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有前模板和嵌设在所述前模板内的前模仁,所述前模板上设有斜顶滑槽,所述斜顶滑槽内设有斜顶固定座,所述斜顶固定座连接有斜顶,所述斜顶贯穿所述前模板、前模仁,所述前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斜顶固定座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斜顶固定座与所述后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开模时,后模带动斜顶固定座运动,斜顶固定座则带动斜顶顶出前模倒扣,当斜顶脱离前模倒扣时,则斜顶固定座受到限位块的限制而停止运动,然后进行脱模顶出,斜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使得前模的体积较小,加工量小,成本低,效率较高。
【专利说明】一种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如果产品前模有倒扣结构,需要在前模上设置行位机构(行位机构又称为 侧向抽芯机构)才能够出模,如果做行位的话,则前模需要增加活动板,并且行位所需空间 大,加工起来工作量大,成本较高,在脱模时,需要先进行侧向抽芯,方能移动后模,再顶出 产品,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并且体积小 的模具。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与所述面板连 接有前模板和嵌设在所述前模板内的前模仁,所述前模板上设有斜顶滑槽,所述斜顶滑槽 内设有斜顶固定座,所述斜顶固定座连接有斜顶,所述斜顶贯穿所述前模板、前模仁,所述 前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斜顶固定座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斜顶固定座与所述后模连接。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斜顶固定座 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位于所述斜顶滑槽内。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的限位距 离为15至20毫米。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的限位距 离为16. 8毫米。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顶固定座通过胶塞与所述后模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模包括后模板和嵌设在所述后模板上的后 模仁,所述后模仁通过胶塞与所述斜顶固定座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塞固定在所述后模仁上,所述斜顶固定座 上设有与所述胶塞相配合的胶塞孔。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模还包括底板和方铁,所述方铁设置在所 述底板上,所述后模板设置在所述方铁上,所述底板上设有底针板,所述底针板上设有顶针 板,所述顶针板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贯穿所述后模板、后模仁。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开模时,后模带动斜顶固定座运动,斜 顶固定座则带动斜顶顶出前模倒扣,当斜顶脱离前模倒扣时,则斜顶固定座受到限位块的 限制而停止运动,然后进行脱模顶出,斜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使得前模的体积较小,加工 量小,成本低,并且,在产品的脱模顶出的运动的同时进行斜顶的顶出,无需额外增加时间, 效率较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斜顶固定座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号为:面板1 ;前模板2 ;后模板3 ;方铁4 ;底板5 ;前模仁 6 ;后模仁7 ;限位块8 ;斜顶固定座9 ;第二限位台阶901 ;斜顶10 ;底针板11 ;面针板12 ;顶 针13 ;胶塞14 ;产品15。
[0018]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1、与所述面板 1连接有前模板2和嵌设在所述前模板2内的前模仁6,所述前模板2上设有斜顶滑槽,所 述斜顶滑槽内设有斜顶固定座9,所述斜顶固定座9连接有斜顶10,所述斜顶10贯穿所述 前模板2、前模仁6,所述前模板2上设有与所述斜顶固定座9相配合的限位块8,所述斜顶 固定座9与所述后模连接。
[0019]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限位块8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斜顶固定座9上设有与 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901。
[0020]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位于所述斜顶滑槽内。
[0021]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901的限位距离为15 至20毫米。
[0022]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901的限位距离优选 为15毫米、16毫米、16. 8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20毫米。
[0023]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斜顶固定座9通过胶塞14与所述后模连接。
[0024]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后模包括后模板3和嵌设在所述后模板3上的后模仁7, 所述后模仁7通过胶塞14与所述斜顶固定座9连接,可通过所述前模仁6、后模仁7围合成 产品型腔,以成型产品15。
[0025]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胶塞14固定在所述后模仁7上,所述斜顶固定座9上设 有与所述胶塞14相配合的胶塞孔,所述胶塞14与所述胶塞孔为过盈配合,所述胶塞14优 选为橡胶塞等耐磨性胶类。
[0026]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后模还包括底板5和方铁4,所述方铁4设置在所述底板 5上,所述后模板3设置在所述方铁4上,所述底板5上设有底针板11,所述底针板11上设 有顶针板12,所述顶针板12连接有顶针13,所述顶针13贯穿所述后模板3、后模仁7至产 品型腔,用于出模时顶出产品15。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当后模运动时,后模仁7通过胶塞14带动斜顶固定 座9沿斜顶滑槽向下运动,斜顶10则在斜顶固定座9的作用下同步向下运动并侧向脱离产 品15的倒扣,当斜顶10脱离产品15后,则通过限位块8限制斜顶固定座9的极限位置,以 阻挡斜顶固定座9继续向下运动,由于斜顶固定座9停止了向下运动。因此,胶塞14在后 模仁7的继续向下运动的带动下,脱离了斜顶固定座9,此时,前模与后模彻底分开,当后模 运动到位于,则通过底针板11推动顶针13将产品从后模仁7中顶出,然后,后模进行复位 运动,与前模重新贴合,胶塞14则重新插入到斜顶固定座9的胶塞孔内。
[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在成型具有倒扣结构的产品15时,具有以下优点:
[0029] 1、对前模的斜顶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前模体积小,占用空间小;
[0030] 2、对前模的斜顶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前模加工量少,成本低;
[0031] 3、出模时无额外运动,效率高。
[003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有前 模板和嵌设在所述前模板内的前模仁,所述前模板上设有斜顶滑槽,所述斜顶滑槽内设有 斜顶固定座,所述斜顶固定座连接有斜顶,所述斜顶贯穿所述前模板、前模仁,所述前模板 上设有与所述斜顶固定座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斜顶固定座与所述后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斜顶 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位于所述斜顶滑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 的限位距离为15至20毫米。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 的限位距离为16. 8毫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固定座通过胶塞与所述后模连 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包括后模板和嵌设在所述后模 板上的后模仁,所述后模仁通过胶塞与所述斜顶固定座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固定在所述后模仁上,所述斜顶 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胶塞相配合的胶塞孔。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还包括底板和方铁,所述方铁设 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后模板设置在所述方铁上,所述底板上设有底针板,所述底针板上设 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贯穿所述后模板、后模仁。
【文档编号】B29C33/44GK203901577SQ20142023784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司平, 高姗, 高飞 申请人:深圳市晶鑫晟精密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