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2623发布日期:2020-10-13 08:0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汽车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

现有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由于传统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对不同形状的产品进行加工顶出,而顶出组件由于设计结构不够合理,导致无法满足对不同形状的产品进行顶出,并且灵活率不高,导致使用受到限制,降低了使用组件时的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传统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对不同形状的产品进行加工顶出,而顶出组件由于设计结构不够合理,导致无法满足对不同形状的产品进行顶出,并且灵活率不高,导致使用受到限制,降低了使用组件时的理想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包括底座、升降柱和连接板,所述升降柱设置在底座上端,且所述升降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圆柱上端,且所述连接板与圆柱紧密焊接,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三个通孔,且所述通孔通过开孔连接到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端四角嵌入设置有四个立柱,且所述底座上端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通过开口连接到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凹槽内侧活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前端套接有圆环,且所述凹槽内壁设置有滑轨,所述升降柱前端设置有滑槽,且所述升降柱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通过开口连接到所述升降柱上,且所述升降柱右端活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连接板上端设置有圆轴,且所述连接板上端外侧设置有一圈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滑轨嵌入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滑轨表面与所述圆柱活动连接,所述圆柱通过滑轨可前后移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嵌入设置在所述升降柱上,且所述滑槽通过螺纹轴可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设置有四个,且所述升降柱最大直径为5cm,最小直径为3cm,所述升降柱通过滑槽可进行上下伸缩。

优选的,所述圆轴嵌入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内,且所述圆轴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与所述连接板紧密贴合,且所述圆轴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厚度为3cm,且橡胶圈由橡胶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在使用使用顶出组件时,若需要对不同形状与体型的产品进行加工,使用者将手放置在圆柱上,再向前后推动,圆柱通过其中设有的滑轨便可以进行前后滑动,便于对不同形状与体型的产品进行工作,体现了设计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圆柱内侧的升降柱,升降柱最大直径为5cm,最小直径为3cm,使用便可以通过转动螺纹轴,其中的滑槽便可以进行上下滑动,利用滑槽设有的升降柱同时也可以进行升降,使用者可以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利用升降柱两侧的卡口进行固定,操作方便简单,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在日后的检修维护中也更加方便,再是利用连接板中设置有两个圆轴,而设有的两个圆轴有利于对尺寸较小的产品进行工作,避免产生折痕,同时,连接板与圆轴上端均紧密贴合有橡胶圈,并且橡胶圈是由橡胶组成,厚度达到3cm,能够有利于缓解圆轴与连接板在顶出产品时发生碰撞而损坏产品,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卡槽;4-凹槽;5-圆柱;6-通孔;7-滑轨;8-圆环;9-升降柱;10-滑槽;11-卡口;12-螺纹轴;13-连接板;14-圆轴;15-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包括底座1、升降柱9和连接板13,升降柱9设置在底座1上端,且升降柱9与底座1固定连接,连接板13设置在圆柱5上端,且连接板13与圆柱5紧密焊接,底座1右端设置有三个通孔6,且通孔6通过开孔连接到底座1上,底座1上端四角嵌入设置有四个立柱2,且底座1上端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两个卡槽3,卡槽3位于立柱2之间,且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4,凹槽4通过开口连接到底座1上,且凹槽4内侧活动连接有圆柱5,圆柱5前端套接有圆环8,且凹槽4内壁设置有滑轨7,升降柱9前端设置有滑槽10,且升降柱9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口11,卡口11通过开口连接到升降柱9上,且升降柱9右端活动连接有螺纹轴12,连接板13上端设置有圆轴14,且连接板13上端外侧设置有一圈橡胶圈15;滑轨7嵌入设置在凹槽4内,且滑轨7表面与圆柱5活动连接,圆柱5通过滑轨7可前后移滑动;滑槽10嵌入设置在升降柱9上,且滑槽10通过螺纹轴12可进行滑动;升降柱9设置有四个,且升降柱9最大直径为5cm,最小直径为3cm,升降柱9通过滑槽10可进行上下伸缩;圆轴14嵌入设置在连接板13内,且圆轴14设置有两个;橡胶圈15与连接板13紧密贴合,且圆轴14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圈15,橡胶圈15厚度为3cm,且橡胶圈15由橡胶组成。

工作原理:在使用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时,首先,将升降柱9安装固定在圆柱5内,并且再将连接板13的底面与圆柱5的顶面紧密焊接进行固定,接着,使用者再通过底座1上设有的四个立柱2顶面与注塑模具的底面进行支撑,避免底座1与注塑模具直接接触,进而给圆柱5带来巨大压力,然后,再利用其中设有的通孔6起到了释放底座1内部压力的效果,体现了设计的合理性,并且,若组件需要对不同形状与体型的产品进行加工时,使用者便可以将手放置在圆柱5上,再向前后推动,圆柱便可以通过其中设有的滑轨7进行前后滑动,有利于组件对不同形状与体型的产品进行工作,同时,通过圆柱5内侧的升降柱9,升降柱9最大直径为5cm,最小直径为3cm,使用便可以通过转动螺纹轴12,其中的滑槽10便可以进行上下滑动,利用滑槽10而设有的升降柱9同时也可以进行升降,使用者可以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利用升降柱9两侧的卡口11进行固定,操作方便简单,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在日后的检修维护中也更加方便,再是,利用连接板13中设置有两个圆轴14,设有的两个圆轴14有利于对尺寸较小的产品进行工作,避免产生折痕,同时,连接板13与圆轴14上端均紧密贴合有橡胶圈15,厚度达到3cm,能够有利于缓解圆轴14与连接板13在顶出产品时发生碰撞,体现了组件设计的可靠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包括底座(1)、升降柱(9)和连接板(13),所述升降柱(9)设置在底座(1)上端,且所述升降柱(9)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3)设置在圆柱(5)上端,且所述连接板(13)与圆柱(5)紧密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右端设置有三个通孔(6),且所述通孔(6)通过开孔连接到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端四角嵌入设置有四个立柱(2),且所述底座(1)上端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两个卡槽(3),所述卡槽(3)位于所述立柱(2)之间,且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通过开口连接到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凹槽(4)内侧活动连接有圆柱(5),所述圆柱(5)前端套接有圆环(8),且所述凹槽(4)内壁设置有滑轨(7),所述升降柱(9)前端设置有滑槽(10),且所述升降柱(9)左右两侧设置有卡口(11),所述卡口(11)通过开口连接到所述升降柱(9)上,且所述升降柱(9)右端活动连接有螺纹轴(12),所述连接板(13)上端设置有圆轴(14),且所述连接板(13)上端外侧设置有一圈橡胶圈(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嵌入设置在所述凹槽(4)内,且所述滑轨(7)表面与所述圆柱(5)活动连接,所述圆柱(5)通过滑轨(7)可前后移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嵌入设置在所述升降柱(9)上,且所述滑槽(10)通过螺纹轴(12)可进行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9)设置有四个,且所述升降柱(9)最大直径为5cm,最小直径为3cm,所述升降柱(9)通过滑槽(10)可进行上下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轴(14)嵌入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3)内,且所述圆轴(14)设置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5)与所述连接板(13)紧密贴合,且所述圆轴(14)上端均设置有橡胶圈(15),所述橡胶圈(15)厚度为3cm,且橡胶圈(15)由橡胶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包括底座、升降柱和连接板,升降柱设置在底座上端,且升降柱与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板设置在圆柱上端,且连接板与圆柱紧密焊接,底座右端设置有三个通孔,底座上端四角嵌入设置有四个立柱,该注塑模具的顶出组件,在使用使用顶出组件时,若需要对不同形状与体型的产品进行加工,使用者将手放置在圆柱上,再向前后推动,圆柱通过其中设有的滑轨便可以进行前后滑动,便于对不同形状与体型的产品进行工作,体现了设计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圆柱内侧的升降柱,升降柱最大直径为5cm,最小直径为3cm,使用便可以通过转动螺纹轴,其中的滑槽便可以进行上下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肇庆市鸿兴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7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