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3396发布日期:2022-09-27 21:5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延时顶出的顶针需避开模具顶棍孔的位置,如果需要延时顶出的顶针与顶棍孔干涉,延时顶针会从模具顶棍孔掉出顶针板,与注塑机顶棍干涉,模具顶出系统将无无法顶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该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有效解决模具延时顶出的顶针与顶棍孔干涉时模具无法顶出问题,顶出效果好、稳定性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包括有b板,b板上端装设有模仁,且模仁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呈排状布置的产品模腔,产品模腔下端装设有若干个呈竖向布置的中间顶针及侧边顶针,且中间顶针与侧边顶针下端装设有面针板,并且面针板下端装设有底针板,底针板与面针板之间装设有呈十字状的顶出活动块,且顶出活动块设置于中间顶针下端部,侧边顶针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顶针回位针,且顶针回位针装设于底针板上端设置的回位孔,且回位孔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
6.其中,所述模仁上端面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进胶流道,且进胶流道与所述产品模腔相连接。
7.其中,所述底针板下端装设有底板,且底板上端装设有与所述b板连接的方铁。
8.其中,所述顶针延时行程h的深度高于所述顶针回位针上端部的厚度。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包括有b板,b板上端装设有模仁,且模仁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呈排状布置的产品模腔,产品模腔下端装设有若干个呈竖向布置的中间顶针及侧边顶针,且中间顶针与侧边顶针下端装设有面针板,并且面针板下端装设有底针板,底针板与面针板之间装设有呈十字状的顶出活动块,且顶出活动块设置于中间顶针下端部,侧边顶针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顶针回位针,且顶针回位针装设于底针板上端设置的回位孔,且回位孔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针板与面针板之间装设有呈十字状的顶出活动块,且顶出活动块设置于中间顶针下端部,侧边顶针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顶针回位针,且顶针回位针装设于底针板上端设置的回位孔,且回位孔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在顶出时,中间顶针先顶出,由于顶针回位针装设于底针板上端设置的回位孔,且回位孔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使得侧边顶针在中间顶针顶出时要在回位孔上端的顶针延时行程h向下运动,运动到底后才做顶出,从而实现延时顶出,解决模具延时顶出的顶针与顶棍孔干涉时模具无法顶出问题,顶出效果好、稳定性好;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有效解决模具延时
顶出的顶针与顶棍孔干涉时模具无法顶出问题,顶出效果好、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0.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在图1中包括有:
13.1——b板
ꢀꢀꢀꢀꢀꢀꢀꢀꢀꢀꢀꢀꢀꢀꢀꢀꢀꢀꢀꢀꢀꢀꢀꢀꢀꢀꢀ
11——模仁
14.111——进胶流道
ꢀꢀꢀꢀꢀꢀꢀꢀꢀꢀꢀꢀꢀꢀꢀꢀꢀꢀꢀꢀꢀ
12——产品模腔
15.13——中间顶针
ꢀꢀꢀꢀꢀꢀꢀꢀꢀꢀꢀꢀꢀꢀꢀꢀꢀꢀꢀꢀꢀꢀ
14——侧边顶针
16.141——顶针回位针
ꢀꢀꢀꢀꢀꢀꢀꢀꢀꢀꢀꢀꢀꢀꢀꢀꢀꢀꢀ
15——面针板
17.16——底针板
ꢀꢀꢀꢀꢀꢀꢀꢀꢀꢀꢀꢀꢀꢀꢀꢀꢀꢀꢀꢀꢀꢀꢀꢀ
161——顶出活动块
18.162——回位孔
ꢀꢀꢀꢀꢀꢀꢀꢀꢀꢀꢀꢀꢀꢀꢀꢀꢀꢀꢀꢀꢀꢀꢀ
17——底板
19.18——方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21.如图1所示,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包括有b板1,b板1上端装设有模仁11,且模仁11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呈排状布置的产品模腔12,产品模腔12下端装设有若干个呈竖向布置的中间顶针13及侧边顶针14,且中间顶针13与侧边顶针14下端装设有面针板15,并且面针板15下端装设有底针板16,底针板16与面针板15之间装设有呈十字状的顶出活动块161,且顶出活动块161设置于中间顶针13下端部,侧边顶针14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顶针回位针141,且顶针回位针141装设于底针板16上端设置的回位孔162,且回位孔162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
22.进一步的,所述模仁11上端面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进胶流道111,且进胶流道111与所述产品模腔12相连接。
23.进一步的,所述底针板16下端装设有底板17,且底板17上端装设有与所述b板1连接的方铁18。
24.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顶针延时行程h的深度高于所述顶针回位针141上端部的厚度。
25.需作更进一步的解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针板16与面针板15之间装设有呈十字状的顶出活动块161,且顶出活动块161设置于中间顶针13下端部,侧边顶针14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顶针回位针141,且顶针回位针141装设于底针板16上端设置的回位孔162,且回位孔162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在顶出时,中间顶针13先顶出,由于顶针回位针141装设于底针板16上端设置的回位孔162,且回位孔162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使得侧边顶针14在中间顶针13顶出时要在回位孔162上端的顶针延时行程h向下运动,运动到底后才做顶出,从而实现延时顶出,解决模具延时顶出的顶针与顶棍孔干涉时模具无法顶出问题,顶出效果好、稳定性好;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有效解决模具延时顶出的顶针与顶棍孔干涉时模具无法顶出问题,顶出效果好、稳定性好的优点。
26.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b板(1),b板(1)上端装设有模仁(11),且模仁(11)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呈排状布置的产品模腔(12),产品模腔(12)下端装设有若干个呈竖向布置的中间顶针(13)及侧边顶针(14),且中间顶针(13)与侧边顶针(14)下端装设有面针板(15),并且面针板(15)下端装设有底针板(16),底针板(16)与面针板(15)之间装设有呈十字状的顶出活动块(161),且顶出活动块(161)设置于中间顶针(13)下端部,侧边顶针(14)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顶针回位针(141),且顶针回位针(141)装设于底针板(16)上端设置的回位孔(162),且回位孔(162)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11)上端面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进胶流道(111),且进胶流道(111)与所述产品模腔(1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针板(16)下端装设有底板(17),且底板(17)上端装设有与所述b板(1)连接的方铁(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延时行程h的深度高于所述顶针回位针(141)上端部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的延时顶出结构,包括有B板,B板上端装设有模仁,且模仁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呈排状布置的产品模腔,产品模腔下端装设有若干个呈竖向布置的中间顶针及侧边顶针,且中间顶针与侧边顶针下端装设有面针板,并且面针板下端装设有底针板,底针板与面针板之间装设有呈十字状的顶出活动块,且顶出活动块设置于中间顶针下端部,侧边顶针下端部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顶针回位针,且顶针回位针装设于底针板上端设置的回位孔,且回位孔上端部设置有顶针延时行程H。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有效解决模具延时顶出的顶针与顶棍孔干涉时模具无法顶出问题,顶出效果好、稳定性好的优点。稳定性好的优点。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民杰 江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荣昌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