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8850发布日期:2023-06-08 15:4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属于模具加工。


背景技术:

1、模具是产品生产的重要部件,在制造业基础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制造已经成为制作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模具生产,在使用模具加工时由于粘性物料产品需要冷却并凝固一定时间,且不能对粘性产品进行加工,现有的加工脱模方式都采用人工进行操作,并通过甩出、敲打以及掰开模具的方式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很容易造成产品损坏,并且现有的产品成形后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脱模时采用水平移动会损坏产品形状,使用上下脱模时由于粘性产品无法在短时间内固化,所以不能实现快速脱模,无法保证成品的合格率,从而造成产品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工业生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无损快速脱模,工作效率高,便于使用的模具。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形腔、模具底座和端部连接块,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有模具形腔,所述模具主体的下部设有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沿着右侧的端部连接块非平行运动连接。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形腔为不规则形状。

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模具形腔可加工成不同形状的产品。

6、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的长度相同,其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之间的角度为0°-90°。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能够以非平行方式进行。

8、进一步的,所述端部连接块可通过内部的转动轴和固定杆与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相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使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分别沿着端部连接块进行转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模具底座可实现非平行移动,实现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相互分离,达到产品快速脱模的目的,可针对粘性原料在模具内成型后粘料并未消除时,可实现无损快速脱模的目的,为设备后续加工操作提供便利,并且模具主体可使用在工业生产中,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形腔(3)、模具底座(2)和端部连接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内部设有模具形腔(3),所述模具主体(1)的下部设有模具底座(2),所述模具底座(2)沿着右侧的端部连接块(4)非平行运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形腔(3)为不规则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和模具底座(2)的长度相同,其模具主体(1)和模具底座(2)之间的角度为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块(4)可通过内部的转动轴和固定杆与模具主体(1)和模具底座(2)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式加工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形腔、模具底座和端部连接块,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有模具形腔,所述模具主体的下部设有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沿着右侧的端部连接块非平行运动连接,本技术通过模具底座可实现非平行移动,实现模具主体和模具底座相互分离,可针对粘性原料在模具内成型后粘料并未消除时,可实现无损快速脱模的目的,并且模具主体可使用在工业生产中,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玥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玥达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