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支撑表面液态树脂的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4069发布日期:2019-09-24 21:5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树脂支撑表面液态树脂的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树脂支撑表面液态树脂的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sla打印技术也叫“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3d打印技术,其利用激光光束通过数控装置控制的扫描器,按设计的扫描路径照射到液态光敏树脂表面,使表面特定区域内的一层固化后(激光束照射树脂后会形成固态),然后制作平台下降一定的距离(0.05-0.025mm之间),再让固化层覆盖上另一层液态树脂,以此循环往复,直到最终模型的完成。

模型打印的过程中,底部设置有用来支撑模型的树脂支撑,打印完成后,所述树脂支撑往往被当做垃圾切下扔掉,使得所述树脂支撑以及其表面黏连的液态树脂被大量浪费,且污染环境。

针对现有技术中树脂支撑以及其表面液态树脂被大量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树脂支撑表面液态树脂的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树脂支撑表面液态树脂的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离心筒、内筒、负压吸附装置、破碎机;所述内筒用以容纳待处理的树脂支撑,所述内筒螺纹连接在离心筒内,所述内筒在离心筒的旋转带动下做离心旋转,所述负压吸附装置与内筒的开口连接,用以将所述内筒内被甩干的树脂支撑吸出,送入所述破碎机粉碎回收再利用。

优选的,所述离心筒和内筒的侧壁开设有大量通孔,所述通孔为液态树脂从内筒和离心筒内甩出提供路径。

优选的,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还包括收集罩,所述离心筒容纳在收集罩内,所述收集罩下方设置有集料漏斗。

优选的,所述离心筒底端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离心筒与收集罩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与收集罩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还包括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用以密封内筒的开口;所述密封罩包括:漏斗罩、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的安装在漏斗罩的小开口端,所述漏斗罩的大开口端与所述内筒的开口过盈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采用与离心筒螺纹连接的内筒对树脂支撑进行离心操作,内筒开口设置有便于负压吸附装置连接的密封罩,使得本发明既能够使得液态树脂从树脂支撑的表面分离开来,被回收再利用,也便于将甩干的树脂支撑取出粉碎,回收再利用;避免了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内筒能够很轻松的从离心筒内取出,便于对内筒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树脂支撑表面液态树脂的回收再利用装置,该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离心筒10、内筒20、负压吸附装置、破碎机;所述内筒20用以容纳待处理的树脂支撑,所述内筒20螺纹连接在离心筒10内,所述内筒20在离心筒10的旋转带动下做离心旋转,用以将所述树脂支撑表面的液态树脂分离开来,收集再利用,所述负压吸附装置为连接有负压管的负压泵,所述负压吸附装置与内筒20的开口连接(图中未示出),用以将所述内筒20内被甩干的树脂支撑吸出,送入所述破碎机粉碎回收再利用;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既能够使得液态树脂从树脂支撑的表面分离开来,被回收再利用,也便于将甩干的树脂支撑取出粉碎,回收再利用;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能够将树脂支撑与其表面液态树脂分开处理,回收再利用,避免了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所述内筒20能够很轻松的从离心筒10内取出,便于对所述内筒20进行清理。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离心筒10和内筒20的侧壁开设有大量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树脂支撑表面的液态树脂从内筒20和离心筒10内甩出。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还包括收集罩30,所述离心筒10容纳在收集罩30内,所述收集罩30下方设置有集料漏斗31,从所述离心筒10内甩出的液态树脂被收集在收集罩30内,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液态树脂通过所述集料漏斗31聚集,最后落入所述集料漏斗31下方的回收容器内(图中未示出),完成所述液态树脂的回收。

如图2所示,所述离心筒10底端固定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与旋转电机连接(图中未示出),所述离心筒10与收集罩30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转轴11与收集罩30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还包括密封罩40,所述密封罩40用以密封内筒20的开口;避免所述内筒20离心旋转时其内的树脂支撑从开口处掉落;所述密封罩40包括:漏斗罩41、密封盖42;所述密封盖42可拆卸的安装在漏斗罩41的小开口端,所述漏斗罩41的大开口端与所述内筒20的开口过盈配合;所述内筒20离心旋转时,所述密封盖42将漏斗罩41的小开口端密封;需要将所述内筒20内被甩干的树脂支撑吸出时,取下所述密封盖42,所述负压吸附装置通过漏斗罩41与内筒20内部连通,用以将所述内筒20内被甩干的树脂支撑吸出,所述漏斗罩41不存在遮挡树脂支撑的死角,更利于吸出所述树脂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树脂支撑表面液态树脂的回收再利用装置,所述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离心筒、内筒、负压吸附装置、破碎机;内筒用以容纳待处理的树脂支撑,内筒螺纹连接在离心筒内,内筒在离心筒的旋转带动下做离心旋转,负压吸附装置与内筒的开口连接,用以将内筒内被甩干的树脂支撑吸出,送入破碎机粉碎回收再利用。本发明采用与离心筒螺纹连接的内筒对树脂支撑进行离心操作,内筒开口设置有便于负压吸附装置连接的密封罩,使得本发明既能够使得液态树脂从树脂支撑的表面分离开来,被回收再利用,也便于将甩干的树脂支撑取出粉碎,回收再利用;避免了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内筒能够很轻松的从离心筒内取出,便于对内筒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杨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徽博先临三维云打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19.0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