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股铸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4040发布日期:2022-10-25 19: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丝股铸带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带头领域,尤其涉及丝股铸带头。


背景技术:

2.在聚合物加工领域,铸带头的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进行挤压分配并形成丝股带束状。铸带头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盛放熔融状态的聚合物的分配腔,分配腔的主要作用是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进行分配。铸带头腔体外设置有加热结构,如电加热板,电加热板可对铸带头腔体内的聚合物进行加热,使聚合物保持在熔融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然而,现有的铸带头的电加热板安装及拆卸较麻烦,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丝股铸带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丝股铸带头。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股铸带头包括:外壳、电加热板、进料口、夹持装置以及活动装置,外壳的两侧均设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外壳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两侧均设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移动板、连接板以及夹块,移动板设有两个,两个移动板相对设置,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夹块,活动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活动装置分别设于两个夹持装置处。
6.优选的,电加热板两侧均设有限位架,限位架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
7.优选的,移动板顶部开设有滑槽,移动板底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有滑块,滑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滑块底部滑动连接于外壳顶部开设的凹槽内。
8.优选的,夹块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设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与夹块固定连接。
9.优选的,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丝杆以及把手,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壳顶部,固定架上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顶部设有把手,把手与丝杆固定连接。
10.优选的,丝杆远离把手的一端设有升降板,丝杆通过轴承与升降板转动连接,升降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架穿插于固定框内侧,固定框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升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块,两个传动块相对设置,传动块侧壁与滑槽内壁相贴合。
11.优选的,移动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一侧设有弹簧,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侧板,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架。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股铸带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丝股铸带头,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夹持装置以及活动装置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把手,使得丝杆发生转动,丝杆带动着升降板上移,随着升降板的上移,传动块随之上移,由于传动块一侧与滑槽一侧相贴合,此时,随着传动块的上移,被压缩的弹簧释放弹力,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板发生移动,从而使得防滑垫侧壁远离电加热板,最后,工作人员直接将电加热板从外壳及限位架之间抽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加热板进行检修工作,操作方便,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股铸带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夹持装置以及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外壳;2、电加热板;3、进料口;4、夹持装置;5、移动板;6、连接板;7、夹块;8、活动装置;9、限位架;10、滑槽;11、滑块;12、防滑垫;13、固定架;14、丝杆;15、把手;16、升降板;17、固定框;18、传动块;19、弹簧;20、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股铸带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夹持装置4以及活动装置8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壳1、电加热板2、进料口3、夹持装置4以及活动装置8。
1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外壳1的两侧均设有电加热板2,电加热板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加热板2两侧均设有限位架9,限位架9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1,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两侧均设有夹持装置4,夹持装置4包括移动板5、连接板6以及夹块7,移动板5设有两个,两个移动板5相对设置,移动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侧壁固定连接有夹块7,夹块7远离连接板6的一侧设有防滑垫12,且防滑垫12与夹块7固定连接,活动装置8设有两个,两个活动装置8分别设于两个夹持装置4处。
18.参考图2和图3所示,移动板5顶部开设有滑槽10,移动板5底部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设有滑块11,滑块11与移动板5固定连接,滑块11底部滑动连接于外壳1顶部开设的凹槽内。
19.参考图2和图3所示,活动装置8包括固定架13、丝杆14以及把手15,固定架1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壳1顶部,固定架13上螺纹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的顶部设有把手15,把手15与丝杆14固定连接,丝杆14远离把手15的一端设有升降板16,丝杆14通过轴承与升降板16转动连接,升降板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7,固定架13穿插于固定框17内侧,固定框17与固定架13滑动连接,升降板16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块18,两个传动块18相对设置,传动块18侧壁与滑槽10内壁相贴合,通过夹持装置4以及活动装置8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把手15,使得丝杆14发生转动,丝杆14带动着升降板16上移,随着升降板16的上移,传动块18随之上移,由于传动块18一侧与滑槽10一侧相贴合,此时,随着传动块18的上移,被压缩的弹簧19释放弹力,在弹簧19的作用下,移动板5发生移动,从而使得防滑垫12侧壁远离电加热板2,最后,工作人员直接将电加热板2从外壳1及限位架9之间抽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加热板2进行检修工作,操作方便,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
20.参考图2和图3所示,移动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侧板20一侧设有弹簧19,弹簧19一端固定连接于侧板20,弹簧19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3。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进行电加热板2的拆卸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同时转动两个把手15,在把手15的作用下,丝杆14发生转动,丝杆14带动着升降板16上移,随着升降板16的上移,传动块18随之上移,由于传动块18一侧与滑槽10一侧相贴合,此时,随着传动块18的上移,被压缩的弹簧19释放弹力,在弹簧19的作用下,移动板5发生移动,从而使得防滑垫12侧壁远离电加热板2,最后,工作人员直接将电加热板2从外壳1及限位架9之间抽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加热板2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工作人员可将电加热板2推
进外壳1侧壁与限位架9之间,反向转动把手15,使得防滑垫12与电加热板2紧贴,由此即可完成电加热板2的安装工作。
22.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丝股铸带头,包括外壳(1)、电加热板(2)、进料口(3)、夹持装置(4)以及活动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设有电加热板(2),电加热板(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两侧均设有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移动板(5)、连接板(6)以及夹块(7),所述移动板(5)设有两个,两个移动板(5)相对设置,移动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侧壁固定连接有夹块(7),所述活动装置(8)设有两个,两个活动装置(8)分别设于两个夹持装置(4)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股铸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板(2)两侧均设有限位架(9),限位架(9)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股铸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顶部开设有滑槽(10),移动板(5)底部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设有滑块(11),滑块(11)与移动板(5)固定连接,滑块(11)底部滑动连接于外壳(1)顶部开设的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股铸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7)远离连接板(6)的一侧设有防滑垫(12),且防滑垫(12)与夹块(7)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股铸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装置(8)包括固定架(13)、丝杆(14)以及把手(15),所述固定架(1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壳(1)顶部,固定架(13)上螺纹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的顶部设有把手(15),把手(15)与丝杆(14)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股铸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4)远离把手(15)的一端设有升降板(16),丝杆(14)通过轴承与升降板(16)转动连接,升降板(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7),固定架(13)穿插于固定框(17)内侧,固定框(17)与固定架(13)滑动连接,升降板(16)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块(18),两个传动块(18)相对设置,传动块(18)侧壁与滑槽(10)内壁相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股铸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侧板(20)一侧设有弹簧(19),弹簧(19)一端固定连接于侧板(20),弹簧(19)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丝股铸带头。所述丝股铸带头包括外壳、电加热板、进料口、夹持装置以及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丝股铸带头通过夹持装置以及活动装置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把手,使得丝杆发生转动,丝杆带动着升降板上移,随着升降板的上移,传动块随之上移,由于传动块一侧与滑槽一侧相贴合,此时,随着传动块的上移,被压缩的弹簧释放弹力,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板发生移动,从而使得防滑垫侧壁远离电加热板,最后,工作人员直接将电加热板从外壳及限位架之间抽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加热板进行检修工作,操作方便,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员的时间。员的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山 殷万里 苗广会 张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铨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