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2867发布日期:2020-08-25 18:4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



背景技术:

顶栓压力在橡胶混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炭黑、配合剂与橡胶混炼均匀的重要环节,现有的母胶混炼工艺中,单车胶料内混炼时上顶栓压力恒定不变,一般设定为0.4-0.6mpa,其主要缺点为没有根据配方特性设定相应的上顶栓压力,而是统一采用固定压力。橡胶在混炼过程中随着混炼时间增加和混炼温度升高,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胶料变软和粘性流动现象,此时上顶栓压力过大会造成胶料挤压严重,反而不利于炭黑和配合剂在橡胶中的分散,同时上顶栓压力过小会造成上顶栓上下浮动,同样起不到均匀分散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该工艺采用单车胶料内上顶栓压力变化,同时结合混炼温度共同控制混炼过程,可提升胶料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其步骤如下:生胶投入密炼机,上顶栓下压后维持0.3-0.6mpa范围内某一恒定值,塑炼10-30s后投入炭黑与配合剂,混炼一定时间后投入油料,混炼温度上升到105-135℃范围内某一值后改变上顶栓压力,变化为0.2-0.5mpa范围内的某一恒定值,混炼温度上升到140-170℃排料,混炼过程中转子转速范围为20-50rpm,上顶栓压力由大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密炼机为日本神户制钢bb270型密炼机,转子类型为6wi。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密炼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母炼胶混炼过程中上顶栓压力的调整,提升了炭黑分散性,降低了胶料的滚动阻力;使用该工艺的母炼胶生产的终炼胶硫磺分散性明显得到提升,改善了胶料中硫磺分散不均产生的胶料喷霜,解决了由于配合剂分散不均产生的局部生热过大导致胶料焦烧,大大降低了废料的产生,提升了胶料混炼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采用上顶栓压力变化结合混炼温度共同控制混炼过程,由于胶料配方种类不同,相同温度下胶料粘性流动状态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配方种类采用不同混炼温度下改变上顶栓压力。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描述清晰完整,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实例1

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其步骤如下:天然胶塑炼25s后加入配合剂和55份炭黑,混炼30秒后投入6份环保油,在此过程中上顶栓压力为0.6mpa,混炼温度上升到125℃后将上顶栓压力调整到0.5mpa,混炼温度到170℃排料,排料后上顶栓压力变为0.6mpa。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混炼工艺,先采用上述母炼胶混炼工艺得到母炼胶;再进行终炼工艺,即母炼胶进入开炼机后在捣胶小车作用下开炼80s,辊距保持8mm,辊速45mpm,硫磺母胶粒和促进剂母胶粒分两次投入,投料过程中辊速为25mpm,辊距5mm,开炼2-5分钟,母胶粒完全投入后在捣胶小车作用下开炼100-300s排胶。

上述全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配方:天然胶100份,n220炭黑55份,环保油6份,氧化锌3份,硬脂酸1.5份,防老剂40202份,防老剂rd1份,微晶蜡1份,硫磺-802份,促进剂ns-801.1份。

整个混炼过程在日本神户制钢一次法密炼机生产。

实例2

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其步骤如下:生胶和炭黑投入混炼25s后加入配合剂,混炼30秒后投入8份油料,在此过程中上顶栓压力恒定为0.55mpa,混炼温度上升到120℃后将上顶栓压力调整到0.45mpa,混炼到160℃排料,排料后上顶栓压力变为0.55mpa。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混炼工艺,先采用上述母炼胶混炼工艺得到母炼胶;再进行终炼工艺,即母炼胶进入开炼机后在捣胶小车作用下开炼60s,辊距保持6mm,辊速45mpm,硫磺母胶粒和促进剂母胶粒分两次投入,投料过程中辊速为30mpm,辊距5mm,开炼2-4分钟,母胶粒完全投入后在捣胶小车作用下开炼100-200s排胶。

上述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胶配方:天然胶60份,顺丁胶40份,n660炭黑60份,环保油8份,氧化锌3份,硬脂酸1.5份,增粘树脂2.5份,防老剂40203份,防老剂rd2.5份,微晶蜡2份,硫磺-801.8份,促进剂ns-801.0份。

本发明工艺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结构前提下,单车母胶混炼过程中变化上顶栓压力,并根据胶料特性设置不同的上顶栓压力,结合混炼温度共同控制混炼过程,提高了胶料分散性,改善了炭黑分散,降低了胶料滚阻和因配合剂分散不均产生的局部焦烧,提升了胎侧胶屈挠性能。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生胶投入密炼机,上顶栓下压后维持0.3-0.6mpa范围内某一恒定值,塑炼10-30s后投入炭黑与配合剂,混炼一定时间后投入油料,混炼温度上升到105-135℃范围内某一值后改变上顶栓压力,变化为0.2-0.5mpa范围内的某一恒定值,混炼温度上升到140-170℃排料,混炼过程中转子转速范围为20-50rpm,上顶栓压力由大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炼机为日本神户制钢bb270型密炼机,转子类型为6wi。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母炼胶混炼工艺。步骤如下:生胶投入密炼机,上顶栓下压后维持0.3‑0.6MPa范围内某一恒定值,塑炼10‑30S后投入炭黑与配合剂,混炼一定时间后投入油料,混炼温度上升到105‑135℃范围内某一值后改变上顶栓压力,变化为0.2‑0.5Mpa范围内的某一恒定值,混炼温度上升到140‑170℃排料,混炼过程中转子转速范围为20‑50RPM,上顶栓压力由大变小。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密炼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母炼胶混炼过程中上顶栓压力的调整,提升了炭黑分散性,降低了胶料的滚动阻力;使用该工艺的母炼胶生产的终炼胶硫磺分散性明显得到提升,提升了胶料混炼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刘岩;许德兴;刘辰洁;孙学杰;赵洪涛;陈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