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条模具及模具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796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条模具及模具加工工艺,属于成型模具及成型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封条是将一种东西密封,使其不容易打开,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等作用的产品,密封条有橡胶的、纸的、金属的、塑料的、多种材质。密封条可以依据断面形状、硫化方法、使用部位和用途、使用材料等几种方法进行分类。例如:(按断面形状分类)可分为实芯制品(圆形、方形、扁平形断面形状)、中空制品及金属橡胶复合制品等类型。其中,金属橡胶复合密封条占60%以上。对于橡胶密封条来说断面设计至关重要。首先是密封唇边形状、尺寸设计,两侧密封唇边应以相同的、大小适当的力从车窗玻璃的两侧接触玻璃。唇边长度、薄厚应适当,过厚、过长会使玻璃升降阻力偏大,过薄、过短又会导致玻璃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和密封,产生振动、噪音、漏雨现象;其次是断面底部形状、尺寸设计,车窗钢槽断面上有凸起,其作用是为了装配导槽,因此,导槽断面底部应设计出相应结构,既易于装入,又能利用密封条自身的弹性附着在钢导槽内,防止其脱出;最后是外搭边的形状、尺寸,为了改善外观,导槽外饰面应与车身紧密贴合。

密封条类加工模具种类繁多,但现有技术中密封条类加工模具经常会出现分型不齐和钻毛刺现象;另外,不容易抛光,粗糙度达不到要求。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性地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条模具及模具加工工艺,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条加工模具出现分型不齐和钻毛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密封条加工模具的适应性,提高了模具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条模具及模具加工工艺,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液压杆及配合使用的活塞杆,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连接模板,所述连接模板下方设置有模具冲头,所述模具冲头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固定模块,所述模具冲头中部设置有撕边加工装置,所述撕边加工装置顶部设置有穿过上模座的连接杆;

所述下模座两端对称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下模具、抛光机构及电脉冲;

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配合所述模具冲头使用的成型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模具两端设置有驱动连接杆,所述下模具底端设置有阀门,且所述驱动连接杆是与所述阀门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模具,所述抛光模具顶端面设置有抛光槽,所述抛光槽两端设置有合模阀门,所述抛光槽内设置抛光轮,所述抛光模具底端面设置有开模阀门。

更具体地,所述一种模具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粗加工和精加工相结合的原理,采用模具冲头配合成型腔锻造出成型的密封条结构,然后利用撕边加工装置对成型的密封条的边角进行粗加工(此过程中,所述模具冲头和所述成型腔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具体需求来设计);

步骤2:对步骤1中成型的密封条结构的内表面及撕边进行抛光处理;

步骤3:对经过步骤2处理的密封条结构进行电脉冲处理(即为对密封条结构进行深层次的粗燥加工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密封条模具及模具加工工艺,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条加工模具出现分型不齐和钻毛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密封条加工模具的适应性,提高了模具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密封条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密封条模具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所述一种密封条模具,包括: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所述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之间设置有液压杆300及配合使用的活塞杆400,所述上模座100下方设置有连接模板110,所述连接模板110下方设置有模具冲头120,所述模具冲头120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固定模块130,所述模具冲头120中部设置有撕边加工装置140,所述撕边加工装置140顶部设置有穿过上模座100的连接杆150;

所述下模座200两端对称设置有立柱210,所述立柱210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下模具220、抛光机构及电脉冲240;

所述下模具220上设置有配合模具冲头120使用的成型腔221。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下模具220两端设置有驱动连接杆222,所述下模具220底端设置有阀门223,且驱动连接杆222是与阀门223活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模具230,所述抛光模具230顶端面设置有抛光槽231,所述抛光槽231两端设置有合模阀门232,所述抛光槽231内设置抛光轮233,所述抛光模具230底端面设置有开模阀门234。

更具体地,所述一种模具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粗加工和精加工相结合的原理,采用模具冲头120配合成型腔221锻造出成型的密封条结构,然后利用撕边加工装置140对成型的密封条的边角进行粗加工(此过程中,所述模具冲头120和所述成型腔221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具体需求来设计);

步骤2:对步骤1中成型的密封条结构的内表面及撕边进行抛光处理;

步骤3:对经过步骤2处理的密封条结构进行电脉冲240处理(即为对密封条结构进行深层次的粗燥加工处理)。

本发明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条加工模具出现分型不齐和钻毛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密封条加工模具的适应性,提高了模具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注:根据具体成型质量要求,在本发明所述下模具220上可以设计相应的冷流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条模具及模具加工工艺,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有液压杆及活塞杆,所述上模座下方设有连接模板,所述连接模板下方设有模具冲头,所述模具冲头顶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模块,所述模具冲头中部设置有撕边加工装置,所述撕边加工装置顶部设有穿过上模座的连接杆;所述下模座两端对称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从上往下依次设有配合使用的下模具、抛光机构及电脉冲;所述下模具上设有配合所述模具冲头使用的成型腔。本发明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条加工模具出现分型不齐和钻毛刺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密封条加工模具的适应性,提高了模具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现代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7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