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结构及吹塑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49940发布日期:2019-12-06 21:1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结构及吹塑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挤吹制品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囊结构及吹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气囊成型方法是通过挤出机挤出圆形型坯,型坯到一定位置时,将嵌件从型坯底部(只能从底部)放入,然后开始合模,待合模结束后,开始吹气,冷却一段时间,冷却结束,打开模具,取出制件。

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传统气囊成型的嵌件是通过气管1、束线带2、接头3和卡箍4连接而成。嵌件的连接部件多,连接部件繁杂,造成整个气囊成型周期较长,效率低下,并且部件较多时,还会造成结果连接易出错,造成最终成型气囊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囊结构及吹塑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结构及吹塑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囊结构的吹塑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挤出机对塑料熔融塑化,熔融塑化后的塑料由螺杆驱动进入到挤出机机头位置处;

s2,挤出机机头挤出两片片状型坯,当型坯下降至设定位置时,将型坯的下端夹住,同时将两片型坯分别吸附在左、右模具上;

s3,嵌件从任意角度放入到两片片状型坯之间,所述嵌件为波纹管;

s4,嵌件放置完成后,开始合模;

s5,合模结束后,片状型坯包覆住波纹管,选择合适的角度通过波纹管对片状型坯吹气,吹气完成后,冷却保压,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气囊即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合模时间为0.5~0.8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中,所述嵌件通过机械传动装置放入到两片片状型坯之间。

一种气囊结构,包括气囊本体和连接在气囊本体上的嵌件,所述嵌件为波纹管,用于对气囊本体进行吹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波纹管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波纹管可弯曲的特性,大大简化了气囊成型时的吹气结构,成型率高,质量好,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缩短了成型周期,同时成本也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气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直管式)。

图2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气囊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气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弯管式)。

图4为一种气囊结构的吹塑成型方法的结构图。

图中:100-气囊本体、200-嵌件、300-左模具、400-右模具、1-气管、2-束线带、3-接头、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气囊结构的吹塑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挤出机对塑料熔融塑化,熔融塑化后的塑料由螺杆驱动进入到挤出机机头位置处;

s2,挤出机机头挤出两片片状型坯,当型坯下降至设定位置时,将型坯的下端夹住,同时将两片型坯分别吸附在左模具300和右模具400上;

s3,嵌件从任意角度放入到两片片状型坯之间,具体的,可以通过机械手等机械传动装置实现嵌件的放置,此处,所述嵌件为波纹管,优选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s4,嵌件放置完成后,开始合模,合模时间为0.5~0.8秒;

s5,合模结束后,片状型坯包覆住波纹管,由于波纹管的特性,波纹管可以转动或者弯曲,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角度通过波纹管对片状型坯吹气,吹气完成后,冷却保压,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气囊即可。

由于本实施例使用的是波纹管,可以转动或者弯曲,因而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角度对片状型坯吹气,简化了吹气结构,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得到降低。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气囊结构,包括气囊本体100和连接在气囊本体100上的嵌件200,所述嵌件200为波纹管,用于对气囊本体100进行吹气,波纹管优选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其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气管固定方式,大大简化了吹气结构,而且波纹管可以转动或者弯曲,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角度对气囊本体100吹气,非常方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波纹管可弯曲的特性,大大简化了气囊成型时的吹气结构,成型率高,质量好,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缩短了成型周期,同时成本也得到降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囊结构的吹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挤出机对塑料熔融塑化,熔融塑化后的塑料由螺杆驱动进入到挤出机机头位置处;

s2,挤出机机头挤出两片片状型坯,当型坯下降至设定位置时,将型坯的下端夹住,同时将两片型坯分别吸附在左、右模具上;

s3,嵌件从任意角度放入到两片片状型坯之间,所述嵌件为波纹管;

s4,嵌件放置完成后,开始合模;

s5,合模结束后,片状型坯包覆住波纹管,选择合适的角度通过波纹管对片状型坯吹气,吹气完成后,冷却保压,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气囊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结构的吹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时间为0.5~0.8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结构的吹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嵌件通过机械传动装置放入到两片片状型坯之间。

4.一种气囊结构,包括气囊本体(100)和连接在气囊本体(100)上的嵌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200)为波纹管,用于对气囊本体(100)进行吹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结构的吹塑成型方法,涉及挤吹制品成型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挤出机对塑料熔融塑化,熔融塑化后的塑料由螺杆驱动进入到挤出机机头位置处;S2,挤出机机头挤出两片片状型坯,当型坯下降至设定位置时,将型坯的下端夹住,同时将两片型坯分别吸附在左、右模具上;S3,嵌件从任意角度放入到两片片状型坯之间,所述嵌件为波纹管;S4,嵌件放置完成后,开始合模;S5,合模结束后,片状型坯包覆住波纹管,吹气完成后,冷却保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波纹管可弯曲的特性,大大简化了气囊成型时的吹气结构,成型率高,质量好,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缩短了成型周期,同时成本也得到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龙达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19.12.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