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与自动脱模相结合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343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与自动脱模相结合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发明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与自动脱模相结合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由于其生产性能稳定产品精度较高易于自动化生产,被广泛应用于塑料自动化成型工艺中。注塑模具的热平衡控制注塑机和模具的热传导是生产注塑件的关键。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调温系统对模具的温度进行调节,模具冷却的常用办法是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带走模具的热量,模具内部由塑料带来的热量通过热辐射传递给材料和模具的钢材,通过对流传递给导热流体,再通过流体代谢热量达到动态平衡。

为了实现生产自动化就需要自动脱模系统,但现有的脱模方法一般是采用在定模下方设置一套脱模系统,主要通过气压或液压系统在开模后将铸件顶出。但是这样一来不仅要为脱模系统设计复杂的模具形态或气体通道,还要专门配置一套液压系统或气压设备,这无疑凭空增添了模具的设计难度同时拉高了生产成本,以及系统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价格便宜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定位销、模腔、顶出板、动模、下支撑座、散热通道、进水口、分散管、出水口、弹簧、卡板、沉孔,其中所述模具的最下方为下支撑座,所述下支撑座上方为动模,所述动模的上表面四周边角部位分别设置多个定位销,动模的上表面心部为模腔,模腔下表面为若干沉孔,沉孔内安装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下表面连接弹簧,弹簧向下穿 入沉孔内同时其下表面连接卡板,所述沉孔与散热通道贯通连接,所述散热通道分别通过分散管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顶出板尺寸与陈孔的尺寸相差4%以内,使得模腔的内表面拥有良好的密封性,进一步要求顶出板与模腔采用同一种材料,用以保证高温下接触间隙尺寸的稳定,防止缝隙过小顶出板卡死或间隙过大产生毛边。

其中,所述弹簧应处于张紧状态。

其中,所述沉孔的个数与分布应根据模腔的形状设计,使脱模时候受力均匀。

其中,所述卡板尺寸大于沉孔下表面,且卡板的上下表面设有通孔使水流可以通过。

本实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冷却模具的冷却环系统改造并加以利用,采用控制和调节水压的方式达到自动脱模的目的,可在减少模具设计难度的同时,省去液压或气压脱模系统装置,节约生产成本,充分利用水压脱模,并且清洗模具,冷却铸型,降低毛边使塑料制品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

1、定位销2、模腔3、顶出板

4、动模5、下支撑座6、散热通道

7、进水口8、分散管9、出水口

10、弹簧11、卡板12、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冷却与自动脱模相结合的注塑模具,包括定位销1、模腔2、顶出板3、动模4、下支撑座5、散热通道6、进水口7、分散管8、出水口9、弹簧10、卡板11和沉孔12,其中所述模具的最下方为下支撑座5,所述下支撑座5上方为动模4,所述动模4的上表面四周边角部位分别设置多个定位销1,动模4的上表面心部为模腔2,模腔2下表面为若干沉孔12,沉孔12内安装顶出板3,所述顶出板3下表面连接弹簧10,弹簧10向下穿入沉孔12内同时其下表面连接卡板11,所述沉孔12与散热通道6贯通连接,所述散热通道6分别通过分散管8与进水口7和出水口9连通。

所述顶出板3尺寸与沉孔12尺寸相差4%以内,是的模腔2的内表面拥有良好的密封性,进一步要求顶出板3与模腔2采用同一种材料,用以保证高温下接触间隙尺寸的稳定,防止缝隙过小顶出板3卡死或间隙过大产生毛边。所述弹簧10应处于张紧状态。所述沉孔12的个数为8个两个一组等径向排列,每组之间互为90°等距分布应,使脱模时候受力均匀。所述卡板6尺寸略大于沉孔12下表面,且卡板6的上下表面设有通孔使水流可以通过。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在合模注塑过程中进水口7端头采用低压供水,分散管7、散热通道6和顶出板3下表面的压力较低,所述顶出板3下边表面的压应力小于弹簧10所给予的拉应力,此时下压板紧密贴合在模腔2下表面,冷却系统发挥冷却作用控制模具温度。在分模过程中进水口7端头采用高压供水,分散管8、散热通道6和顶出板3下表面的压力升高,所述顶出板3下边表面的压应力大于弹簧10所给予的拉应力和铸件的脱模阻力,顶出板向上升起一定高度,将铸件顺利顶出,同时由于卡板11的尺寸大于沉孔10,在弹簧10的作用下,是顶出板3不至于脱离沉孔。另外水流 溢出起到了清理模腔3的作用。完成脱模后进水口7端头再次采用低压供水,分散管8、散热通道6和顶出板3下表面的压力降低,顶出板3下边表面的压应力小于弹簧10所给予的拉应力,在弹簧8的作用下顶出板回到沉孔10中完成脱模过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与自动脱模相结合的注塑模具,包括定位销、模腔、顶出板、动模、下支撑座、散热通道、进水口、分散管、出水口、弹簧、卡板、沉孔,其中所述模具的最下方为下支撑座,所述下支撑座上方为动模,所述动模的上表面四周边角部位分别设置多个定位销,动模的上表面心部为模腔,模腔下表面为若干沉孔,沉孔内安装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下表面连接弹簧,弹簧向下穿入沉孔内同时其下表面连接卡板,所述沉孔与散热通道贯通连接,所述散热通道分别通过分散管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通过将冷却模具的冷却环系统改造并加以利用,采用控制和调节水压的方式达到自动脱模的目的,可在减少模具设计难度的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冯贺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永炬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5.18
技术公布日:2017.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