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存放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1162发布日期:2019-10-09 00:4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便于存放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便于存放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一般通过顶针板向下模板移动来将注塑件从模仁/模芯中顶出,以实现注塑件与下模板的分离。当注塑模具从工作机台上拆卸下来进行运输或储藏时,因注塑模具不具有使顶针板保持固定的固定结构,故顶针板可能会上下移动,以致顶针撞击模仁/模芯,从而导致模仁/模芯的损坏和/或顶针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存放的注塑模具,其可以固定顶针板,避免因顶针板意外移动而导致注塑模具损坏,且只需转动螺杆,即可实现顶针板的固定和解锁,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便于存放的注塑模具,包括:平置底板,固定在底板上、且平行设置的一对模脚,由该对模脚支撑、且与底板间隔设置的平置下模板,位于下模板上方、且与下模板配合形成成型腔的平置上模板,位于底板与下模板之间的平置顶针板,以及设于顶针板上的竖置顶针;

一对外置于注塑模具的平置螺杆分设于顶针板两侧,该对螺杆都位于顶针板和下模板之间,该对螺杆都与上述一对模脚平行,且该对螺杆都位于上述一对模脚之间;各螺杆的两端分别为:朝向注塑模具的第一端,以及与注塑模具相背的第二端;

各螺杆的第一端分别套装固定有圆台形弹性压轮,弹性压轮与其所在的螺杆共轴心;各弹性压轮都位于注塑模具外侧,各弹性压轮都位于下模板下方,且各弹性压轮的小径端都朝向注塑模具;任一螺杆轴心与顶针板顶面的垂直间距,大于该螺杆上弹性压轮小径端的半径;任一螺杆轴心与顶针板顶面的垂直间距,小于该螺杆上弹性压轮大径端的半径;且任一螺杆轴心与底板顶面的垂直间距,大于该螺杆上弹性压轮大径端的半径;

各螺杆上分别套装有支承套,且支承套与对应的螺杆螺纹配合;各支承套分别通连接杆与底板连接;

各螺杆的第二端分别设有转动把手;

同一螺杆上的转动把手、支承套和弹性压轮,其中转动把手与支承套的水平间距,大于弹性压轮与顶针板的水平间距。

优选的,上述一对螺杆对称设置。

优选的,上述一对螺杆上的弹性压轮对称设置。

优选的,上述一对螺杆上的支承套对称设置。

优选的,上述一对螺杆上的转动把手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存放的注塑模具,其可以固定顶针板,避免因顶针板意外移动而导致注塑模具损坏,且只需转动螺杆,即可实现顶针板的固定和解锁,使用方便。

需要固定顶针板时,转动各个螺杆,使各个弹性压轮向顶针板逐渐靠近,直至弹性压轮将顶针板压紧,即可将顶针板固定,可防止顶针板意外移动,避免因顶针板意外移动而导致注塑模具损坏。

当注塑模具从工作机台上拆卸下,及时通过弹性压轮将顶针板固定,即可安全地运输或储藏注塑模具。

需要解锁顶针板时,转动各个螺杆,使各个弹性压轮与顶针板脱离,弹性压轮不妨碍顶针板的上升工作行程(亦可将各个弹性压轮完全移至注塑模具外侧),此时注塑模具可正常进行注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可以固定顶针板5的注塑模具,包括:平置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且平行设置的一对模脚2,由该对模脚2支撑、且与底板1间隔设置的平置下模板3,位于下模板3上方、且与下模板3配合形成成型腔的平置上模板4,位于底板1与下模板3之间的平置顶针板5,以及设于顶针板5上的竖置顶针6;

一对外置于注塑模具的平置螺杆7分设于顶针板5两侧,该对螺杆7都位于顶针板5和下模板3之间,该对螺杆7都与上述一对模脚2平行,且该对螺杆7都位于上述一对模脚2之间;各螺杆7的两端分别为:朝向注塑模具的第一端,以及与注塑模具相背的第二端;

各螺杆7的第一端分别套装固定有圆台形弹性压轮8,弹性压轮8与其所在的螺杆7共轴心;各弹性压轮8都位于注塑模具外侧,各弹性压轮8都位于下模板3下方,且各弹性压轮8的小径端都朝向注塑模具;任一螺杆7轴心与顶针板5顶面的垂直间距,大于该螺杆7上弹性压轮8小径端的半径;任一螺杆7轴心与顶针板5顶面的垂直间距,小于该螺杆7上弹性压轮8大径端的半径;且任一螺杆7轴心与底板1顶面的垂直间距,大于该螺杆7上弹性压轮8大径端的半径;

各螺杆7上分别套装有支承套9,且支承套9与对应的螺杆7螺纹配合;各支承套9分别通连接杆10与底板1连接;

各螺杆7的第二端分别设有转动把手11;

同一螺杆7上的转动把手11、支承套9和弹性压轮8,其中转动把手11与支承套9的水平间距,大于弹性压轮8与顶针板5的水平间距。

上述一对螺杆7对称设置。

上述一对螺杆7上的弹性压轮8对称设置。

上述一对螺杆7上的支承套9对称设置。

上述一对螺杆7上的转动把手11对称设置。

本发明注塑模具,其可以固定顶针板5,避免因顶针板5意外移动而导致注塑模具损坏,且只需转动螺杆7,即可实现顶针板5的固定和解锁,使用方便。

需要固定顶针板5时,转动各个螺杆7,使各个弹性压轮8向顶针板5逐渐靠近,直至弹性压轮8将顶针板5压紧,即可将顶针板5固定,可防止顶针板5意外移动,避免因顶针板5意外移动而导致注塑模具损坏。

当注塑模具从工作机台上拆卸下,及时通过弹性压轮8将顶针板5固定,即可安全地运输或储藏注塑模具。

需要解锁顶针板5时,转动各个螺杆7,使各个弹性压轮8与顶针板5脱离,弹性压轮8不妨碍顶针板5的上升工作行程(亦可将各个弹性压轮8完全移至注塑模具外侧),此时注塑模具可正常进行注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存放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一对模脚、下模板顶针板、以及一对螺杆;各螺杆的两端分别为:朝向注塑模具的第一端,以及与注塑模具相背的第二端;各螺杆的第一端分别套装固定有圆台形弹性压轮;各螺杆上分别套装有支承套;各支承套分别通连接杆与底板连接;各螺杆的第二端分别设有转动把手。本发明注塑模具,其可以固定顶针板,避免因顶针板意外移动而导致注塑模具损坏,且只需转动螺杆,即可实现顶针板的固定和解锁,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和生;施祥来;沈明;黄宗福;王超化;罗永;李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立创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19.10.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