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具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游戏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人们对于舒适的游戏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应运而生了许多的电竞椅、游戏椅,这类椅子普遍以符合人体工程学为最大的特点,能有效调节坐姿,缓解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的疲劳,但是目前这类电竞椅大多采用填充式的椅背,即将海绵塞入到椅背的内部,这种方式会使得座椅的靠背支撑性不足,且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能一次成型制得电竞椅的椅背填充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备原材料:选用60%的聚醚、10%-30%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0%-30%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做为原材料;
s2搅拌:将s1中的原材料加入适量复合胺进行搅拌;
s3加入辅料:在原材料中加入3%的硅油和1%的脱模剂;
s4发泡:将上述配备完成的原材料注入到发泡机中进行发泡;
s5注塑预备,将椅架预置在模具中;
s6注塑:将原材料注入到模具中,注塑温度40度;
s7冷却:注塑完成后将模具常温下冷却4-6小时;
s8熟化:在35度条件下加压熟化24小时;
s9排气:开模前进行排气,将模具中的气体排出;
s10修边:将成型的椅背的棱边进行修剪。
在上述的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中,s5中椅架在两侧设有堵孔塞。
在上述的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中,s3中脱模剂选用聚乙二醇脱模剂。
在上述的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中,s6注塑中采用铅模具。
在上述的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中,s4发泡过程中,可加入0.3%-0.5%的二氧化钛。
在上述的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中,s10修边前可根据需求对椅背进行局部镂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发泡后注塑的填充一体式成型法,能一次性注塑成型,椅架的外层直接通过注塑工艺完整的包裹一整块海绵,能得到更加复杂的形状,使椅背部分更加舒适,包裹性和支撑性得到提高,且海绵牢牢附着于椅架上,使用寿命更长;
2.在注塑时预先设置堵孔塞,能防止在注塑时椅架上的螺纹孔被堵塞,这样注塑完成后只需将堵孔塞取出即可,不会影响海绵的完整性;
3.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产品成型无连接缝隙与皱褶,产品尺寸更稳定,成型时产品壁厚更均匀,长时间的熟化使海绵里面的空气可以很充分的挤压出来,使产品充分固化,整体结构的强度更加优异,能承受更大的动态冲击力度,且生产高效率、产品品质稳定,海绵平滑、无皱褶,减少气孔与包风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电竞椅的椅背填充一体式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备原材料:选用60%的聚醚、10%-30%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0%-30%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做为原材料;
s2搅拌:将s1中的原材料加入适量复合胺进行搅拌;
s3加入辅料:在原材料中加入3%的硅油和1%的脱模剂;
s4发泡:将上述配备完成的原材料注入到发泡机中进行发泡;
s5注塑预备,将椅架预置在模具中;
s6注塑:将原材料注入到模具中,注塑温度40度;
s7冷却:注塑完成后将模具常温下冷却4-6小时;
s8熟化:在35度条件下加压熟化24小时;
s9排气:开模前进行排气,将模具中的气体排出;
s10修边:将成型的椅背的棱边进行修剪。
其中,s5中椅架在两侧设有堵孔塞,能在注塑过程中起到保护椅架的作用。
s3中脱模剂选用聚乙二醇脱模剂,环保,成本低。
s6注塑中采用铅模具,强度高,能多次反复使用,易于脱模。
s4发泡过程中,可加入0.3%-0.5%的二氧化钛,提高发泡效果。
s10修边前可根据需求对椅背进行局部镂空,能适应多种不同的椅背样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发泡后注塑的填充一体式成型法,能一次性注塑成型,椅架的外层直接通过注塑工艺完整的包裹一整块海绵,能得到更加复杂的形状,使椅背部分更加舒适,包裹性和支撑性得到提高,且海绵牢牢附着于椅架上,使用寿命更长;
2.在注塑时预先设置堵孔塞,能防止在注塑时椅架上的螺纹孔被堵塞,这样注塑完成后只需将堵孔塞取出即可,不会影响海绵的完整性;
3.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产品成型无连接缝隙与皱褶,产品尺寸更稳定,成型时产品壁厚更均匀,长时间的熟化使海绵里面的空气可以很充分的挤压出来,使产品充分固化,整体结构的强度更加优异,能承受更大的动态冲击力度,且生产高效率、产品品质稳定,海绵平滑、无皱褶,减少气孔与包风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发明,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