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1302发布日期:2020-10-23 12:1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热成型模具,其凹模镶块都是镶嵌式,背部锁螺丝,以销钉定位或者凹模腔两个相邻侧壁为定位;镶块靠背面、凹模两端镶块侧壁使用挤紧键固定。如此存在以下几点弊端:凹模镶块安装到模具本体中,若长期使用,模具磨损需要对整个凹模镶块进行更换,更换成本大,凹模镶块之间的拼缝间隙小,拆卸困难,且在装配时无法判断其是否安装到位,间隙是否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热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热成型模具,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的凹模镶块,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一个凹模腔,所述凹模腔与多个所述凹模镶块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凹模镶块包括一个镶块本体,所述镶块本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镶块避让部,每个所述镶块避让部从内到外依次连接设有垫片以及导板,所述镶块避让部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垫片上开设有一个垫片第一通孔,所述垫片包括一个抵接部以及一个与所述抵接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板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槽口,所述连接部嵌入于所述槽口内,所述导板上还开设有导板第一通孔,所述垫片第一通孔、导板第一通孔以及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一螺丝依次穿设过导板第一通孔和垫片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导板的外壁上还涂刷有蓝丹层。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一个通槽,所述垫片上开设有一个垫片第二通孔,所述导板上开设有一个导板第二通孔,所述镶块避让部上开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所述通槽、垫片第二通孔、导板第二通孔以及第二螺纹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导板的顶部设有导向块,所述镶块避让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的截面为t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模腔的形状俯视呈凹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成型模具,通过在模具本体上开设凹模腔,在凹模腔内设置凹模镶块,所述凹模镶块开设有镶块避让部,在镶块避让部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在垫片上开设有垫片第一通孔,在导板上开设有导板第一通孔,如此通过螺丝将导板、垫片与凹模镶块螺纹连接,待凹模镶块组装完成后再与模具本体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凹模镶块间拼缝间隙小,若模具磨损,不用对整个凹模镶块进行更换,更换成本小。通过在导板外壁涂刷蓝丹便于判断凹模镶块装配时是否到位,间隙是否合理。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成型模具中的凹模镶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凹模镶块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10,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10内的凹模镶块20。

所述模具本体10上开设有一个凹模腔15,所述凹模腔15与多个所述凹模镶块20通过螺丝30连接。所述凹模镶块20包括一个镶块本体200,所述镶块本体200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镶块避让部21。所述镶块避让部21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22。

每个所述镶块避让部21从内到外依次连接设有垫片26以及导板27。所述垫片26上开设有一个垫片第一通孔261,所述垫片26包括一个抵接部262以及一个与所述抵接部262连接的连接部263。所述导板27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连接部263相匹配的槽口271,所述连接部263嵌入于所述槽口271内,所述导板27上还开设有导板第一通孔272,所述垫片第一通孔261、导板第一通孔272以及第一螺纹孔22同轴设置,一螺丝30依次穿设过导板第一通孔272和垫片第一通孔261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2螺纹连接。所述垫片26与所述导板27通过连接部263和所述槽口271组配,以使得所述垫片26在装配后其位置与所述导板27不发生相对移动。可以想到的是,在安装完垫片26后,所述垫片第一通孔261、导板第一通孔272以及第一螺纹孔22同轴设置。所述导板27的顶部设有导向块276,所述镶块避让部2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导向块276相匹配的导向槽277。在结构上,所述导向块276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导向块276的以及所述导向槽277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导板27的装配位置更加精准。

所述垫片26的厚度为0.5mm,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镶块避让部21在加工时,其深度比导板27的厚度大0.5mm。如此方便调节多个凹模镶块20间拼分间隙。

所述导板27的外壁上涂刷有蓝丹层50,所述蓝丹层50的设置用于凹模镶块20的侧面间隙的检测。

所述凹模腔15的形状俯视呈凹字形,便于凹模镶块20与模具本体10的固定。

所述模具本体10上开设有一个通槽100,所述垫片26上开设有一个垫片第二通孔266,所述导板27上开设有一个导板第二通孔278,所述镶块避让部21上开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23,所述通槽100、垫片第二通孔266、导板第二通孔278以及第二螺纹孔23同轴设置,一螺丝30依次穿过通槽100、导板第二通孔278、垫片第二通孔266与第二螺纹孔23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模镶块20由行车(图未示)吊起,并垂直缓慢地放入凹模腔15内,所述行车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所述凹模镶块20到达凹模腔15底部时,再将凹模镶块20吊起,观察凹模腔15四个侧壁蓝丹的情况。若凹模腔15的侧壁的蓝丹情况薄而匀,上下一样,即侧壁间隙符合预设值,则该凹模镶块20可以装配到所述模具本体10中,再通过螺丝30将凹模镶块20和模具本体10固定。若凹模腔15的侧壁的蓝丹不均匀,则需轻微调整导板27,这样凹模镶块20可以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浪费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方便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成型模具,通过在模具本体上开设凹模腔,在凹模腔内设置凹模镶块20,所述凹模镶块20开设有镶块避让部21,在镶块避让部2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2,在垫片26上开设有垫片第一通孔261,在导板27上开设有导板第一通孔272,如此通过螺丝30将导板27、垫片26与凹模镶块20螺纹连接,待凹模镶块20组装完成后再与模具本体10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凹模镶块20间拼缝间隙小,若模具磨损,不用对整个凹模镶块20进行更换,更换成本小。通过在导板27外壁涂刷蓝丹便于判断凹模镶块装配时是否到位,间隙是否合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本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的凹模镶块,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一个凹模腔,所述凹模腔与多个所述凹模镶块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凹模镶块包括一个镶块本体,所述镶块本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镶块避让部,每个所述镶块避让部从内到外依次连接设有垫片以及导板,所述镶块避让部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垫片上开设有一个垫片第一通孔,所述垫片包括一个抵接部以及一个与所述抵接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导板上开设有一个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槽口,所述连接部嵌入于所述槽口内,所述导板上还开设有导板第一通孔,所述垫片第一通孔、导板第一通孔以及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一螺丝依次穿设过导板第一通孔和垫片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导板的外壁上还涂刷有蓝丹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一个通槽,所述垫片上开设有一个垫片第二通孔,所述导板上开设有一个导板第二通孔,所述镶块避让部上开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所述通槽、垫片第二通孔、导板第二通孔以及第二螺纹孔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的顶部设有导向块,所述镶块避让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的截面为t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腔的形状俯视呈凹字形。


技术总结
一种热成型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模具的凹模镶块拼缝间隙小,拆卸困难,在装配凹模镶块时无法判断是否到位,间隙是否合理的问题。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位于模具本体的凹模腔内的凹模镶块。所述凹模镶块包括镶块本体,镶块本体上开设镶块避让部,镶块本体连接垫片以及导板,镶块避让部上开设第一螺纹孔,垫片上开设垫片第一通孔,导板上开设导板第一通孔,垫片嵌入于导板内,一螺丝依次穿设过导板第一通孔和垫片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导板的外壁上还涂刷有蓝丹层。

技术研发人员:任春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博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