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913发布日期:2020-05-26 18:1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腔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塑料瓶制备用注坯模具,模腔外表面必须设有水槽通冷却水,以保证瓶坯在注塑成型后能快速冷却,保证瓶坯透明,不出现明显的结晶现象。目前模腔冷却水道的水槽是以阶梯式为主,冷却水通过水槽慢、冷却效果不明显,存在模腔的应力分布集中、模腔的疲劳寿命比较短、易炸腔、冷却水利用率低、瓶坯冷却不均匀、冷却效率低、变形大等问题。

本技术:
人此前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535539.2公开一种应用于多模腔注坯模具的模腔冷却水道结构,提高了冷却效果及冷却水利用率,注坯后瓶坯的变形较小。但是该水道加强筋存在直线段及斜线段形成角度连接,在交接处存在加工应力集中,强度不足,在压力水连续冲击情况下会产生炸腔现象,模腔的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包括模体、螺旋环绕在模体外侧壁上的加强筋、设置在模体内的型腔,所述加强筋由直段和斜段连续交替连接构成,所述斜段的厚度τ1>直段的厚度τ2,所述直段与斜段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圆角过渡,所述圆角的两端分别与直段和斜段端部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直段至少设有两条,所述直段与斜段之间成一定角度,相邻两条所述直段之间通过斜段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间隔均匀分布形成连续的模腔水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角包括斜段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条直段连接的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所述第一圆角包括靠近第一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ⅰ和远离第一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ⅱ,所述第二圆角包括靠近第二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ⅲ和远离第二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ⅳ,所述圆角ⅰ的弧度r1>圆角ⅱ的弧度r2,所述圆角ⅲ的弧度r3>圆角ⅳ的弧度r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角ⅰ的弧度r1=圆角ⅲ的弧度r3,圆角ⅱ的弧度r2=圆角ⅳ的弧度r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强筋与模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圆角过渡,所述第三圆角沿加强筋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段的厚度τ1与直段的厚度τ2之比为1<i≤1.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直段与斜段之间的夹角为90°<α<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强筋的高度2mm≤h≤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腔水道的宽度为5mm≤s≤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强筋的结构设置为斜段的厚度大于直段的厚度,使斜段的结构强度提高,使斜段的结构强度满足冷却水的连续冲击强度,提高模腔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通过在直段和斜段的连接处设置圆角过渡,并且该圆角设置为靠近圆心一侧的圆角弧度大于远离圆心一侧的圆角弧度,从而使加强筋的整体结构更圆滑,冷却水在模腔水道内流动的顺畅性更好,提高模腔水道的冷却效果以及降低冷却水流动对加强筋产生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包括模体1、螺旋环绕在模体1外侧壁上的加强筋2、设置在模体1内的型腔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型腔3的平均直径为18mm,所述加强筋2由直段21和斜段22连续交替连接构成,所述斜段22的厚度τ1>直段21的厚度τ2,所述直段21与斜段2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圆角23过渡,所述圆角23的两端分别与直段21和斜段22端部相切,所述圆角23包括斜段22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条直段21连接的第一圆角231和第二圆角232,所述第一圆角231包括靠近第一圆角231圆心一侧的圆角ⅰ2311和远离第一圆角231圆心一侧的圆角ⅱ2312,所述第二圆角232包括靠近第二圆角232圆心一侧的圆角ⅲ2321和远离第二圆角232圆心一侧的圆角ⅳ2322,所述圆角ⅰ2311的弧度r1>圆角ⅱ2312的弧度r2,所述圆角ⅲ2321的弧度r3>圆角ⅳ2322的弧度r4,通过将加强筋2的结构设置为斜段22的厚度大于直段21的厚度,使斜段22的结构强度提高,使斜段22的结构强度满足冷却水的连续冲击强度,提高模腔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通过在直段21和斜段22的连接处设置圆角23过渡,并且该圆角23设置为靠近圆心一侧的圆角23弧度大于远离圆心一侧的圆角23弧度,从而使加强筋2的整体结构更圆滑,冷却水在模腔水道4内流动的顺畅性更好,提高模腔水道4的冷却效果以及降低冷却水流动对加强筋2产生的冲击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段21至少设有两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段21设有四条,所述直段21与斜段22之间成一定角度,相邻两条所述直段21之间通过斜段22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体。相邻的所述加强筋2之间间隔均匀分布形成连续的模腔水道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腔水道4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端面向外凸出设有加强凸缘,通过加强凸缘的设置使模腔水道4出水口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圆角ⅰ2311的弧度r1=圆角ⅲ2321的弧度r3,圆角ⅱ2312的弧度r2=圆角ⅳ2322的弧度r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2与模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圆角5过渡,所述第三圆角5沿加强筋2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斜段22的厚度τ1与直段21的厚度τ2之比为1<i≤1.5,在本实施例中,i=1.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段21与斜段22之间的夹角为90°<α<180°,在本实施例中,α=13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2的高度2mm≤h≤12mm,在本实施例中,h=8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模腔水道4的宽度为5mm≤s≤12mm,在本实施例中,s=8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包括模体、螺旋环绕在模体外侧壁上的加强筋、设置在模体内的型腔,所述加强筋由直段和斜段连续交替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段的厚度τ1>直段的厚度τ2,所述直段与斜段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圆角过渡,所述圆角的两端分别与直段和斜段端部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至少设有两条,所述直段与斜段之间成一定角度,相邻两条所述直段之间通过斜段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间隔均匀分布形成连续的模腔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包括斜段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条直段连接的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所述第一圆角包括靠近第一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ⅰ和远离第一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ⅱ,所述第二圆角包括靠近第二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ⅲ和远离第二圆角圆心一侧的圆角ⅳ,所述圆角ⅰ的弧度r1>圆角ⅱ的弧度r2,所述圆角ⅲ的弧度r3>圆角ⅳ的弧度r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ⅰ的弧度r1=圆角ⅲ的弧度r3,圆角ⅱ的弧度r2=圆角ⅳ的弧度r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与模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圆角过渡,所述第三圆角沿加强筋延伸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段的厚度τ1与直段的厚度τ2之比为1<i≤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与斜段之间的夹角为90°<α<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2mm≤h≤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水道的宽度为5mm≤s≤1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防爆的模腔水道结构,包括模体、螺旋环绕在模体外侧壁上的加强筋、设置在模体内的型腔,所述加强筋由直段和斜段连续交替连接构成,所述斜段的厚度τ1>直段的厚度τ2,所述直段与斜段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圆角过渡,所述圆角的两端分别与直段和斜段端部相切。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基;姜晓平;罗国泉;卢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