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3183发布日期:2021-11-03 18:0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2.橡胶挤出机用于将高温的橡胶挤出成型,挤出后需要对橡胶进行引导输送,并在引导过程中需要对橡胶降温,一遍于橡胶成型。传统的冷却方式为风冷,但是由于风冷的过程中容易将灰尘、残渣等杂物吹到橡胶上,导致橡胶表面脏乱不堪。并且风力会根据距离逐渐变小,因此,降温不均匀,同时风力过大也会在橡胶表面形成印记。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在橡胶挤出后引导的同时进行降温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包括敞口状的冷却斗,所述冷却斗左端口与挤出机挤出口齐平,所述冷却斗内盛放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斗底部通过排液管连通水箱,所述水箱出口处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出口处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斗右侧壁连通,所述冷却斗的左侧壁的坡度高于右侧壁的坡度,所述冷却斗内沿底部左侧至右侧壁出口处间隔转动设置有一排输送辊轴,所述冷却斗右侧壁出口处水平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挤水板和下挤水板,上挤水板和下挤水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吸水辊轴,上下两排的吸水辊轴之间的间距恰好能使挤出的橡胶通过,且下排最左侧的吸水辊轴与最右侧的输送辊轴齐平,所述吸水辊轴配备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吸水辊轴辊身上均分布有吸水绒毛,且吸水辊轴均与上挤水板或下挤水板相抵,并使得吸水绒毛挤压在对应的挤水板上,所述上挤水板和下挤水板上均设有漏孔,上挤水板的上表面罩设有吸水罩,所述吸水罩的顶部出口连接负压风机。
5.上述方案中:下挤水板的底部也设有吸水罩,在该吸水罩的底部出口连接有负压风机。也能通过负压风机将挤出的液体吸走,避免液体积留。
6.上述方案中:上挤水板的漏孔的直径小于靠下设置的挤水板的漏孔的直径。尽可能避免挤出的液体从上挤水板的漏孔中流出。
7.上述方案中:上排吸水辊轴的左侧设有与其底侧齐平的挡板。避免橡胶端部翘起无法进入两排吸水辊轴之间。
8.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斗底部左低右高设置。便于冷却液流出。
9.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斗左侧壁上设有圆滑的衔接板,用于衔接左侧壁与最左侧的输送辊轴之间的间隙,且衔接板的右端与最左侧的输送辊轴顶部齐平。能够让橡胶平稳的转移到输送辊轴上,避免橡胶端部受到撞击。
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液流向与橡
胶移动方向相反,冷却效果更好,便于橡胶冷却成型。设置的两排吸水辊轴便于将橡胶表面的液渍吸走,并在挤水板的挤压下从漏孔挤压到挤水板的另一侧,再通过负压风机将液渍吸走。
1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包括敞口状的冷却斗2,冷却斗2左端口与挤出机1挤出口连通,让刚挤出的橡胶沿着冷却斗2的左侧壁向下滑动,并进入冷却斗2的底部。冷却斗2内盛放有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对挤出的橡胶降温。其中,冷却液的密度低于橡胶的密度,以确保橡胶不会浮起。冷却斗2底部通过排液管连通水箱4,水箱4出口处设有增压泵5,增压泵5出口处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斗2右侧壁连通。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橡胶的移动方向相反,则能够更有效的冷却橡胶,便于橡胶成型。冷却斗2的左侧壁的坡度高于右侧壁的坡度,冷却斗2内沿底部左侧至右侧壁出口处间隔转动设置有一排输送辊轴3。右侧壁的坡度较低,能够便于橡胶借助挤出机1的挤出力沿着右侧壁滑出。
17.冷却斗2右侧壁出口处水平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挤水板7c和下挤水板7b,上挤水板7c和下挤水板7b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吸水辊轴6。上下两排的吸水辊轴6之间的间距恰好能使挤出的橡胶通过,且下排最左侧的吸水辊轴6与最右侧的输送辊轴3齐平,便于橡胶转移到吸水辊轴6上。上排吸水辊轴6的左侧设有与其底侧齐平的挡板9,吸水辊轴6配备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吸水辊轴6辊身上均分布有吸水绒毛6a,且吸水辊轴6均与对应的挤水板相抵,并使得吸水绒毛6a挤压在上挤水板7c或下挤水板7b上,从而能够在转动的同时将吸水绒毛6a上的液体挤出。上挤水板7c和下挤水板7b上均设有漏孔7a,上挤水板7c的上表面罩设有吸水罩8,吸水罩8连接负压风机。通过吸水绒毛6a将橡胶表面残留的液体吸附掉,再通过上挤水板7c或下挤水板7b将吸水绒毛6a吸走的液体从漏孔7a中挤出到上挤水板7c或下挤水板7b的另一侧,再结合负压风机将吸水罩8内的液体吸走。
18.其中,上挤水板7c的漏孔7a的直径小于下挤水板7b的漏孔7a的直径。由于下挤水板7b挤出的水能够通过重力从漏孔7a掉落,并且还便于在下挤水板7b上方的液体从漏孔7a掉落。除此之外,在上挤水板7c上方的液体可能还会从漏孔7a掉出,减小直径能够让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从漏孔7a中掉出。
19.最好是,下挤水板7的底部也罩设有吸水罩8,吸水罩8连接负压风机。
20.最好是,冷却斗2底部左低右高设置,排液管设置在冷却斗2最底处,设置在冷却斗2底部的输送辊轴3沿同一水平高度依次设置。
21.最好是,冷却斗2左侧壁上设有圆滑的衔接板2a,用于衔接左侧壁与最左侧的输送辊轴3之间的间隙,且衔接板2a的右端与最左侧的输送辊轴3顶部齐平。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状的冷却斗(2),所述冷却斗(2)左端口与挤出机(1)挤出口齐平,所述冷却斗(2)内盛放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斗(2)底部通过排液管连通水箱(4),所述水箱(4)出口处设有增压泵(5),所述增压泵(5)出口处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斗(2)右侧壁连通,所述冷却斗(2)的左侧壁的坡度高于右侧壁的坡度,所述冷却斗(2)内沿底部左侧至右侧壁出口处间隔转动设置有一排输送辊轴(3),所述冷却斗(2)右侧壁出口处水平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挤水板(7c)和下挤水板(7b),上挤水板(7c)和下挤水板(7b)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吸水辊轴(6),上下两排的吸水辊轴(6)之间的间距恰好能使挤出的橡胶通过,且下排最左侧的吸水辊轴(6)与最右侧的输送辊轴(3)齐平,所述吸水辊轴(6)配备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吸水辊轴(6)辊身上均分布有吸水绒毛(6a),且吸水辊轴(6)均与上挤水板(7c)或下挤水板(7b)相抵,并使得吸水绒毛(6a)挤压在对应的挤水板上,所述上挤水板(7c)和下挤水板(7b)上均设有漏孔(7a),上挤水板(7c)的上表面罩设有吸水罩(8),所述吸水罩(8)的顶部出口连接负压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挤水板(7b)的底部也设有吸水罩(8),在该吸水罩(8)的底部出口连接有负压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挤水板(7c)的漏孔(7a)的直径小于下挤水板(7b)的漏孔(7a)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排吸水辊轴(6)的左侧设有与其底侧齐平的挡板(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斗(2)底部左低右高设置,所述排液管设置在冷却斗(2)最底处,设置在冷却斗(2)底部的输送辊轴(3)沿同一水平高度依次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斗(2)左侧壁上设有圆滑的衔接板(2a),用于衔接左侧壁与最左侧的输送辊轴(3)之间的间隙,且衔接板(2a)的右端与最左侧的输送辊轴(3)顶部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浴式橡胶挤出成型引导装置,包括敞口状的冷却斗,冷却斗左端口与挤出机挤出口连通,冷却斗内盛放有冷却液,冷却斗底部通过排液管连通水箱,水箱出口处设有增压泵,增压泵出口处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斗右侧壁连通,冷却斗的左侧壁的坡度高于右侧壁的坡度,冷却斗内沿底部左侧至右侧壁出口处间隔转动设置有一排输送辊轴,冷却斗右侧壁出口处水平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挤水板和下挤水板,上挤水板和下挤水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吸水辊轴,上吸水辊轴配备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吸水辊轴辊身上均分布有吸水绒毛,上挤水板或下挤水板上均设有漏孔,上挤水板的上表面罩设有吸水罩,吸水罩连接负压风机。便于橡胶冷却成型。冷却成型。冷却成型。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金盾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