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7214发布日期:2022-10-05 00:5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利用内部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并在外力作用下使胚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制件的工具,一般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开取件,合拢时使胚料注入模具腔内成型。
3.然而现有的浇注模具还存在以下问题:
4.当胚料注入上下两个部分后,为实现胚料的快速成型,一般利用冷却机构提高冷却散热效果,然而现有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胚料进行循环散热,冷却使用效果较差,并且现有的大多只能对下模具进行冷却,而不便对上模具进行同步散热,从而不便对胚料进行均匀散热,导致胚料容易出现变形等情况。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模具不便对胚料进行循环散热,并且不便对胚料进行均匀散热,散热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包括置于工作台面上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方安装有上模座,且所述下模座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胚料成型的模腔;
8.还包括有:
9.驱动电机,其嵌入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左侧内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风扇,并且风扇所处空间的左侧与外界互通;
10.锥齿传动组件,其下端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外侧,且锥齿传动组件的右端轴连接在所述下模座的内部;
11.冷却管,其贴合缠绕在所述模腔的外侧,对模腔内部材料进行水冷散热;
12.导风管道,其安装于所述上模座的内部;
13.通风管道,其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且通风管道的左端位于风扇的上方,并且通风管道与冷却管所处空间连通,促使风扇所产生的风通过通风管道对冷却管和模腔进行风冷散热。
14.优选的,所述锥齿传动组件的右端固定有转盘,且转盘的外侧贴合套设有套环,并且套环的下端安装有活塞板,而且活塞板贴合位于处理腔的内部,同时处理腔开设于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使得套环移动后,可以带动活塞板进行同步活动。
15.优选的,所述转盘与锥齿传动组件的右端为偏心设置,且转盘外侧所套设的套环通过活塞板和处理腔的贴合作用与下模座构成上下滑动结构,使得当转盘转动后,套环可
以利用活塞板和处理腔的贴合作用,带动活塞板在处理腔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
16.优选的,所述处理腔通过单向阀和连通管分别与冷却管的两端实现连通,且处理腔的内部安装有制冷组件,使得当活塞板在处理腔的内部进行抽吸作业时,可以实现冷却管内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17.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的右端出口与所述导风管道的右端入口相对设置,且通风管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驱动板,并且驱动板与所述下模座之间焊接有压力弹簧,使得通风管道可以进入导风管道的内部对上模座进行风冷作业,并且风力可以推动驱动板进行移动。
18.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左侧分别热熔连接有密封气囊和驱动气囊,且密封气囊和驱动气囊相互连通,使得当驱动板移动后,可以对驱动气囊进行挤压,促使密封气囊发生膨胀。
19.优选的,所述密封气囊和驱动气囊分别与上模座的下端面和驱动板的上端面相互贴合,并且密封气囊呈圆环状套设在通风管道的外侧,使得当密封气囊发生膨胀后,可以增强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出现漏风的情况,保证通风。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通过转盘和导风管道等,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并可以对上模座进行同步风冷,保证均匀散热效果,具体效果如下:
21.1、设置有转盘和处理腔,使得当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促使风扇产生风,通过通风管道对冷却管和模腔进行风冷散热,并且驱动电机利用锥齿传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活塞板利用转盘和套环实现在处理腔内的上下滑动,由于处理腔分别与冷却管的两端相互连通,故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提高对胚料的冷却效果;
22.2、设置有密封气囊和导风管道,使得当风扇产生的风通过通风管道进入导风管道的内部后,可以对胚料的上方进行风冷散热,并且风在流动过程中,带动驱动板挤压向驱动气囊,由于驱动气囊和密封气囊相互连通,故而密封气囊将发生膨胀,进而可以增强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漏风,提高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侧剖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理腔正剖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气囊俯剖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下模座;2、上模座;3、驱动电机;4、风扇;5、锥齿传动组件;6、模腔;7、冷却管;8、导风管道;9、处理腔;10、转盘;11、套环;12、活塞板;13、连通管;14、通风管道;15、密封气囊;16、驱动气囊;17、驱动板;18、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循环散热的浇注模具,包括置于工作台面上的下模座1,下模座1的上方安装有上模座2,且下模座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胚料成型的模腔6;还包括有:驱动电机3,其嵌入安装于下模座1的左侧内部,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键连接有风扇4,并且风扇4所处空间的左侧与外界互通;导风管道8,其安装于上模座2的内部;通风管道14,其安装于下模座1的内部,且通风管道14的左端位于风扇4的上方,并且通风管道14与冷却管7所处空间连通,促使风扇4所产生的风通过通风管道14对冷却管7和模腔6进行风冷散热;通风管道14的右端出口与导风管道8的右端入口相对设置,且通风管道1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驱动板17,并且驱动板17与下模座1之间焊接有压力弹簧18;下模座1的左侧分别热熔连接有密封气囊15和驱动气囊16,且密封气囊15和驱动气囊16相互连通;密封气囊15和驱动气囊16分别与上模座2的下端面和驱动板17的上端面相互贴合,并且密封气囊15呈圆环状套设在通风管道14的外侧;
31.结合图1和图4-5所示,使得当驱动电机3启动后,可以带动风扇4和锥齿传动组件5进行转动,当风扇4转动后,所产生的风力将通过通风管道14吹向冷却管7和模腔6实现风冷,并且最后进入导风管道8的内部,对上模座2进行风冷,提高均匀散热效果,并且在流动过程中,可以带动驱动板17向上移动挤压向驱动气囊16,由于驱动气囊16和密封气囊15相互连通,故而密封气囊15将发生膨胀,从而可以增强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风的情况;
32.锥齿传动组件5,其下端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3输出端的外侧,且锥齿传动组件5的右端轴连接在下模座1的内部;冷却管7,其贴合缠绕在模腔6的外侧,对模腔6内部材料进行水冷散热;锥齿传动组件5的右端固定有转盘10,且转盘10的外侧贴合套设有套环11,并且套环11的下端安装有活塞板12,而且活塞板12贴合位于处理腔9的内部,同时处理腔9开设于下模座1的内部;转盘10与锥齿传动组件5的右端为偏心设置,且转盘10外侧所套设的套环11通过活塞板12和处理腔9的贴合作用与下模座1构成上下滑动结构;处理腔9通过单向阀和连通管13分别与冷却管7的两端实现连通,且处理腔9的内部安装有制冷组件;
33.结合图1-3所示,使得当锥齿传动组件5转动后,可以带动转盘10进行同步转动,套设在转盘10外侧的套环11利用活塞板12与处理腔9之间的贴合作用,可以实现上下移动,当活塞板12向上移动时,可以将部分冷却液抽取至处理腔9的内部,利用制冷组件对冷却液进行降温,而后向下移动时,将降温后的冷却液重新注入冷却管7中,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34.工作原理:结合图1-5所示,当胚料注入模腔6内部后,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风扇4和锥齿传动组件5进行转动,当风扇4转动后,所产生的风通过通风管道14向冷却管7和模腔6进行风冷,并将向导风管道8的内部对上模座2进行风冷,在流动过程中,利用驱动板17和密封气囊15的配合,提高密封性,避免漏风,而锥齿传动组件5带动转盘10转动后,可以利用套环11带动活塞板12在处理腔9的内部进行上下活动,实现冷却管7内冷却液的循环使用,提高冷却效果。
35.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