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不拆模快速换腔芯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2025发布日期:2019-03-27 12:0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不拆模快速换腔芯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不拆模快速换腔芯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模具结构是将产品成型部件设计成型芯(腔)与动(静)模板镶拼的结构形式,在动(静)模板中设计镶件槽,将型芯(腔)通过背面锁螺钉的形式固定在动(静)模板中,产品设计中,部分系列产品结构类似,通常使用同套模架,通过型芯(腔)可换的形式进行多套产品制件的注塑成型,这样在一套产品注塑完成后,将原型芯(腔)拆出,更换为新型芯(腔)进行注塑成型得到新产品,在模具结构改进时,也有设计为型芯(腔)正面锁螺丝固定的形式,便于不拆模板,从正面更换型芯(腔)以提高更换效率;

以上更换形式,均需从将模具从注塑机台上拆下,并将相关模板拆开取出型芯(腔)更换新型芯(腔)后再重新固定,重新上机固定,在更换期间,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拆、装、更换,时间较长占用人工较多,同时,更换时注塑机台限制使用,机台利用率大大降低,均消耗大量成本,且生产效率较低;

现有技术中,在动(静)模板中设计型芯(腔)槽,将型芯(腔)固定在动(静)模板中,并在型芯(腔)背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动(静)模板中,如果需要设计可换型芯(腔)时,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设计为正面锁螺丝的结构形式,在模具注塑完成后,将模具从注塑机台上拆下,动(静)模分别拆开,将型芯(腔)取出,然后将需要更换的型芯(腔)通过螺钉固定在动(静)模板中,更换完成后,再将整套模具吊至注塑机台中固定,进行注射制件;

每次型芯(腔)的更换需要将模具从注塑机台上拆下,然后取下固定螺钉,将原型芯(腔)从动(静)模板中取出,更换新型芯(腔)并固定,完成安装后再将整套模具吊至注塑机台上固定,最后进入注塑制件,每次更换需要耗费8-12h时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同时,在更换期间,注塑机台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严重降低设备利用率,造成机台及人工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更换耗费时间长、加重人工劳动力、成本高和降低设备利用率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实现不拆模快速换腔芯的模具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实现不拆模快速换腔芯的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座和静模座,所述动模座的顶端螺接有动模板,所述静模座的底端螺接有拆卸机构。

优选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可换型芯组,且可换型芯组位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所述第一座体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可换型腔组,所述第一可换型腔组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滑块组,所述第二座体的左侧外壁开设有第二可换型腔组,所述第二可换型腔组的内腔插接有第二滑块组,且第一滑块组和第二滑块组均与可换型芯组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座体的前后两侧均螺接有对第一滑块组限位的挡块,且挡块与第一可换型腔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挡块、第一可换型腔组、第一滑块组、可换型芯组、第二滑块组和第二可换型腔组位置一一对应,且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与静模座的底端左右两侧螺接。

优选的,所述可换型芯组分别与与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为间隙配合,确保可换型芯组的精确合模。

优选的,所述第二座体的前侧长度大于第一座体的前侧长度,提供可换型芯组在更换时的先向导向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第一可换型腔组和第二可换型腔组的配合,替代原模具中静模板的结构作用,从而缩小模架尺寸,降低材料及加工成本;

2、挡块在可换型芯组时,仅将操作者侧挡块通过拧出固定螺钉取下,在更换完成时再重新固定在第一座体中,无需将模具从注塑机台上拆下后更换,缩短了更换时间,减轻了人工劳动力;

3、在更换可换型芯组时不需要拆模,可在注塑机台上快速实现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拆卸机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拆卸机构俯视图。

图中:1、动模座,2、静模座,3、动模板,4、拆卸机构,401、第一座体,402、第二座体,403、第一可换型腔组,404、第一滑块组,405、可换型芯组,406、第二滑块组,407、第二可换型腔组,408、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可实现不拆模快速换腔芯的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座1和静模座2,所述动模座1的顶端螺接有动模板3,所述静模座2的底端螺接有拆卸机构4,所述拆卸机构4包括第一座体401、第二座体402和可换型芯组405,可换型芯组405为两侧挂耳式形状设计,且可换型芯组405位于第一座体401与第二座体402之间,所述第一座体401与第二座体402分别与静模座2的底端左右两侧螺接,所述可换型芯组405分别与与第一座体401和第二座体402之间为间隙配合,确保可换型芯组405的精确合模,从而保证产品尺寸的精确,所述第二座体402的前侧长度大于第一座体401的前侧长度,提供可换型芯组405在更换时的先向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座体401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可换型腔组403,所述第一可换型腔组403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滑块组404,所述第二座体402的左侧外壁开设有第二可换型腔组407,所述第二可换型腔组407的内腔插接有第二滑块组406,且第一滑块组404和第二滑块组406均与可换型芯组405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座体401的前后两侧均螺接有对第一滑块组404限位的挡块408,且挡块408与第一可换型腔组403位置相对应,第一可换型腔组403与第一滑块组404和第二可换型腔组407与第二滑块组406均起到对可换型芯组405导向的作用,所述挡块408、第一可换型腔组403、第一滑块组404、可换型芯组405、第二滑块组406和第二可换型腔组407位置一一对应,且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

工作原理:当注塑完成需要可换型芯组405时,模具不需从注塑机台上拆下,直接将第一座体401上面的挡块5拆下,将上一套可换型芯组405从非操作者侧沿第二座体402推出模具,并将需要更换的一套可换型芯组405从操作者侧沿第二座体402推入模具,到位后,将挡块5重新固定在第一座体401中,完成更换进入生产周期,全程不需将模具从注塑机台上拆下,也不需将静模侧或动模侧模具拆开,实现快速更换,每次更换可节约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不拆模快速换腔芯的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座和静模座,所述动模座的顶端螺接有动模板,所述静模座的底端螺接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可换型芯组,且可换型芯组位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所述第一座体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可换型腔组,所述第一可换型腔组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滑块组。本发明通过第一可换型腔组和第二可换型腔组的配合,替代原模具中静模板的结构作用,从而降低材料及加工成本,将操作者侧挡块通过拧出固定螺钉取下,无需将模具从注塑机台上拆下后更换,缩短了更换时间,减轻了人工劳动力,可在注塑机台上快速实现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于昕世;于江涛;赵帅;史允岭;杨吉亮;宋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佳友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0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