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8403发布日期:2021-07-30 18:0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注塑机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但是,现有的注塑机油箱存在以下缺陷:

市面上的在注塑机运行过程中,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推动整个机器的运作,液压油经过机器循环回到油箱后,液压油里面夹杂着气泡并含有过多的铁屑杂质,且液压油温度过高、温度不均等的问题,影响液压油的循环使用,影响机器的性能和产品质量,减少机器使用寿命,循环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油箱结构,其能解决循环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注塑机油箱结构,包括油箱箱体、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回油管路,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内部腔体;所述第一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间隔组件、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于所述油箱箱体内并将所述内部腔体分割为混合区、回油区、吸油区,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回油区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通,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吸油区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油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隔组件呈u型,所述第一间隔组件与所述油箱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回油区。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吸油区。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区位于所述混合区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间隔组件呈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背部检修窗。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侧部检修窗。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箱体呈长方体。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管路的数量为2-5个。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第一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间隔组件、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于所述油箱箱体内并将所述内部腔体分割为混合区、回油区、吸油区,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回油区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通,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吸油区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油区连通。使用时,循环后的油先进入回油区,再进入混合区与混合区内部的液压油混合,然后再进入吸油区,解决了液压油温度过高、温度不均的问题,提高循环效果,解决了循环使用液压油对注塑机器影响较大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注塑机油箱结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注塑机油箱结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注塑机油箱结构的另一结构图。

图中:10、油箱箱体;11、内部腔体;12、出油口;13、背部检修窗;14、侧部检修窗;15、混合区;16、回油区;17、吸油区;20、第一间隔组件;21、第一过孔;30、第二间隔组件;31、第二过孔;40、回油管路;60、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一种注塑机油箱结构,包括油箱箱体10、第一间隔组件20、第二间隔组件30、回油管路40,所述油箱箱体10设置有内部腔体11;所述第一间隔组件20设置有第一过孔21;所述第二间隔组件30设置有第二过孔31;所述第一间隔组件20、所述第二间隔组件30设置于所述油箱箱体10内并将所述内部腔体11分割为混合区15、回油区16、吸油区17,所述混合区15与所述回油区16通过所述第一过孔21连通,所述混合区15与所述吸油区17通过所述第二过孔31连通,所述回油管路40与所述回油区16连通。使用时,循环后的油先进入回油区16,再进入混合区15与混合区15内部的液压油混合,然后再进入吸油区17,解决了液压油温度过高、温度不均的问题,提高循环效果,解决了循环使用液压油对注塑机器影响较大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一间隔组件20呈u型,所述第一间隔组件20与所述油箱箱体10的侧壁之间形成回油区16。设置所述第一间隔组件20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比较小的回油区16,缓冲回油的冲力。

优选的,所述油箱箱体10设置有出油口12,所述出油口12位于所述吸油区17。所述回油区16位于所述混合区15下侧。所述回油区16位于所述混合区15下侧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方便混合均匀,另一方面使刚进入回油区16循环的液压油温度降低。所述油箱箱体10设置有用于提高强度的支撑件60。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孔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过孔31的直径。设置所述第一过孔21的目的在于过滤杂质铁屑,消除气泡,设置所述第二过孔31的目的在于:使相对稳定的液压油进入吸油区17。

优选的,所述第二间隔组件30呈平板状。所述油箱箱体10设置有背部检修窗13。所述油箱箱体10设置有侧部检修窗14。所述油箱箱体10呈长方体。所述回油管路40的数量为2-5个。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机油箱结构,包括油箱箱体、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内部腔体;

所述第一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一过孔;

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二过孔;

所述第一间隔组件、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于所述油箱箱体内并将所述内部腔体分割为混合区、回油区、吸油区,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回油区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通,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吸油区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油区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组件呈u型,所述第一间隔组件与所述油箱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回油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吸油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区位于所述混合区下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过孔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组件呈平板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背部检修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侧部检修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箱体呈长方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路的数量为2-5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机油箱结构,包括油箱箱体、第一间隔组件、第二间隔组件、回油管路,所述油箱箱体设置有内部腔体;所述第一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间隔组件、所述第二间隔组件设置于所述油箱箱体内并将所述内部腔体分割为混合区、回油区、吸油区,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回油区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通,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吸油区通过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回油区连通。使用时,循环后的油先进入回油区,再进入混合区与混合区内部的液压油混合,然后再进入吸油区,解决了液压油温度过高、温度不均的问题,提高循环效果,解决了循环使用液压油对注塑机器影响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麒;刘平定;孙晓波;袁中华;杜呈表;詹亮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3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