模具中的第一转子叶片部分壳体上,以便因此组装这两个转子叶片部分壳体并且生产转子叶片,或者生产转子叶片的相应的子部段。
[0030]优选地,铰链设备被制备成用于为了枢转而与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牢固地但是可松开地连接。为此例如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是枢转设备的部分并且具有可伸出的柱体,所述柱体相应地能够缩入到转子叶片模具上的相应的容纳部中。附加地能够设有闭锁装置,使得在相应的转子叶片模具的枢转设备之间产生一个、尤其是多个牢固的连接。就目前第二转子叶片模具能够借助于枢转设备枢转、尤其是围绕大致水平的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尤其是以大致180度围绕该水平的枢转轴线枢转而转子叶片模具不从枢转设备脱离而言,这些连接是牢固的。随后、尤其是当转子叶片模具再次向回翻折并且再次放置在运输车辆上时,通过闭锁装置松开并且示例性提到的柱体再次从容纳部中伸出的方式,能够再次松开该连接。
[0031]同样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生产转子叶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32]-借助于运输车辆使第二转子叶片模具沿着第一方向行驶到铰链设备附近;
[0033]-借助于运输车辆使第二转子叶片模具沿着第二方向行驶靠近铰链设备;
[0034]-将第二转子叶片模具与铰链设备连接,尤其是使得铰链设备在基本上竖直的第一运动中行驶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的至少一个容纳部中进入连接位置并且在该连接位置中实行闭锁;
[0035]-借助于铰链设备枢转第二转子叶片模具、尤其是围绕基本上水平的轴线枢转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直至第二部分壳体置于容纳在第一转子叶片模具中的第一部分壳体上,以便在该位置中使得将两个转子叶片部分壳体连接以生产转子叶片。
[0036]因此,转子叶片模具首先借助于运输车辆沿着第一方向行驶到铰链设备附近。这尤其是沿着运输车辆的纵向方向的行驶,这由此也基本上是沿着待生产的转子叶片的纵向方向的行驶。在此第二转子叶片模具能够从之前的工作位置行驶到这里。
[0037]随后第二转子叶片模具借助于运输车辆沿着第二方向、尤其是沿着横向方向行驶靠近铰链设备。转子叶片模具此时为了固定与铰链设备固定而设置在可到达的附近,并且相应地提出将第二转子叶片模具与铰链设备连接的方法,尤其是使得铰链设备在基本上竖直的第一运动中行驶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的至少一个容纳部中进入连接位置并且在该连接位置中实行闭锁。该闭锁也能够表现为,使得铰链设备为了连接所执行的运动首先不能够自动取消并且所连接的转子叶片也不能够从连接中滑出。
[0038]优选地,转子叶片借助于汽车的液压缸被抬高并且挂到电源枢纽上,随后再次降低并且在电源枢纽(Powerhinge)中闭锁。
[0039]最后,第二转子叶片模具借助于铰链设备枢转、尤其是围绕基本上水平的轴线枢转,直至在第二转子叶片模具中置入的第二部分壳体置于容纳在第一转子叶片模具中的第一部分壳体上。在此提出:这两个部分壳体彼此贴靠,使得在该位置中这两个转子叶片部分壳体能够连接以生产转子叶片。特别地,这两个部分壳体的粘接能够在相应的接触边缘处实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0]优选地,使用根据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所述的运输车辆和/或使用根据上文中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所述的操纵设备。现在,在下文中根据实施例参考所附的附图来示例性地阐述本发明。
[0041]图1沿着纵向方向示意性地示出具有用于转子叶片模具和铰链设备的模具载体的运输车辆的立体图。
[0042]图2示出不具有模具载体并且不具有转子叶片模具的运输车辆的俯视图。
[0043]图3基本上示出图2的运输设备的立体图。
[0044]图4沿着纵向方向示出运输车辆的端视图。
[0045]图5示出运输车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6]图6不出车辆定位设备的部分剖开的视图连同运输车辆的局部部分。
[0047]图7和8沿着纵向方向不出在不同状态下的运输车辆的一部分的部分剖开的视图,以图解说明轮组的抬高和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图1示出运输车辆I连同设置在其上的桁架2的立体图。桁架2已经粗略匹配于待生产的转子叶片的形状并且设置为用于容纳转子叶片模具。这样的转子叶片模具常规地根据所示出的视图从上方置入到该桁架中或者安置在其上。对于所示出的情况而言,所设置的转子叶片模具设置为用于生产转子叶片的一个部分壳体。用于另一部分壳体的另一转子叶片模具可能置入到在图1中仅部分示出的桁架2’中。待生产的转子叶片最终基本上由这两个部分壳体组装而成。为了简单性,桁架如桁架2也能够被称为模具载体。
[0049]为了将这两个这样制成的转子叶片部分壳体组装而设有铰链设备50,所述铰链设备具有固定的支腿52和可运动的支腿54。可运动的支腿54能够围绕枢转轴线56相对于固定的支腿52枢转,以便由此使模具载体2枢转到模具载体2’上。模具载体2在此根据图1的视图基本上从上方枢转到模具载体2’上并且从上方放置到其上。
[0050]为此,模具载体2经由两个固定元件58固定在可运动的支腿54上,其中附加地设有锁定装置,以便即使在枢转过程中也保证连接。相应地,此时通过枢转可运动的支腿54,整个模具载体2包括所使用的转子叶片模具朝向另外的模具载体2’枢转,以便组装这两个所提到的转子叶片子模具。为了将模具载体2承载在运输车辆I上而设有椎体,所述椎体基本上垂直地设置,所述椎体当该模具载体从另外的模具载体2’处再次向回枢转时用以容纳所述模具载体。为此,运输车辆I中的锥形的容纳部能够与模具载体2上的锥形的销共同作用或者反之亦然。
[0051]在图1中此外可见第一轮组10的一部分和第二轮组20的一部分。在此分别示出第一和第二轮组10或20中的仅一个车轮对12或22。第一轮组10在此设置用于使运输设备I沿着纵向方向、即沿着待生产的转子叶片的纵向方向行驶。这大致相应于进入绘图平面中的方向。为了沿着纵向方向行驶,设有第一轨道组的多个轨道,其中该第一轨道组的一个轨道14以装入到地板30中的方式示出。轨道14在此构成为圆材并且作为这样的圆材装入到地板30中。可见的是,第一轮组10的车轮对12既不接触地板30也不接触轨道14。更确切地说,第一轮组10相对于地板30和第一轨道组被抬高。在此运输车辆I也沿着横向于轨道14的走向的方向以错开的方式示出,使得车轮对12此外不直接设置在轨道14之上,而是与其错开。从车轮对12可见车轮13的一部分。该车轮13关于其形状适配于在轨道14上运行。就此而言,车轮13具有凹状的表面,所述凹状的表面基本上匹配于轨道14的形状,即圆材的形状。
[0052]为了驱动而设有驱动轴16,所述驱动轴经由万向节18与轮组12耦联,以便至少驱动车轮13。运输车辆I的第一轮组10包括多个车轮对、类似24个车轮对12,然而其中不是所有的车轮对都被驱动。但是根据要求同样可能的是,驱动第一轮组10的更多或者更少的车轮对或者尤其是也驱动所有的车轮对。
[0053]第一轮组10的车轮对12与运输车辆I牢固地连接。通过运输车辆I整体上被抬高的方式得出在图1中示出的状态,即第一轮组10进而还有车轮对12相对于地板30被抬尚O
[0054]包括具有两个车轮23的车轮对22的第二轮组20放置在地板30上或者第二轨道组的相应的轨道上。该第二轨道装入到地板30中,使得其在图1中几乎不可见。所述第二轨道组的轨道具有如第一轨道组的轨道14的形状,也就是说也能够构成为圆材,并且也以类似的方式方法装入到地板30中。第二轨道组的轨道在此横向于第一轨道组的轨道14伸展。
[0055]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经由变换设备24与运输车辆I连接,其中变换设备24在此仅示意性地示出并且稍后仍详细地阐述。仅示出其中一部分的变换设备24在此设置为用于抬高和降低第二轮组20。在图1中示出的部分在此设置为用于抬高和降低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在此尤其是借助于相应的力实现第二轮组的抬高和降低,使得在第二轮组20降低的情况下整个其余的运输车辆I抬高。图1示出运输车辆I的这种被抬高的状态。在该情况中,运输车辆I能够沿着横向方向行驶、即横向于待生产的转子叶片的纵轴线行驶进而大致平行于图1的绘图平面行驶。特别地,运输车辆I在此能够沿着朝向铰链设备50的方向行驶,使得能够经由固定元件58借助于液压的提升装置在可运动的支腿54和模具载体2之间实行固定,所述提升装置至少抬高和降低模具载体2。所述液压设备能够是运输车辆I的部分。
[0056]图1在此示出操纵设备60的一部分,所述操纵设备包括:运输车辆I ;包括轨道14的第一轨道组;以及第二轨道组,其中第一和第二轨道组至少部分地装入到地板30中。
[0057]在图2中示意性地但是完整地示出运输车辆I的俯视图。在此为了图解说明,纵向方向11以双向箭头示出并且横向方向21同样以双向箭头示出。纵向方向11和横向方向21基本上彼此垂直地设置。在此不取决于这两个方向11和21之间的精确的90度的角度,但是所述方向不应彼此平行地伸展。
[0058]在图2中可见,设有16个部分变换设备25,所述部分变换设备一起形成变换设备24。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与每个部分变换设备25相关联。各两个部分变换设备25与连接载体32 —起固定在纵向载体34上。通过部分变换设备25进而通过变换设备24引起的车轮对22的共同的下降在此引起运输车辆I的抬高、尤其是在该纵向载体34之上抬高。在纵向载体34上在此设置有大量的横向载体36,或者纵向载体34和横向载体36彼此连接为车辆I的稳固的结构。附加地设有多种沿着纵向方向设置的支撑载体38。虽然在此相应地仅使用一个附图标记但是并不必相应地相同的纵向载体34、横向载体36和支撑载体38基本上构成运输车辆1,至少构成其稳固的承载结构。
[0059]为了驱动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而设有一些横向驱动器26,所述横向驱动器此外具有传动装置28。与相应的车轮对22的耦联在图2的概略图中不可见。横向驱动器26在此是各彼此机械不相关的传动装置,然而所述传动装置是电耦联或者同步的,以便在沿着横向方向21运动时实现运输车辆I的尽可能均匀且相同的运动。在此不是第二轮组20的所有的车轮对22都被驱动。
[0060]第一轮组10的车轮对12位于纵向载体34下方因而在图2中不可见,但是在图3中至少隐含地在一些部位上示出。为了驱动第一轮组10的车轮对12中的至少一些车轮对而设有一个共同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经由轴机械地传送驱动能或驱动力矩。这些轴基本上设置在载体下方、即尤其是纵向载体34下方或者在其下方被引导并且也能够借助于万向节轴或者以其它方式转向。
[0061]此外设有液压机组40,所述液压机组设置为用于操作变换设备24进而操作各个部分变换设备25。
[0062]图4在运输车辆I的端视图中示出沿着运输车辆I的纵向方向的视图。也就是说纵向方向在此伸展进入绘图平面。在所述视图中可见第一轮组10的两个车轮对12和第二轮组20的两个车轮对22。所示出的车轮对12的驱动经由分配式传动装置42实现,使得所述分配式传动装置基本上如差速传动装置那样工作并且相应地将驱动力矩传输到驱动轴16上,使得相应的驱动力矩到达相应的车轮对12。为了转向此外设有万向节18。
[0063]分配式传动装置42在此经由相应的驱动轴获得中央驱动器的扭矩。
[0064]为了定向和/或检测运输车辆I在横向方向上的位置,设置车辆定位设备44。所述车辆定位设备44牢固地设置在地板上并且能够确定运输车辆I的位置。此外,当模具载体2从运输车辆I朝向第二模具载体2’枢转时,车辆定位设备44能够将运输车辆I保持在地板30上。
[0065]在运输车辆I上设置有横向推动元件46,所述横向推动元件具有连接臂48,以便因此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容纳桁架或模具载体2并且将其固定在许多部位上。横向推动元件46通过销、螺栓等固定在横向载体36上,但是能够在那里松开并且尤其是改变其相对于运输车辆I的位置。由此所述横向推动元件能够适合于下述改变,如待承载的模具载体或者桁架的改变和/或转子叶片模具的改变。
[0066]在图5中不出车辆定位设备(Fahrzeugindexiervorrichtung)44的细节。车辆定位设备44在此具有定位销(Indexierstift) 62,所述定位销又具有锥形的顶部64。在运输车辆I上具有相应的凹陷部68的相符的定位容纳部(Indexieraufnahme) 66匹配于该锥形的顶部64,所述凹陷部大致相应于变窄的盲孔。定位销62在此能够引入到定位容纳部66的该凹陷部68中并且当所述定位销完全地引入时,确定定位容纳部66在任何情况下的精确的位置。
[0067]只要这样的定位(Indexierung)在多个部位上实行、即至少在图4中示出的具有车辆定位设备44的两个部位上实行,那么能够确定运输车辆I的精确的位置。在此图5此外示出图4的一部分,如在该处用圆围绕定位设备44说明的。
[0068]图6示出运输车辆I的一部分并且在此示出纵向载体34的一部分,第一轮组10的车轮对12和变换设备24的部分变换设备25固定在所述纵向载体上。第一轮组20的车轮对22固定在所述部分变换设备25上并且在降低的位置中示出。在不示出地板的情况下,示意性地示出第一轨道系统的轨道14和第二轨道系统的轨道27。第二轮组22的车轮对20在此放置在第二轨道系统的轨道27上。
[0069]图6此外示出横向驱动器26,所述横向驱动器经由传动装置28降低其转速并且相应地提高扭矩。然后通过传动装置28经由驱动轴16将驱动力矩输送给车轮对22。在功能上,朝向第一轮组10的车轮对12引导的驱动轴16和朝向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引导的驱动轴至少在功能上是相同的或者类似的,使得在此选择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强调功能的类似性。在驱动力矩朝向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传输的情况下也设有万向节(Kardangelenke)18。
[0070]从部分变换设备25处可见曲杆机构70。曲杆机构70具有肘杆(Kniegelenke) 72以及上部的和下部的固定接头(Befestigungsgelenk) 74或76。从肘杆72处经由上部的支腿78产生到上部的固定接头74的枢转连接并且经由下部的支腿80产生到下部的固定接头76的枢转连接。为了操作曲杆机构70而设有液压的驱动器82,所述驱动器在图6中大部分被遮盖,并且所述驱动器直接作用在肘杆72上。
[0071 ] 在图6中所示出的状态中,液压的驱动器82伸出,使得其将肘杆72推入到曲杆机构70伸展的位置中。上部的支腿78和下部的支腿80因此基本上对齐。
[0072]此外可见,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固定在枢转臂84上。枢转臂84在此围绕枢转臂轴线86可枢转地固定在部分变换设备25上。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又可枢转地固定在枢转臂84上、即在固定轴线88的区域中。曲杆机构因此首先作用到枢转臂84上,所述枢转臂能够由曲杆机构70枢转,其中所述枢转角度是非常小的。
[0073]为了抬高枢转臂84从而抬高车轮对22进而降低运输车辆1,液压的驱动器82将肘杆72向其拉近,由此上部的和下部的固定接头74、76彼此相向运动。由此枢转臂84在该区域中抬高进而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也抬高。
[0074]在这样的牵引运动中,曲杆机构具有相对少的力。因为虽然通过该运动降低运输车辆1,但是所述曲杆机构在运输车辆I降低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力,至少不需要牵引力。最多可能必须抵抗运输车辆I的过快的降低。仅当运输车辆降低到使得车轮对12压在轨道14上从而第一轮组10整体上压在第一轨道组上时,才必须通过继续移动曲杆机构70来抬高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但是为此需要相对少的力。
[0075]在抬高运输车辆的情况下需要大部分的力,并且在此杠杆机构70的效果发挥作用,所述效果实现非常强的杠杆作用。此外运输车辆I在图6中示出的抬高的状态中几乎不需要力地由液压的驱动器82保持,因为曲杆机构在该处伸展。
[0076]曲杆机构70的作用方式也在图7和8中说明,在图7中示出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的抬高状态并且图8示出第二轮组的车轮对22的降低状态。图8就此而言示出也在图6中的状态。
[0077]在图7中在此可见,第一轮组10的车轮对12借助于车轮13放置在轨道14上。第二轮组20的车轮对22不接触第二轨道系统的轨道27。在图7中示出的状态中,运输车辆I因此能够沿着纵向方向行驶,而在图8中示出的状态中实现沿着横向方向的行驶。关于运动过程可参照结合图6的阐述,所述阐述同样应用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操纵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或者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部分壳体的转子叶片模具的运输车辆(I),所述运输车辆被制备成用于在操纵设备¢0)中使用,并且所述操纵设备¢0)包括: -用于使所述运输车辆沿着第一方向行驶的第一轨道组;和 -用于使所述运输车辆沿着第二方向行驶的第二轨道组, -并且所述运输车辆包括: -包括多个车轮(13)的用于在所述第一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一轮组(10);和 -包括多个车轮(23)的用于在所述第二轨道组上行驶的第二轮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I),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车辆具有用于从用于在所述第一轨道组上行驶的所述第一轮组(10)变换到用于在所述第二轨道组上行驶的所述第二轮组(20)上的变换设备(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车辆⑴, 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所述变换设备(24)被制备成用于抬高和降低所述第一轮组(10)的所述车轮(23),其中所述第一轮组(10)的所述车轮能够从降低的状态中运动到抬高的状态中并且反之亦然,并且其中所述运输车辆通过降低所述第一轮组(10)的所述车轮(23)被抬高,并且所述运输车辆 -在所述降低的状态中借助于所述第一轮组(10)的所述车轮(13)压在所述第一轨道组上,并且所述第二轮组(10)的所述车轮(23)不压在所述第二轨道组上,并且 -在所述抬高的状态中借助于所述第二轮组(20)的所述车轮(23)压在所述第二轨道组上,并且所述第一轮组(10)的所述车轮(13)不压在所述第一轨道组上。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车辆(1), 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所述变换设备(24)借助于曲杆机构(70)降低和/或抬高所述第一轮组(10)的所述车轮(13)。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车辆(1), 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所述变换设备(24)以液压的方式和/或以电的方式来操作。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车辆(1), 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所述变换设备(24)对于所述第一轮组(10)的每个车轮或者当所述第一轮组(10)的所述车轮被编为多个小组时对于所述第一轮组(10)的每个车轮小组包括用于抬高和降低相应的所述车轮或者相应的所述车轮小组的提升机构,并且其中所述提升机构优选被同步控制。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车辆(1), 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所述变换设备(24)以来自能再次充电的电能存储器的,尤其是来自电池存储器的电能供给,并且能再次充电的所述电能存储器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运输车辆(I)上,和/或在所述运输车辆(I)上设有连接耦联器,以便使所述运输车辆(I)和/或容纳在所述运输车辆(I)上的转子叶片模具与用于电流、压缩空气、真空和/或控制数据的供给线路连接。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车辆(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轮组的和/或所述第二轮组(10,20)的多个或者所有的车轮分别通过一个共同的驱动马达驱动,并且相应的驱动扭矩由所述驱动马达经由驱动轴(16)和万向节(18)传输给被驱动的所述车轮,其中尤其在被驱动的车轮和驱动轴(16)之间设置各一个万向节(18),并且可选地在所述万向节(18)和被驱动的所述车轮之间设置传动装置,使得所述驱动轴(16)在所述万向节(18)处的轴转速被转换为更小的车轮转速。
9.一种用于操纵生产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或者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的部分壳体的转子叶片模具的操纵设备(60),所述操纵设备包括: -用于运输所述转子叶片模具的运输车辆(I); -用于使所述运输车辆(I)沿着第一方向行驶的第一轨道组; -用于使所述运输车辆(I)沿着第二方向行驶的第二轨道组, 其中所述运输车辆(I)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纵设备(6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道组基本上横向于所述第二轨道组,以便使所述运输车辆(I)能够基本上沿着两个彼此横向地设置的方向行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操纵设备(6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轨道组和/或所述第二轨道组具有装入到地板(30)中的圆形轨道,其中轨道装入到所述地板(30)中,使得在具有横向于相关的所述圆形轨道的纵向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中,半圆形部段或者少量所述圆形轨道突出于所述地板(30)。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设备(60), 其特征在于, -用于生产第一转子叶片部分壳体的第一转子叶片模具; -设置在所述运输车辆(I)上的用于生产第二转子叶片部分壳体的第二转子叶片模具;和 -铰链设备(50),所述铰链设备被制备成用于使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枢转,使得容纳在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中的第二转子叶片部分壳体枢转到容纳在所述第一转子叶片模具中的第一转子叶片部分壳体上,以便因此组装两个所述转子叶片部分壳体并且生产转子叶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纵设备(6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设备(50)被制备成用于枢转、尤其是用于围绕基本上水平的枢转轴线(56)枢转,以与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牢固地但是能松开地连接。
14.一种用于生产转子叶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借助于运输车辆(I)使第二转子叶片模具沿着第一方向行驶到铰链设备(50)的附近; -借助于所述运输车辆(I)使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沿着第二方向行驶靠近所述铰链设备(50); -将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与所述铰链设备(50)连接,尤其是使得所述铰链设备(50)在基本上竖直的第一运动中行驶到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的至少一个容纳部中进入连接位置并且在所述连接位置中实行闭锁; -借助于所述铰链设备(50)枢转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尤其是围绕基本上水平的轴线枢转所述第二转子叶片模具,直至第二部分壳体置于容纳在所述第一转子叶片模具中的第一部分壳体上,以便在该位置中将两个转子叶片部分壳体连接以生产所述转子叶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车辆和/或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纵设备(60)。
【文档编号】B29D99/00GK104470695SQ20138003570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阿诺·格奥尔格斯, 赫贝特·比布尔, 雷纳·施吕特 申请人: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