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5551发布日期:2020-09-08 13:3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强度、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及耐腐蚀等特点,近年来获得了大量的工程应用,众所周知,纤维拉挤工艺指连续纤维在外力牵引下经过浸胶、挤压成型、加热固化、定长切割、连续生产制品的方法,作为复合材料主要成型工艺之一已经大范围的应用。拉挤工艺生产效率相对较快,但生产过程中树脂浪费较多,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在拉挤成型工艺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品表面剥落,开裂,气泡,色差等问题,产品树脂含量不稳定,质量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包括连续纤维,分纱梳,旋转轴,导轮,导孔,压力调节阀,上旋转压力轴,下旋转压力轴,模具,树脂槽,移动旋钮,树脂回收槽,导轨,流出阀和成型产品,所述树脂槽外侧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内部安装有分纱梳,所述树脂槽中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分纱梳中间设置有连续纤维,所述树脂槽右侧设置有树脂回收槽,所述树脂回收槽左侧连接有导轮,所述树脂回收槽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孔,所述树脂回收槽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外侧连接有移动旋钮,中间连接有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所述树脂回收槽外侧设置有流出阀,所述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左右两侧连接有压力调节阀,所述树脂回收槽右侧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右侧设置有成型产品。

优选的,所述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套管。

优选的,所述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均可通过移动旋钮进行在导轨上调节。

优选的,所述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内部均设置有温度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之间的压力,转动速率,间隙和温度都可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备中上下旋转压力轴不限于一组,每对旋转压力轴都可以根据生产速度自由调控旋转速率,温度,压力以及间隙,且每对旋转压力轴上都套有特殊材料制作的套管,此套管对纱线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每一对旋转压力轴都可以通过移动旋钮在导轨上进行移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段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续纤维,2-分纱梳,3-旋转轴,4-导轮,5-导孔,6-压力调节阀,7-上旋转压力轴,8-下旋转压力轴,9-模具,10-树脂槽,11-移动旋钮,12-树脂回收槽,13-导轨,14-流出阀,15-成型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包括连续纤维1,分纱梳2,旋转轴3,导轮4,导孔5,压力调节阀6,上旋转压力轴7,下旋转压力轴8,模具9,树脂槽10,移动旋钮11,树脂回收槽12,导轨13,流出阀14和成型产品15,所述树脂槽10外侧设置有导轮4,所述导轮4内部安装有分纱梳2,所述树脂槽10中间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分纱梳2中间设置有连续纤维1,所述树脂槽10右侧设置有树脂回收槽12,所述树脂回收槽12左侧连接有导轮4,所述树脂回收槽1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孔5,所述树脂回收槽12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轨13,所述导轨13外侧连接有移动旋钮11,中间连接有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所述树脂回收槽12外侧设置有流出阀14,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左右两侧连接有压力调节阀6,所述树脂回收槽12右侧设置有模具9,所述模具9右侧设置有成型产品15,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套管,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均可通过移动旋钮11进行在导轨13上调节,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内部均设置有温度加热装置,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之间的压力,转动速率,间隙和温度都可控。

工作原理:连续纤维1经过导轮4与分纱梳2进行分离,经过旋转轴3与树脂槽10里的树脂进行混合预浸,使树脂完全浸渍纤维,后再经过分纱梳2与导轮4完成对连续纤维1的预浸渍,预浸渍的连续纤维1经过导轮4与导孔5初步将连续纤维1上多余的树脂刮掉,而后经过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再次对连续纤维1上的树脂进行控制,使连续纤维1上的树脂含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再次经过导孔5进入模具9进行加热固化,最终得到成型产品15,对连续纤维1通过旋转轴3与树脂进行预浸渍。温度控制范围为20-300℃。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间隙为0.3—10mm,压力大小为0—100kg/n,速度为0—30m/s,每一对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上都套有特殊材料制成的套管,对连续纤维1起保护作用。并且每一对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都可以通过移动旋钮11在导轨13上进行移动调节,压力可通过压力调节阀6进行调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包括连续纤维(1),分纱梳(2),旋转轴(3),导轮(4),导孔(5),压力调节阀(6),上旋转压力轴(7),下旋转压力轴(8),模具(9),树脂槽(10),移动旋钮(11),树脂回收槽(12),导轨(13),流出阀(14)和成型产品(15),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槽(10)外侧设置有导轮(4),所述导轮(4)内部安装有分纱梳(2),所述树脂槽(10)中间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分纱梳(2)中间设置有连续纤维(1),所述树脂槽(10)右侧设置有树脂回收槽(12),所述树脂回收槽(12)左侧连接有导轮(4),所述树脂回收槽(1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孔(5),所述树脂回收槽(12)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轨(13),所述导轨(13)外侧连接有移动旋钮(11),中间连接有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所述树脂回收槽(12)外侧设置有流出阀(14),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左右两侧连接有压力调节阀(6),所述树脂回收槽(12)右侧设置有模具(9),所述模具(9)右侧设置有成型产品(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均可通过移动旋钮(11)进行在导轨(13)上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内部均设置有温度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压力轴(7)与下旋转压力轴(8)之间的压力,转动速率,间隙和温度都可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树脂回收装置,所述树脂槽外侧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内部安装有分纱梳,所述树脂槽中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分纱梳中间设置有连续纤维,所述树脂槽右侧设置有树脂回收槽,所述树脂回收槽左侧连接有导轮,所述树脂回收槽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孔,所述树脂回收槽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外侧连接有移动旋钮,中间连接有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所述树脂回收槽外侧设置有流出阀,所述上旋转压力轴与下旋转压力轴左右两侧连接有压力调节阀,所述树脂回收槽右侧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右侧设置有成型产品,本实用新型设备中上下旋转压力轴不限于一组,旋转速率,温度,压力以及间隙均可调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河;宋云东;张龙;李硕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江山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