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288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该插销与卡盘座之间可拆卸连接,该插销上卡接有下压元件,该下压元件与卡盘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下压元件包括第一板体单元和第二板体单元,相对卡盘座的安装位置,第一板体单元水平设置,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板体单元和卡盘座之间,第二板体单元竖直设置,插销卡接于第二板体单元,弹性元件为压簧,其套设于一杆体上,杆体穿设于下压元件内且其底部连接或者接触卡盘座。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卡盘座在高位时得以有效定位,使得卡盘座在出现气缸失灵或者人为误操作的情况下,还可以被定位于插销上,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卡盘座的跌落,保证地面人员以及零部件不受损害。
【专利说明】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的卡盘座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卡盘与卡盘座是其上所必需的组成部件。如图1所示,卡盘11固定安装于卡盘座I的底部。
[0003]在轮胎后充气装置工作时,卡盘座由气缸驱动实现闭合和脱开两种状态。图2表示了卡盘座的闭合状态,当卡盘座I在高位时,气缸2驱动插销21前进,插销21进入到卡盘座I的顶部,通过与其顶部的卡合作用,实现对卡盘座I的定位,防止卡盘座I在高位时出现跌落。图3表示了卡盘座的脱开状态,当卡盘座I在低位时,插销21无需再对卡盘座I进行定位,此时,气缸2驱动插销21从卡盘座I的顶部收回。
[0004]由于插销和卡盘座之间的卡接和分离都是通过气缸实现的,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插销常会因为控制气缸的电磁阀失灵或者人为的误操作,使得气缸在高位时突然收缩,进而使得插销与卡盘座之间突然脱开,造成卡盘座从高处落下,从而对地面人员或零部件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卡盘座在高位跌落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该插销与卡盘座之间可拆卸连接,该插销上卡接有下压元件,该下压元件与卡盘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
[0008]本实用新型主要在原先的插销与卡盘座可拆卸连接的基础上加入了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的改进。当卡盘座运行至高位需要进行闭合时,插销首先进入卡盘座并与之形成连接,此时由于卡盘座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弹性元件首先被拉伸,下压元件随着弹性元件的拉伸被抬高,得以进入到插销上,此后弹性元件产生的回复力又使得下压元件降低一些,得以正好卡入到插销上,实现对插销的限位作用。当卡盘座运行至低位需要脱开时,卡盘座因为其下的卡盘向上传递的压力而使得卡盘座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卡盘座随即使得弹性元件压缩,下压元件随即被弹性元件顶高,插销与下压元件的连接随即消失,插销退出卡盘座。
[0009]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对原先连接结构的改进作用,使得卡盘座运行至高位时,下压元件得以形成对卡盘座的加固和定位,而弹性元件又使得下压元件可以随着卡盘座的运动自动地进行卡合和脱离,无需借助于人力或者其他驱动装置来对下压元件进行控制。虽然,该结构并不显得十分复杂,但是其却是将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这两种常见的零部件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得两者的常规作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有益效果。其具体表现于,将下压元件对物体的下压作用和弹性元件的伸缩作用进行组合,使得其应用于轮胎后充气装置上时,实现了利用卡盘座自身在高位和低位时的高度位移量,来形成对其自身在闭合时的快速定位和在脱开时的快速拆离的效果。从而,本实用新型无论相较于原先的连接结构,还是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的常规作用,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性。
[0010]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效地利用了卡盘座自身以及安装于其上的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的共同作用,使得卡盘座在高位时得以有效定位,使得卡盘座在出现气缸失灵或者人为误操作的情况下,还可以被定位于插销上,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卡盘座的跌落,保证地面人员以及零部件不受损害。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下压元件包括第一板体单元和第二板体单元;相对卡盘座的安装位置,该第一板体单元水平设置,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板体单元和卡盘座之间,该第二板体单元竖直设置,插销卡接于该第二板体单元。
[0013]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得下压元件可以被清晰地分成两个功能模块,第一板体单元水平设置,形成与弹性元件的安装组合,而第二板体单元竖直设置,形成与插销的卡接组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达到实用新型目的的基础上,可以使得弹性元件更好地传递力至下压元件,并形成对下压元件与插销之间更快速的连接和分离的驱动作用。
[0014]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弹性元件为压簧,其套设于一杆体上,该杆体穿设于下压元件内且其底部连接或者接触卡盘座。
[001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得弹性元件可以更加方便地安装于卡盘座和下压元件之间,同时也使得弹性元件可以更有效地对下压元件传递力。
[0016]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二板体单元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于杆体上。
[0017]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由于弹性元件是套设于杆体上的,将第二板体单元连接于杆体上,可以使得弹性元件的力可以借助于杆体更加快速地传递至第二板体单元上,从而形成第二板体单元与插销之间更加快速的连接和分离作用。
[0018]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卡盘座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卡槽,第二板体单元的自由端卡于该卡槽内。
[001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第二板体单元的支撑作用,可以防止第二板体单元因为外部振动等原因从插销上脱开,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失去作用,有效地形成了对下压组件进一步的加固作用,而由于卡槽是沿卡盘座的轴向开设的,其在第二板体单元脱离插销时,也不会形成对第二板体单元的阻挡。
[0020]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弹性元件的周侧还设置有阻挡元件,其固定设置于下压元件或者卡盘座上。
[0021]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弹性元件在周侧的阻挡作用,由于弹性元件自身是具有弹性的,在压缩时其会向周侧产生一定的变形,阻挡元件便可以在其发生变形时形成有效的阻挡,防止其变形过度而引起弹性元件失去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卡盘座与卡盘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2为现有技术中插销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现有技术中插销脱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应用于卡盘座与插销上后的立体图。
[0026]图5是图4中插销与卡盘座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应用于卡盘座与插销上后的剖视图。
[0028]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与卡盘座、插销与气缸组装后的总装图。
[0030]其中,其中,1.卡盘11.卡盘座12.卡槽2.气缸21.插销3.下压元件31.第一板体单元32.第二板体单元321.自由端4.弹性元件41.杆体42.阻挡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32]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4-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插销21与卡盘座11之间通过卡接等已知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插销21通过气缸2进行驱动。这种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方式,是一些轮胎后充气装置中所普遍使用的,本实用新型将其作为例子应用进来一起来对本实用新型改进进行具体说明。当然,对于轮胎后充气装置,其插销与卡盘座之间的连接方式可能会存在一些区别,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便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应用到这些轮胎后充气装置中,在此不再对这些轮胎后充气装置中插销与卡盘座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具体的说明;而作为改进部分,本实施例中,在插销21上卡接了下压元件3,该下压元件3与卡盘座11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4。该插销21在本实施例中为分别位于卡盘座11两侧的两根,因此下压元件3和弹性元件4也相应地设置了两套,而如果在一些结构中,插销21设置为了一根或者多于两根的情况,那么只需要将下压元件3和弹性元件4在数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对于弹性元件4,现有技术中会有很多的部件可以应用,例如弹簧、具有弹性的块体(如优力胶)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33]结合图4-8可以看到,本连接结构主要在原先的插销21与卡盘座11可拆卸连接的基础上加入了下压元件3和弹性元件4的改进。当卡盘座11运行至高位需要进行闭合时,插销21首先进入卡盘座11并与之形成连接,此时由于卡盘座11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弹性元件4首先被拉伸,下压元件3随着弹性元件4的拉伸被抬高,得以进入到插销21上,此后弹性元件4产生的回复力又使得下压元件3降低一些,得以正好卡入到插销21上,实现对插销21的限位作用。当卡盘座11运行至低位需要脱开时,卡盘座11因为其下的卡盘向上传递的压力而使得卡盘座11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卡盘座11随即使得弹性元件4压缩,下压元件3随即被弹性元件4顶高,插销21与下压元件3的连接随即消失,插销21退出卡盘座11。
[0034]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到,本连接结构通过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对原先连接结构的改进作用,使得卡盘座运行至高位时,下压元件得以形成对卡盘座的加固和定位,而弹性元件又使得下压元件可以随着卡盘座的运动自动地进行卡合和脱离,无需借助于人力或者其他驱动装置来对下压元件进行控制。虽然,该结构并不显得十分复杂,但是其却是将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这两种常见的零部件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得两者的常规作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有益效果。其具体表现于,将下压元件对物体的下压作用和弹性元件的伸缩作用进行组合,使得其应用于轮胎后充气装置上时,实现了利用卡盘座自身在高位和低位时的高度位移量,来形成对其自身在闭合时的快速定位和在脱开时的快速拆离的效果。从而,本连接结构无论相较于原先的连接结构,还是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的常规作用,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性。
[0035]因此,本连接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效地利用了卡盘座自身以及安装于其上的下压元件和弹性元件的共同作用,使得卡盘座在高位时得以有效定位,使得卡盘座在出现气缸失灵或者人为误操作的情况下,还可以被定位于插销上,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卡盘座的跌落,保证地面人员以及零部件不受损害。
[0036]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4-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下压元件3包括第一板体单元31和第二板体单元32 ;相对卡盘座11的安装位置,该第一板体单元31水平设置,弹性元件4设置于该第一板体单元31和卡盘座11之间,该第二板体单元32竖直设置,插销21卡接于该第二板体单元32。其中,第一板体单元3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矩形,当然为了提高实施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将其设置为八边形等,形成与弹性元件4、卡盘座11之间更佳的力传导作用。结合图4-7所示,采用该实施例的方案,使得下压元件3可以被清晰地分成两个功能模块,第一板体单元31水平设置,形成与弹性元件4的安装组合,而第二板体单元32竖直设置,形成与插销21的卡接组合,使得本连接结构在达到上述效果的基础上,可以使得弹性元件4更好地传递力至下压元件3,并形成对下压元件3与插销21之间更快速的连接和分离的驱动作用。
[0037]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4-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弹性元件4为压簧,其套设于一杆体41上,该杆体41穿设于下压元件3内且其底部连接或者接触卡盘座11。结合图4-7所示,采用该实施例的方案,使得弹性元件4可以更加方便地安装于卡盘座11和下压元件3之间,同时也使得弹性元件4可以更有效地对下压元件3传递力。
[0038]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4-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二板体单元32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于杆体41上。结合图4-7所示,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弹性元件4是套设于杆体41上的,将第二板体单元32连接于杆体41上,可以使得弹性元件4的力可以借助于杆体41更加快速地传递至第二板体单元32上,从而形成第二板体单元32与插销21之间更加快速的连接和分离作用。
[0039]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卡盘座11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卡槽12,第二板体单元32的自由端321卡于该卡槽12内。结合图5所示,采用该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形成对第二板体单元32的支撑作用,可以防止第二板体单元32因为外部振动等原因从插销21上脱开,使得本连接结构失去作用,有效地形成了对下压组件3进一步的加固作用,而由于卡槽12是沿卡盘座11的轴向开设的,其在第二板体单元32脱离插销时,也不会形成对第二板体单元32的阻挡。
[0040]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弹性元件4的周侧还设置有阻挡元件42,该阻挡元件42可以为图中所示的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于两个,阻挡元件42固定设置于下压元件3上,当然也可以可选地安装于卡盘座11上。结合图5所示,采用该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形成对弹性元件4在周侧的阻挡作用,由于弹性元件4自身是具有弹性的,在压缩时其会向周侧产生一定的变形,阻挡元件42便可以在其发生变形时形成有效的阻挡,防止其变形过度而引起弹性元件4失去作用。
[0041]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结合图4-8所示,当卡盘座11运行至高位需要进行闭合时,气缸2驱动插销21首先进入卡盘座11并与之形成连接,此时由于卡盘座11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弹性元件4首先被拉伸,下压元件3随着弹性元件4的拉伸被抬高,得以进入到插销21上,此后弹性元件4产生的回复力又使得下压元件3降低一些,得以正好卡入到插销21上,实现对插销21的限位作用;当卡盘座11运行至低位需要脱开时,卡盘座11因为其下的卡盘向上传递的压力而使得卡盘座11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卡盘座11随即使得弹性元件4压缩,下压元件3随即被弹性元件4顶高,插销21与下压元件3的连接随即消失,气缸2同步驱动插销21退出卡盘座11。
[004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所述插销与所述卡盘座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上卡接有下压元件,所述下压元件与卡盘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下压元件包括第一板体单元和第二板体单元;相对所述卡盘座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板体单元水平设置,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单元和所述卡盘座之间,所述第二板体单元竖直设置,所述插销卡接于所述第二板体单元,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其套设于一杆体上,所述杆体穿设于所述下压元件内且其底部连接或者接触所述卡盘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单元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于所述杆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座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开设的卡槽,所述第二板体单元的自由端卡于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的插销与卡盘座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周侧还设置有阻挡元件,其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压元件或者所述卡盘座上。
【文档编号】B29D30/06GK204183918SQ20142057830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黄桂强, 厉福陆 申请人:江苏华澳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