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0783发布日期:2018-11-23 20:27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插针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插针机。



背景技术:

随着注塑产业的发展,外围供料正经历由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的阶段。尽管目前有自动化的插针机把针插好,还能自动检测是否有漏插的情况出现,但是这些设备在漏插环节检测出问题时,只会停机警鸣,需要人工进一步的干预,如手动插针等,这就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单个工人只能看护2-3台设备,这也将提高人工成本。

中国专利“CN 203919542 U”公开了一种具有单针检测系统的插针机,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插针检测环节需人工介入的问题。本具有单针检测系统的插针机包括运输机构、顶压气缸、载板、装夹换板机构、检测模块和PLC控制模块,载板上的模具对应设在运输机构输出处,沿运输机构传送至模具上的针钉由顶压气缸将其插入模具中,检测模块设于顶针的后部,顶针的插针工位与检测模块相邻一个工位,并且该插针机还设有促使顶压气缸的顶针逐一对应模具针孔的步进装置,检测模块用于随后逐一检测其插针工位,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PLC控制模块中,步进装置的位移由PLC控制模块控制。本装置实现了同时自动装夹,自动检测的功能。

上述的一种具有单针检测系统的插针机,虽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量,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插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插针机,包括:

基座,其包括矩形底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底板的上表面的四角处的四个竖直升降气缸、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升降气缸上端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竖直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底板的下表面的四角处的移动支撑构件;

步进组件,其包括运动平台和用于支撑插针气缸运动的插针支撑组件;

所述运动平台包括第一平置滑台和第二平置滑台,所述第一平置滑台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支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平置滑台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滑台上;

所述插针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侧的两个竖直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平置滑台相平行的滑轨,所述插针气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针气缸上均设有驱动其沿所述滑轨进行往复移动的横推气缸,两个所述插针气缸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顶针的检测探头;

装夹换板机构,其用于夹持和更换针板,所述装夹换板机构包括矩形载板、挡板、第一夹持气缸、第二夹持气缸以及用于更换针板的换装构件,所述矩形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滑台的上表面,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相互间隔地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载板的上表面且靠近其两个短侧壁,所述第二夹持气缸设置在所述矩形载板的上表面且远离所述竖直支撑杆,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和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面设置有多个平置凹槽孔,所述平置凹槽孔内设置有弹性件和平置滑动杆,所述平置滑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件选择性地滑出所述平置凹槽孔或收缩回所述平置凹槽孔,所述针板夹持在所述挡板、所述第一夹持气缸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气缸之间;

运输机构,其输出端靠近所述矩形载板并且位于所述滑轨的下方,所述运输机构用于输送顶针至所述针板并由所述插针气缸将顶针插入所述针板中;

PLC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所述竖直升降气缸、所述步进组件、所述装夹换板机构以及所述运输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插针机中,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护所述针板的防护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插针机中,所述滑动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防护所述针板的防护帽。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插针机中,所述矩形载板的一短侧壁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矩形载板的一长侧壁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第二凸出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插针机中,所述弹性件设为螺旋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的新型插针机中,所述移动支撑构件设为福马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插针机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本新型插针机便于移动,对工况的使用条件要求低,适应性强。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插针机,采用两个插针气缸,相比较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插针气缸,在单位时间内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夹持板,实现用于针板的弹性接触夹持,可以延长针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插针机,可实现自动插钉,同时自动检测漏针,并在漏针的情况下即时自动补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插针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插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插针机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插针机中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插针机的检测补针流程图。

图中标记:

1-矩形底板;2-竖直升降气缸;3-竖直支板;4-移动支撑构件;5-插针气缸;6-第一平置滑台;7-第二平置滑台;8-竖直支撑杆;9-滑轨;10-横推气缸;11-顶针;12-检测探头;13-针板;14-矩形载板;141-第一凸出部;142-第二凸出部;15-挡板;151-防护板;16-第一夹持气缸;17-第二夹持气缸;18-夹持板;181-平置凹槽孔;182-弹性件;183-平置滑动杆;184-防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插针机,包括:

基座,其包括矩形底板1、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底板1的上表面的四角处的四个竖直升降气缸2、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升降气缸2上端且相互平行的两个竖直支板3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底板1的下表面的四角处的移动支撑构件4;

步进组件,其包括运动平台和用于支撑插针气缸5运动的插针支撑组件;

所述运动平台包括第一平置滑台6和第二平置滑台7,所述第一平置滑台6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支板3的上端,所述第二平置滑台7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滑台6上;

所述插针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一侧的两个竖直支撑杆8和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8上且与所述第一平置滑台6相平行的滑轨9,所述插针气缸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针气缸5上均设有驱动其沿所述滑轨9进行往复移动的横推气缸10,两个所述插针气缸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顶针11的检测探头12;

装夹换板机构,其用于夹持和更换针板13,所述装夹换板机构包括矩形载板14、挡板15、第一夹持气缸16、第二夹持气缸17以及用于更换针板13的换装构件(未示出),所述矩形载板14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滑台7的上表面,所述挡板15和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6相互间隔地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载板14的上表面且靠近其两个短侧壁,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7设置在所述矩形载板14的上表面且远离所述竖直支撑杆8,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6和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7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均设置有夹持板18,所述夹持板18的夹持面设置有多个平置凹槽孔181,所述平置凹槽孔181内设置有弹性件182和平置滑动杆183,所述平置滑动杆183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件182选择性地滑出所述平置凹槽孔181或收缩回所述平置凹槽孔181,所述针板13夹持在所述挡板15、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6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7之间;

运输机构(未示出),其输出端靠近所述矩形载板14并且位于所述滑轨9的下方,所述运输机构用于输送顶针11至所述针板13并由所述插针气缸5将顶针11插入所述针板13中;

PLC控制模块(未示出),其用于控制所述竖直升降气缸2、所述步进组件、所述装夹换板机构以及所述运输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15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6的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护所述针板13的防护板151,所述防护板151设为橡胶防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183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防护所述针板13的防护帽184。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载板14的一短侧壁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6的第一凸出部141,所述矩形载板14的一长侧壁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夹持气缸17的第二凸出部142。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182设为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支撑构件4设为福马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插针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换装构件将等待插针的空的针板13放在矩形承载板14上,由通过第二夹持气缸17将孔的针板13推动至工位,再由第一夹持气缸16将空的针板13固定住,然后开始插针;插完一枚针以后,矩形承载板14通过PLC控制模块控制步进组件往左移动一个工位,同时检测探头12开始检测针板13上经过插针的工位是否有针,如有针,则下个工位继续插针,如无针或者弯针,则退回上一工位,继续一次以上操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