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1863发布日期:2021-08-31 13:3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将塑料颗粒熔融后挤压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手段,利用自带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出机在输送过程中将塑料颗粒熔融,而后挤出熔融后的液态物料。

为了得到螺杆挤出机最高的推进效率,需要根据物料的物理特性调整叶片的外形以及叶片的转速等参数,但是由于颗粒状物料和熔融物料的形态不同,螺杆挤出机很难同时高效的推动颗粒状物料和熔融状态下的物料。

因此,如何提高带有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出机的推进效率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螺杆挤出机,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带加热的螺杆挤出机无法同时高效的推动固态物料和液态物料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螺杆挤出机,其包括:

机壳,其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一端具有进料口,其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筒体一端,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具有出料口;

第一推料组件,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叶片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一叶片呈螺旋状,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一转轴以及所述第一筒体内壁合围成螺旋通道,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第二推料组件,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叶片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二叶片呈螺旋状,其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第二筒体内壁合围成螺旋通道,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加热件,其加热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壁,以加热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还包括缓料腔,所述第一筒体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缓料腔,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缓料腔,所述缓料腔顶端开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内壁沿其母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加热件包括多个电热条,多个所述电热条一一对应的嵌设于多个所述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内壁贴附有导热膜,所述导热膜将所述电热条和物料隔绝。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自由端向外延伸呈漏斗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将塑料颗粒自进料口投入第一筒体之中,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叶片,在第一叶片推动塑料颗粒行进,同时加热件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使得塑料颗粒在第一筒体内部的行进过程中逐渐融化,而后熔融的物料进入第二筒体,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叶片,转动的第二叶片推动液态物料前进,最终使液态物料从出料口排出。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杆挤出机,可利用第一推料组件推动不断熔融的塑料颗粒,而用第二推料组件推动融化后的液态物料,避免了推料组件无法同时满足高效推进固态物料和液态物料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杆挤出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筒体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杆挤出机,其包括:机壳100、第一推料组件200、第二推料组件300和加热件400,其中机壳100用于收容其它组件,其具有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第一推料组件200用于推动第一筒体110内部的物料,第二推料组件300用于推动第二筒体120内的物料,加热件400用于加热第一筒体110中的物料,以使第一筒体110中的物料在推进过程中融化。

机壳10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其包括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第一筒体110一端具有进料口111,其另一端连通第二筒体120一端,第二筒体120远离第一筒体110的一端具有出料口121。为了便于将物料投入第一筒体110之中,进料口111自由端向外延伸呈漏斗状结构。

考虑到塑料颗粒之间具有大量的空隙,因此在塑料颗粒熔融后会有一部分气体存留于机壳100内部,气体会在叶片的搅动下融进液态物料中,最终形成气穴,影响到最终成型的产品质量。故此,机壳100还包括缓料腔130,第一筒体110远离进料口111的一端连通缓料腔,第二筒120体远离出料口121的一端连通缓料腔130,缓料腔130顶端开设有排气口131。

此外,为了减少热量的流失,机壳100外壁包覆有保温层130。

第一推料组件200,其包括第一转轴210、第一叶片220和第一驱动件230,第一转轴210同轴内置于第一筒体110,第一叶片220呈螺旋状,其安装于第一转轴210,第一叶片220和第一转轴210以及第一筒体110内壁合围成螺旋通道,第一驱动件230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轴210,以驱动第一转轴210转动。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得到良好的推进效率,第一叶片220的外形,以及第一转轴210的转速应当满足推进塑料颗粒的需要。

第二推料组件300,其包括第二转轴310,第二叶片320和第二驱动件330,第二转轴310同轴内置于第二筒体120,第二叶片320呈螺旋状,其安装于第二转轴310,第二叶片320和第二转轴310以及第二筒体120内壁合围成螺旋通道,第二驱动件330输出端连接第二转轴310,以驱动第二转轴310转动,与第一推料组件200相类似的,第二叶片320的外形,以及第二转轴310的转速应当满足推进熔融物料的需求。

加热件400,其加热端设置于第一筒体110内壁,以加热第一筒体110内的物料。原则上可以对第一筒体110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的形式均是可行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内壁沿其母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卡槽112,加热件400包括多个电热条410,多个电热条410一一对应的嵌设于多个卡槽112。

此外,为了避免电热条410直接和物料直接接触,使得电热条被腐蚀影响到电热条410的使用寿命。第一筒体110内壁贴附有导热膜113,导热膜113将电热条410和物料隔绝。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一端具有进料口,其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筒体一端,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具有出料口;

第一推料组件,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叶片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一叶片呈螺旋状,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一转轴以及所述第一筒体内壁合围成螺旋通道,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第二推料组件,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叶片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二叶片呈螺旋状,其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叶片和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第二筒体内壁合围成螺旋通道,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加热件,其加热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壁,以加热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缓料腔,所述第一筒体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缓料腔,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缓料腔,所述缓料腔顶端开设有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壁沿其母线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加热件包括多个电热条,多个所述电热条一一对应的嵌设于多个所述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壁贴附有导热膜,所述导热膜将所述电热条和物料隔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自由端向外延伸呈漏斗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杆挤出机,其包括:机壳、第一推料组件、第二推料组件和加热件,其中机壳用于收容其它组件,其具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推料组件用于推动第一筒体内部的物料,第二推料组件用于推动第二筒体内的物料,加热件用于加热第一筒体中的物料,以使第一筒体中的物料在推进过程中融化。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杆挤出机,可利用第一推料组件推动不断熔融的塑料颗粒,而用第二推料组件推动融化后的液态物料,避免了推料组件无法同时满足高效推进固态物料和液态物料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祥;段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德祥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