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9152发布日期:2023-01-04 09:4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在进行加工作业时需要向加工作业的机器内部进行下料,而对于下料的进给量而言,由于需要定量进行下料作业,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搬运的定量下料方式,通过该方式不仅浪费作业时间还会浪费人工成本,需要按时定量对作业设备内进行下料作业,造成降低作业效率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垂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表面通过连接杆与下料漏斗相互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下料漏斗正下方设有第一导管,所述固定板侧方位于第一导管相对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下料漏斗下底面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导管上表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管侧方设有第三导管,且通过第二导管与其相互拼接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内部设有螺杆,并与电机相互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外侧表面通过1-2根连接杆与下料漏斗相互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漏斗下底面通过1-2根连接管与第一导管上表面相互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管为塑料或钢化玻璃材质。
8.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漏斗外侧表面为圆弧形或矩形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进一步的带动塑胶颗粒向作业设备内进行定量下料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调控电机便可以控制向作业设备内下料的进给量,由于第二导管整体为塑料或钢化玻璃材质呈透明状,当所需下料的塑胶颗粒用完后,作业人员可通过观察第二导管及时向下料漏斗内补充物料,防止因电机带动螺杆空转对设备整体造成伤害,达到了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底板1、下料漏斗2、连接管3、电机4、连接杆21、第一导管31、第二导管32、第三导管33、螺杆41。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垂直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外侧表面通过连接杆21与下料漏斗2相互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位于下料漏斗2正下方设有第一导管31,所述固定板11侧方位于第一导管31相对的一侧设有电机4,所述下料漏斗2下底面通过连接管3与第一导管31上表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管31侧方设有第三导管33,且通过第二导管32与其相互拼接连接,所述第一导管31、第二导管32和第三导管33内部设有螺杆41,并与电机4相互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11外侧表面通过1-2根连接杆21与下料漏斗2相互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漏斗2下底面通过1-2根连接管3与第一导管31上表面相互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管32为塑料或钢化玻璃材质。
18.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漏斗2外侧表面为圆弧形或矩形结构。
19.如图1-2所示,当需要使用本申请对塑胶颗粒进行定量下料作业时,首先将所需下料的塑胶颗粒倒入下料漏斗2内,然后启动电机4带动螺杆41旋转,进一步的带动塑胶颗粒进行下料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调控电机4便可以控制向作业设备内下料的进给量,在进行下料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导管32整体为塑料或钢化玻璃材质呈透明状,当所需下料的塑胶颗粒用完后,作业人员可通过观察第二导管32及时向下料漏斗2内补充物料,防止因电机4带动螺杆空转对设备整体造成伤害,达到了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
20.以上实施例在相互不对立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进一步实施。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垂直设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外侧表面通过连接杆(21)与下料漏斗(2)相互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位于下料漏斗(2)正下方设有第一导管(31),所述固定板(11)侧方位于第一导管(31)相对的一侧设有电机(4),所述下料漏斗(2)下底面通过连接管(3)与第一导管(31)上表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管(31)侧方设有第三导管(33),且通过第二导管(32)与其相互拼接连接,所述第一导管(31)、第二导管(32)和第三导管(33)内部设有螺杆(41),并与电机(4)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外侧表面通过1-2根连接杆(21)与下料漏斗(2)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漏斗(2)下底面通过1-2根连接管(3)与第一导管(31)上表面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32)为塑料或钢化玻璃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漏斗(2)外侧表面为圆弧形或矩形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塑料颗粒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垂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外侧表面通过连接杆与下料漏斗相互连接,底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导管,固定板侧方设有电机,下料漏斗下底面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导管上表面相互连接;本申请第二导管整体为塑料或钢化玻璃材质呈透明状,当所需下料的塑胶颗粒用完后,作业人员可通过观察第二导管及时向下料漏斗内补充物料,防止因电机带动螺杆空转对设备整体造成伤害,达到了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亦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世聚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