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4386发布日期:2021-07-30 13:1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机夹紧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吹塑机是一种塑料加工机器。将液体塑胶喷出来之后,利用机器吹出来的风力,将塑体吹附到一定形状的模腔,从而制成产品,这种机器就叫做吹塑机。塑料在螺杆挤出机中被熔化并定量挤出,然后通过口膜成型,再有风环吹风冷却,然后有牵引机按一定速度牵引,卷绕机将其卷绕成卷。

现有的塑料吹塑机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工人手动夹持塑料工件进行加工,而目前缺少自动夹紧装置,不满足现今加工的需要,降低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实用性强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夹持组件、连接于所述夹持组件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的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一侧的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第三连接块、连接所述第四齿轮的第四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之间的第一夹块、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之间的第二夹块;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设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呈八字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通过至少四个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呈八字型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分别通过至少四个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安装台、固定于所述安装台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台上的缸体、活动套设于所述缸体内部的活塞杆。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块背离所述安装台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活塞杆枢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安装台设为c型安装台,所述c型安装台设有卡接块,所述c型安装台通过卡接块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长条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组件的活塞杆的伸缩,配合八字型连接块的设置,实现工件的夹紧,有效避免了人工的夹持,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设于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之间的夹持组件30、连接于夹持组件30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30的驱动组件40;夹持组件30包括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10一侧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架20一侧的第三齿轮33和第四齿轮34、连接第一齿轮31一侧的第一连接块35、连接第二齿轮32一侧的第二连接块36、连接第三齿轮33的第三连接块37、连接第四齿轮34的第四连接块38、连接于第一连接块35和第三连接块37之间的第一夹块50、连接于第二连接块36和第四连接块38之间的第二夹块60;驱动组件4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块35。

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啮合设置;第三齿轮33与第四齿轮34啮合设置。通过驱动组件40带动第一齿轮31,进而带动第二齿轮32,实现夹持工件,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第一连接块35和第二连接块36呈八字型设置,第一连接块35和第二连接块36分别通过至少四个螺丝固定于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8呈八字型设置,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8分别通过至少四个螺丝固定于第三齿轮33和第四齿轮34。如此设置,第一方面,方便工件的夹紧;第二方面,工人容易将工件放到第一夹块50和第二夹块60中间,高效实用。

驱动组件40包括连接于第一支架10的安装台41、固定于安装台41并与第一连接块35连接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包括固定于安装台41上的缸体42、活动套设于缸体42内部的活塞杆43。进一步地,驱动组件40包括但不限于驱动气缸,实现工件的自动夹持,节省人力。

第一连接块35背离安装台41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有延长部351,延长部351与活塞杆43枢接。如此设置,方便活塞杆43驱动第一齿轮31,带动第一连接块35运动,加工效率高。

安装台41设为c型安装台,c型安装台设有卡接块44,c型安装台通过卡接块44卡设于第一支架10。如此设置,进一步保证安装台41稳定设置,提高驱动组件40的运作稳定性,实用性强。

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均开设有安装槽70,安装槽70呈长条状。安装槽70的设置,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吹塑机上,稳定效果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需夹持工件时,驱动组件40的活塞杆43推出带动第一齿轮31,进而转动第二齿轮32,使第一夹块50和第二夹块60分开,工人将工件放置于第一夹块50和第二夹块60之间,然后再次启动驱动组件40,使其活塞杆43返回进一步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使第二齿轮32带动第二连接块36向第一连接块35靠近,进而夹紧工件,进一步实现工件的自动夹紧,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组件40的活塞杆43的伸缩,配合八字型连接块的设置,实现工件的夹紧,有效避免了人工的夹持,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效率,实用性强。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夹持组件、连接于所述夹持组件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的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一侧的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第三连接块、连接所述第四齿轮的第四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之间的第一夹块、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之间的第二夹块;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呈八字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通过至少四个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呈八字型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分别通过至少四个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安装台、固定于所述安装台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台上的缸体、活动套设于所述缸体内部的活塞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背离所述安装台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活塞杆枢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设为c型安装台,所述c型安装台设有卡接块,所述c型安装台通过卡接块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长条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机夹紧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夹持组件、连接于夹持组件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的驱动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一侧的第一连接块、连接第二齿轮一侧的第二连接块、连接第三齿轮的第三连接块、连接第四齿轮的第四连接块、连接于第一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之间的第一夹块、连接于第二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之间的第二夹块;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实用性强的塑料吹塑机用夹紧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饶国庆;张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千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9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