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包括上面板和底板,上面板下设型腔与上面板之间设斜导柱,底板上设模脚,模脚之间设上、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之间设顶杆,模脚上设型芯上设侧抽芯滑块,侧抽芯滑块中开斜导孔与斜导柱配合,型腔、型芯和侧抽芯滑块之间有塑料件,顶杆穿过型芯与塑料件接触,所述上面板与型腔之间安插杆,插杆下部制有斜导面,在上、下顶针板之间安装退位杆,退位杆中开有穿孔,穿孔中设置锁舌,锁舌的长度长于退位杆的宽度,锁舌上制有左锁头和右锁头,在型芯中设置镶块,镶块的内壁制有锁槽,锁槽上制有导滑面,锁槽和导滑面分别与左锁头相配合,右锁头与插杆相接触。
【专利说明】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需要侧抽芯的注塑模具,在模具开模时,通常是先带动侧抽芯滑块进行侧抽芯,再由顶杆将塑料件顶出,在模具合模时,顶杆通常是利用型腔推动其回复原位,而侧抽芯滑块也同时在复位,侧抽芯滑块在回复原位时顶杆还没完全回复,则可能使顶杆与侧抽芯滑块互相干涉,便会损坏模具,因此必须考虑顶杆先复位。现有的顶杆先复位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靠外在能源的,如弹簧、液压缸,该结构普遍存在可靠程度很低,容易失效的问题;另一类是传统的楔形滑块先复位机构,摆杆式、双摆杆式先复位机构,其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占用空间大,复位距离受限制等缺陷,而且上述几种结构由于存在摆杆的放大作用,一旦受力点出现少许磨损或转动关节存在少许间隙的话,插杆就会挤过去,而此时顶板可能未复到底,便容易引起撞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预先推动上、下顶针板和顶针复位,保证模具顺利合模,动作可靠,结构简单的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面板和底板,上面板上安装浇口衬套,上面板下设置型腔,型腔与上面板之间设置斜导柱,在底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底板上设置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杆,在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芯上设置侧抽芯滑块,侧抽芯滑块中开有斜导孔,斜导孔与斜导柱相配合,在型腔、型芯和侧抽芯滑块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顶杆穿过型芯与塑料件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与型腔之间安装插杆,插杆下部制有斜导面,在上、下顶针板之间安装退位杆,退位杆中开有穿孔,穿孔中设置锁舌,锁舌的长度长于退位杆的宽度,锁舌上制有左锁头和右锁头,在型芯中设置镶块,镶块的内壁制有锁槽,锁槽上制有导滑面,锁槽和导滑面分别与左锁头相配合,右锁头与插杆相接触。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当注塑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锁舌的左锁头从左边伸出并卡入镶块的锁槽中,当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开模后,底板带动模脚、型芯、镶块、塑料件、侧抽芯滑块、上顶针板、下顶针板、顶杆、退位杆和锁舌一同向后移动,先由斜导柱与侧抽芯滑块的斜导孔配合,带动侧抽芯滑块向外侧抽芯,并使插杆也脱出型芯,使插杆不再挡住锁舌,当注塑机顶杆顶在下顶针板上时,注塑机顶杆顶住下顶针板、上顶针板、退位杆、顶杆和锁舌停止移动,顶杆顶住塑料件停止移动,底板则继续带动模脚、型芯、镶块向后移动,顶杆带动塑料件顶出脱模,而锁舌的左锁头则沿着锁槽的导滑面逐渐向右移动,并使右锁头向右伸出退位杆,这样在塑料件脱模后模具合模时,插杆先与锁舌的右锁头相接触,由于左锁头顶在镶块内壁,因此插杆顶住锁舌固定不动,锁舌带动退位杆固定不动,退位杆带动上、下顶针板和顶杆固定不动,而底板则带动模脚、型芯和镶块向前移动,从而使上、下顶针板、顶杆、退位杆预先回复原位,避免与侧抽芯滑块相干涉,之后再由斜导柱带动侧抽芯滑块复位,而当镶块内壁的锁槽向前移动至锁舌位置时,插杆的斜导面与右锁头配合,使锁舌的左锁头再次卡入锁槽,右锁头则缩入退位杆的穿孔中,不再挡住插杆,使插杆也能复位,模具完成合模。本方案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利用退位杆中左右滑动锁舌顶住安装在型腔的插杆,通过注塑机合模力,把注塑机的合模力转换到退位杆上,带动上、下顶针板和顶杆预先复位,等所有顶出部件复位后,退位杆中间的滑动锁舌往左退回到锁槽中,使插杆能继续插入,模具合紧,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保证模具顺利合模。
[0006]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所述的左锁头和右锁头的端面为圆弧形,相对应的锁槽为圆弧形。左锁头和锁槽为圆弧形,有利于两者配合,减少左锁头和锁槽的磨损,右锁头为圆弧形,有利于与插杆的斜导面相接触,减少右锁头和斜导面的磨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插杆带动锁舌使顶杆预先复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锁舌卡入锁槽使插杆穿过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如图1一图5所示,包括上面板I和底板2,上面板下设置型腔4,型腔与上面板之间设置斜导柱5,在底板上设置模脚6,模脚之间的底板上设置上顶针板7和下顶针板8,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杆9,在模脚上设置型芯10,型芯上设置侧抽芯滑块11,侧抽芯滑块中开有斜导孔12,斜导孔与斜导柱5相配合,在型腔4、型芯10和侧抽芯滑块11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3,顶杆穿过型芯与塑料件相接触,所述上面板I与型腔4之间安装插杆14,插杆下部制有斜导面15,在上、下顶针板7、8之间安装退位杆16,退位杆中开有穿孔17,穿孔中设置锁舌18,锁舌的长度长于退位杆的宽度,锁舌上制有左锁头19和右锁头20,在型芯10中设置镶块21,镶块的内壁制有锁槽22,锁槽上制有导滑面23,锁槽和导滑面分别与左锁头19相配合,右锁头与插杆14相接触。当注塑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锁舌18的左锁头19从左边伸出并卡入镶块21的锁槽22中,当塑料件13注塑成型模具开模后,底板2带动模脚6、型芯10、镶块21、塑料件13、侧抽芯滑块11、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顶杆9、退位杆16和锁舌18 —同向后移动,先由斜导柱5与侧抽芯滑块11的斜导孔12配合,带动侧抽芯滑块向外侧抽芯,并使插杆14也脱出型芯10,使插杆不再挡住锁舌18,当注塑机顶杆顶在下顶针板8上时,注塑机顶杆顶住下顶针板8、上顶针板7、退位杆16、顶杆9和锁舌18停止移动,顶杆顶住塑料件13停止移动,底板2则继续带动模脚6、型芯10、镶块21向后移动,顶杆9带动塑料件13顶出脱模,而锁舌18的左锁头19则沿着锁槽22的导滑面23逐渐向右移动,并使右锁头20向右伸出退位杆16,这样在塑料件13脱模后模具合模时,插杆14先与锁舌18的右锁头20相接触,由于左锁头19顶在镶块21内壁,因此插杆14顶住锁舌18固定不动,锁舌带动退位杆16固定不动,退位杆带动上、下顶针板7、8和顶杆9固定不动,而底板2则带动模脚6、型芯10和镶块21向前移动,从而使上、下顶针板、顶杆、退位杆预先回复原位,避免与侧抽芯滑块11相干涉,之后再由斜导柱5带动侧抽芯滑块11复位,而当镶块21内壁的锁槽22向前移动至锁舌18位置时,插杆14的斜导面15与右锁头20配合,使锁舌的左锁头19再次卡入锁槽22,右锁头则缩入退位杆16的穿孔17中,不再挡住插杆14,使插杆也能复位,模具完成合模。本方案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利用退位杆16中左右滑动锁舌18顶住安装在型腔4的插杆14,通过注塑机合模力,把注塑机的合模力转换到退位杆上,带动上、下顶针板7、8和顶杆9预先复位,等所有顶出部件复位后,退位杆16中间的滑动锁舌18往左退回到锁槽22中,使插杆14能继续插入,模具合紧,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保证模具顺利合模。所述的左锁头19和右锁头20的端面为圆弧形,相对应的锁槽22为圆弧形。左锁头19和锁槽22为圆弧形,有利于两者配合,减少左锁头和锁槽的磨损,右锁头20为圆弧形,有利于与插杆14的斜导面15相接触,减少右锁头和斜导面的磨损。
【权利要求】
1.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包括上面板(1)和底板(2),上面板下设置型腔(4),型腔与上面板之间设置斜导柱(5),在底板上设置模脚(6),模脚之间的底板上设置上顶针板(7)和下顶针板(8),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杆(9),在模脚上设置型芯(10),型芯上设置侧抽芯滑块(11),侧抽芯滑块中开有斜导孔(12),斜导孔与斜导柱(5)相配合,在型腔(4)、型芯(10)和侧抽芯滑块(11)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3),顶杆穿过型芯与塑料件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与型腔(4)之间安装插杆(14),插杆下部制有斜导面(15),在上、下顶针板(7、8)之间安装退位杆(16),退位杆中开有穿孔(17),穿孔中设置锁舌(18),锁舌的长度长于退位杆的宽度,锁舌上制有左锁头(19)和右锁头(20),在型芯(10)中设置镶块(21),镶块的内壁制有锁槽(22),锁槽上制有导滑面(23),锁槽和导滑面分别与左锁头(19)相配合,右锁头与插杆(14)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锁头(19)和右锁头(20)的端面为圆弧形,相对应的锁槽(22)为圆弧形。
【文档编号】B29C45/33GK204123621SQ20142056667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郑恬晨 申请人:浙江庄晨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