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8846发布日期:2021-06-01 23:2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箱成型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箱为地铁列车中的车下吊挂设备,蓄电池箱为安装电池用框架结构,蓄电池箱除了主体框架还需要抽拉电池用的滑轨和活动的检查门等。原金属主框架材质为碳钢,小车、内外轨道、外罩板、箱门及控制箱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蓄电池箱中的部件小盒体是通过在模具上铺设预浸料后通过热压罐成型的。小盒体结构增强了整体框架的刚度和强度。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外模具成型,这会导致整体框架的刚度和强度不够。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内模具成型技术往往脱模繁琐,操作不便。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采用内模成型技术,采用底座和内模具两者配合,保证了盒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便于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采用内模成型技术,采用底座和内模具两者配合,保证了盒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便于脱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

底座,为板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

内模具,由若干块块体组成,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在成型时,用于形成待成型盒体的内腔;

其中,所述内模具包括边块体和中心块体;所述边块体设置在所述中心块体两侧;所述中心块体两侧均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边块体一侧设置的凸起部相配合;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分别沿所述边块体和所述中心块体的顶部向所述底座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使得所述边块体尺寸沿所述凸起部至所述底座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倾斜面对应设置,使得所述中心块体尺寸沿所述凹陷部至所述底座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表面设置若干安装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对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为l形角钢结构,表面设置有若干螺栓孔;所述固定机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模具侧面,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栓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侧角钢,固定在所述内模具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主面角钢,固定在所述内模具前后两面。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内模成型技术,采用底座和内模具两者配合,保证了盒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便于脱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底座1、内模具2、固定机构3、边块体21、中心块体22、侧角钢31、主面角钢32、凸起部211、倾斜面212、凹陷部221和配合面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如图1~4所示,

包括:

底座1,为板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

内模具2,由若干块块体组成,垂直于所述底座1设置,在成型时,用于形成待成型盒体的内腔;

其中,所述内模具2包括边块体21和中心块体22;所述边块体21设置在所述中心块体22两侧;所述中心块体22两侧均设置有凹陷部221;所述凹陷部221与所述边块体21一侧设置的凸起部211相配合;所述凸起部211与所述凹陷部221分别沿所述边块体21和所述中心块体22的顶部向所述底座1延伸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凸起部211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倾斜面212;所述倾斜面212使得所述边块体21尺寸沿所述凸起部211至所述底座1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凹陷部221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配合面222;所述配合面222与所述倾斜面212对应设置,使得所述中心块体22尺寸沿所述凹陷部221至所述底座1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的,在拆模时,先将底座1卸下,再取出中心块体22,因中心块体22尺寸沿凹陷部221至底座1方向逐渐增大,使得中心块体22沿着倾斜面212轻松滑出;最后取出边块体21,便于拆卸脱模,形成小盒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底座1表面设置若干安装孔11。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还包括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对所述内模具2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连接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3为l形角钢结构,表面设置有若干螺栓孔;所述固定机构3一端固定在所述内模具2侧面,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栓孔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侧角钢31,固定在所述内模具2左右两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3还包括主面角钢32,固定在所述内模具2前后两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为板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

内模具(2),由若干块块体组成,垂直于所述底座(1)设置,在成型时,用于形成待成型盒体的内腔;

其中,所述内模具(2)包括边块体(21)和中心块体(22);所述边块体(21)设置在所述中心块体(22)两侧;所述中心块体(22)两侧均设置有凹陷部(221);所述凹陷部(221)与所述边块体(21)一侧设置的凸起部(211)相配合;所述凸起部(211)与所述凹陷部(221)分别沿所述边块体(21)和所述中心块体(22)的顶部向所述底座(1)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11)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倾斜面(212);所述倾斜面(212)使得所述边块体(21)尺寸沿所述凸起部(211)至所述底座(1)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21)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配合面(222);所述配合面(222)与所述倾斜面(212)对应设置,使得所述中心块体(22)尺寸沿所述凹陷部(221)至所述底座(1)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设置若干安装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对所述内模具(2)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连接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为l形角钢结构,表面设置有若干螺栓孔;所述固定机构(3)一端固定在所述内模具(2)侧面,另一端通过所述螺栓孔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侧角钢(31),固定在所述内模具(2)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还包括主面角钢(32),固定在所述内模具(2)前后两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箱成型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底座,为板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内模具,由若干块块体组成,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在成型时,用于形成待成型盒体的内腔;其中,所述内模具包括边块体和中心块体;所述边块体设置在所述中心块体两侧;所述中心块体两侧均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边块体一侧设置的凸起部相配合;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分别沿所述边块体和所述中心块体的顶部向所述底座延伸设置。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复材电池箱盒体成型用内模装置,采用内模成型技术,采用底座和内模具两者配合,保证盒体成型的刚度和强度,便于复材操作空间和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吴章玉;钱亚刚;徐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