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7712发布日期:2021-03-30 19:3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集水块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



背景技术:

大部分注塑模具都会设计用于模具冷却或加热的水路,有的注塑模具比较大型或比较复杂,通常需要设计很多条水路,为简化这些水路与模具的供水体统之间的管连接,通常会在模具上安装一个集水块。现有模具集水块的进水口与多个出水口之间的通道为直通通道,使得各出水口内的导热水温度差异大(越靠近进水口的出水口内导热水的温度越高,正对进水口的出水口内导热水的温度最高),影响模具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旨在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集水块各出水口温度输出差异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包括:集水块上本体和集水块下本体,集水块上本体与集水块下本体相对密封装配,集水块上本体与集水块下本体的装配面均设有分配腔,集水块上本体与集水块下本体的装配面上均设有与分配腔连通的进水口和若干出水口。分配腔包括: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自进水口向若干出水口方向呈阶梯设置,且第一分配腔的横截面积比第二分配腔的横截面积小。集水块上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朝向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设有减速加热板,减速加热板与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的侧壁及底壁之间均设有过水间隙。集水块上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与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均还设有若干导流板,若干导流板并排设置在减速加热板与若干出水口之间。

优选地,减速加热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减速加热板的背水侧,并与模具的控制端信号连接。集水块上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减速加热板对应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底延伸至减速加热板的内部,容置槽内插设有加热板,加热板与模具的控制端信号连接。

优选地,导流板上设有若干导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集水块上本体与集水块下本体内呈阶梯设置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且第一分配腔的体积比第二分配腔的体积小,导热水从第一分配腔流进第二分配腔时会因体积变大而减速,从而利于第二分配腔内的导热水混合,减小各部分导热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在集水块上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朝向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设有减速加热板,使得进水口进来的导热水不会直接冲出出水口,而是减速后流进第二分配腔内,并充分混合,进一步减小第二分配腔内各部分导热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在减速加热板与出水口之间并排设置若干导流板,使得第二分配腔的导热水流出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水块上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配后的整体截面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

参照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水块上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配后的整体截面结构图。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包括:集水块上本体100和集水块下本体200,集水块上本体100与集水块下本体200相对密封装配,集水块上本体100与集水块下本体200的装配面均设有分配腔,集水块上本体100与集水块下本体200的装配面上均设有与分配腔连通的进水口300和若干出水口400。分配腔包括:第一分配腔500和第二分配腔600,第一分配腔500和第二分配腔600自进水口300向若干出水口400方向呈阶梯设置,且第一分配腔500的横截面积比第二分配腔600的横截面积小。集水块上本体100的第二分配腔600内朝向集水块下本体200的第二分配腔600设有减速加热板700,减速加热板700与集水块下本体200的第二分配腔600的侧壁及底壁之间均设有过水间隙。集水块上本体100的第二分配腔600内与集水块下本体200的第二分配腔600内均还设有若干导流板800,若干导流板800并排设置在减速加热板700与若干出水口400之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调节和补偿该模具集水块内导热水的温度损失,减速加热板700上设有用于实时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710。温度传感器710设置在减速加热板700的背水侧,防止被进水口300进来的高压水冲坏,并与模具的控制端信号连接。集水块上本体100的外壁上设有与减速加热板700对应的容置槽720,容置槽720的槽底延伸至减速加热板700的内部,容置槽720内插设有加热板(图中未示出),加热板与模具的控制端信号连接。

当模具的控制端读取到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的该模具集水块内的导热水温度损失超过预设的温度值时,模具的控制端控制加热板加热,直至将该模具集水块内的导热水温度提高至预设温度后停止加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减小该模具集水块第二分配腔600内各部分导热水流出时的温度差异,导流板800上设有若干导热孔810,导流板800两侧的导热水在流出前可通过导热孔810连通换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集水块上本体100与集水块下本体200内呈阶梯设置第一分配腔500和第二分配腔600,且第一分配腔500的体积比第二分配腔600的体积小,导热水从第一分配腔500流进第二分配腔600时会因体积变大而减速,从而利于第二分配腔600内的导热水混合,减小各部分导热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在集水块上本体100的第二分配腔600内朝向集水块下本体200的第二分配腔600设有减速加热板700,使得进水口300进来的导热水不会直接冲出出水口400,而是减速后流进第二分配腔600内,并充分混合,进一步减小第二分配腔600内各部分导热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在减速加热板700与出水口400之间并排设置若干导流板800,使得第二分配腔600的导热水流出时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包括:集水块上本体和集水块下本体,所述集水块上本体与所述集水块下本体相对密封装配,所述集水块上本体与所述集水块下本体的装配面均设有分配腔,所述集水块上本体与所述集水块下本体的装配面上均设有与所述分配腔连通的进水口和若干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腔包括: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所述第一分配腔和所述第二分配腔自所述进水口向若干所述出水口方向呈阶梯设置,且所述第一分配腔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第二分配腔的横截面积小;所述集水块上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朝向所述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设有减速加热板,所述减速加热板与所述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的侧壁及底壁之间均设有过水间隙;所述集水块上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与所述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均还设有若干导流板,若干所述导流板并排设置在所述减速加热板与若干所述出水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加热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减速加热板的背水侧,并与模具的控制端信号连接;所述集水块上本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减速加热板对应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延伸至所述减速加热板的内部,所述容置槽内插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模具的控制端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设有若干导热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输出稳定的模具集水块,分配腔包括: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自进水口向若干出水口方向呈阶梯设置。集水块上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朝向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设有减速加热板。集水块上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与集水块下本体的第二分配腔内均还设有若干导流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利于第二分配腔内的导热水混合,减小各部分导热水的温度差异。通过设置减速加热板,使得进水口进来的导热水减速后流进第二分配腔内,并充分混合,进一步减小第二分配腔内各部分导热水的温度差异。通过设置若干导流板,使得第二分配腔的导热水流出时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梁祖健;胡帮;梁祖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立品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