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橡胶开炼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开炼机可调整机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橡胶开炼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两异向向内旋转的中空辊筒或钻孔辊筒,装置在操作者一面的称作前辊,可通过手动或电动作水平前后移动,借以调节辊距,适应操作要求;后辊则是固定的,不能作前后移动。两辊筒大小一般相同,各以不同速度相对回转,生胶或胶料随着辊筒的转动被卷入两辊间隙,受强烈剪切作用而达到塑炼或混炼的目的。开炼机对平整度的要求很高,如果放置不平,运行时噪音较大,震动大,使用寿命短。但是现有的开炼机的支撑腿不能调整高度,对地面的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腿可调整高度,对地面适应性强的开炼机可调整机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开炼机可调整机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横向连接块,所述横向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高度支撑腿,所述横向连接块的两端分别竖向开设有竖向滑道,所述横向连接块的两端对应所述竖向滑道处横向设有盲孔,所述横向连接块上对应所述盲孔的中部处横向设有螺纹孔;
可调高度支撑腿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竖向滑道内的上调节块和下调节块,所述上调节块的底端和所述下调节块的顶端均为弧形,所述上调节块和所述下调节块之间横向设有调节柄,所述调节柄包括锥形的顶压段以及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段,所述顶压段的直径自靠近所述螺纹段的一端至相对端逐渐增大,所述顶压段远离所述过渡段的端部为六角形。
优选的,所述上调节块的横截面和所述下调节块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竖向滑道的内壁底端设有向所述竖向滑道内凸出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下调节块的下端部设有去料形成的卡台,所述下调节块下落至下端时,所述卡台卡于所述卡块上。
优选的,所述盲孔设于对应所述竖向滑道的中下部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开炼机可调整机架,当放置开炼机的地面不平时,使用扳手卡住调节柄的六角形的端部,转动调节柄,使调节柄向机架的内侧或者外侧移动,使螺纹段逐渐深入或者远离螺纹孔,调整顶压段的不同直径的部位处于竖向滑道处,使顶压段顶出下调节块的距离改变,以使可调高度支撑腿适应地面高度,调整开炼机的水平性。此种结构,支撑腿可调整高度,对地面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开炼机可调整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可移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上调节块和下调节块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横向连接块;21-竖向滑道;22-盲孔;23-螺纹孔;24-卡块;3-可调高度支撑腿;31-上调节块;32-下调节块;321-卡台;33-调节柄;331-顶压段;332-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开炼机可调整机架,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横向连接块2,横向连接块2的两端分别设有可调高度支撑腿3,横向连接块2的两端分别竖向开设有竖向滑道21,竖向滑道21为在横向连接块2的内部去料形成,横向连接块2的两端对应竖向滑道21处横向设有盲孔22,横向连接块2上对应盲孔22的中部处横向设有螺纹孔23,螺纹孔23设于盲孔22远离竖向滑道21的端部处。
可调高度支撑腿3包括滑动设于竖向滑道21内的上调节块31和下调节块32,上调节块31的底端和下调节块32的顶端均为弧形,上调节块31和下调节块32之间横向设有调节柄33,调节柄33包括锥形的顶压段331以及与螺纹孔23螺纹连接的螺纹段332,顶压段331的直径自靠近螺纹段332的一端至相对端逐渐增大,顶压段331远离过渡段332的端部为六角形。
上调节块31的横截面和下调节块3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竖向滑道21的内壁底端设有向竖向滑道21内凸出的卡块24。
下调节块32的下端部设有去料形成的卡台321,下调节块32下落至下端时,卡台321卡于卡块24上。
盲孔22设于对应竖向滑道21的中部处。
在开炼机的底部四个角处分别设置这种可调高度支撑腿,当放置开炼机的地面不平时,使用扳手卡住调节柄33的六角形的端部,转动调节柄33,使调节柄33向机架1的内侧或者外侧移动,使螺纹段332逐渐深入或者远离螺纹孔23,调整顶压段331的不同直径的部位处于竖向滑道21处,使顶压段331顶出下调节块32的距离改变,以使开炼机可调高度支撑腿3适应地面高度,调整开炼机的水平性。此种结构,支撑腿可调整高度,对地面适应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