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5810发布日期:2020-08-14 20:13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高精度产品对平面度以及外观要求较高,端面不允许存在凹凸不平。现行产品位布置顶针不仅会增加了去除顶针产生的披锋的人力和设备成本,顶针印只能靠后续打磨去除,导致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低下,更会带来顶出时产品变形,产品顶凸等外观不良,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模具中顶针引起顶针印,造成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低下,更会带来顶出时产品变形,产品顶凸等外观不良,进而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包括支撑底板、推出结构和动模仁,所述支撑底板支撑所述推出结构和所述动模仁,

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模脚固定连接有下承板,所述模脚上设有多个支撑柱,

所述推出结构包括顶出板、推杆和推板,所述顶出板相对所述支撑底板滑动设置,所述顶出板两侧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所述推杆的高度,所述推杆穿设所述下承板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滑动套设在支撑柱上,

所述动模仁镶嵌在所述推板上,所述动模仁的顶面形成产品成型腔,所述产品成型腔开设有多个镶针孔,镶针的一端穿过所述镶针孔,另一端固定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镶针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下承板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出板包括顶出底板和顶出面板,所述顶出底板与所述顶出面板固定连接并且两侧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块卡设在所述安装槽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模仁的顶面还开设有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分流道,所述分流道连通所述产品成型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流道的端部设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设置在所述主流道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成型腔的外周设有多个渣包腔,所述渣包腔分布在所述产品成型腔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顶针,在顶出板侧面安装推杆,带动整个推板及动模仁的滑动实现产品的脱模,省掉了后续打磨工序,解决产品平面度超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因打磨而产生的粉尘污染,提高了产品不良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推出结构2和动模仁3,支撑底板1支撑推出结构2和动模仁3,支撑底板1通过模脚11固定连接有下承板13,模脚11上设有多个支撑柱12,推出结构2包括顶出板21、推杆22和推板23,顶出板21相对支撑底板1滑动设置,顶出板21两侧设有多个固定块,推杆22设置在固定块24上,固定块24上还设置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的高度小于推杆22的高度,推杆22穿设下承板13与推板23固定连接,推板23滑动套设在支撑柱12上,动模仁3镶嵌在推板23上,动模仁3的顶面形成产品成型腔31,产品成型腔31开设有多个镶针孔32,镶针33的一端穿过镶针孔32,另一端固定设置。顶出板21滑动带动推杆22,推杆22带动推板23,从而带动动模仁3远离镶针33,实现产品成型腔31的产品包紧力大大减小,方便产品与模具结构脱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镶针33通过固定板34固定在下承板13上。如此,模脚11与下承板13对整体的结构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保证镶针33的稳固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顶出板21包括顶出底板211和顶出面板212,顶出底板211与顶出面板212固定连接并且两侧凹陷形成有安装槽23,固定块24卡设在安装槽23中。如此,固定块24更能稳定设置在顶出板21的侧边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动模仁3的顶面还开设有主流道33和多个分流道34,主流道33连通分流道34,分流道34连通产品成型腔31。主流道33的端部设有分流锥35,分流锥35设置在主流道33上。产品成型腔31的外周设有多个渣包腔36,渣包腔36分布在产品成型腔31的外周。便于产品的成型和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大体实施过程如下:

当顶出板21运动时,推杆22推动推板23运动,产品与动模仁3上的镶针33分离。之后顶出版板继续顶出,由于限位块25的原因,推板23不再移动,此时顶出板21继续推动,由于产品已和镶针33分离,导致产品包紧力大大减小,产品由流道和渣包一起带出,这样产品上面也就没有了顶针印,省掉了后续打磨工序,解决产品平面度超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因打磨而产生的粉尘污染,提高了产品不良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上述仅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推出结构和动模仁,所述支撑底板支撑所述推出结构和所述动模仁,

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模脚固定连接有下承板,所述模脚上设有多个支撑柱,

所述推出结构包括顶出板、推杆和推板,所述顶出板相对所述支撑底板滑动设置,所述顶出板两侧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所述推杆的高度,所述推杆穿设所述下承板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

所述动模仁镶嵌在所述推板上,所述动模仁的顶面形成产品成型腔,所述产品成型腔开设有多个镶针孔,镶针的一端穿过所述镶针孔,另一端固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针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下承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包括顶出底板和顶出面板,所述顶出底板与所述顶出面板固定连接并且两侧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块卡设在所述安装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的顶面还开设有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连通所述分流道,所述分流道连通所述产品成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的端部设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设置在所述主流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成型腔的外周设有多个渣包腔,所述渣包腔分布在所述产品成型腔的外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包括支撑底板、推出结构和动模仁,支撑底板支撑推出结构和动模仁,推出结构包括顶出板、推杆和推板,顶出板相对支撑底板滑动设置,顶出板两侧设有多个固定块,推杆设置在固定块上,固定块上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推杆的高度,推杆与推板固定连接,动模仁镶嵌在推板上,动模仁的顶面形成产品成型腔,产品成型腔开设有多个镶针孔,镶针的一端穿过镶针孔,另一端固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顶针,在顶出板侧面安装推杆,省掉了后续打磨工序,解决产品平面度超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因打磨而产生的粉尘污染,提高了产品不良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武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昊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