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5855发布日期:2023-07-18 20:1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胶模具,具体为一种包胶模具。


背景技术:

1、包胶是指将软胶材料包胶到其他材料上,一般采用的加工方法有双色注塑机一次成型,或者用一般的注塑机,采用包胶模具,分二次注塑成型。

2、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14654660a)及包胶模具,此专利待加工工件的拆装过程不在模腔内进行,而在模腔之外进行拆装,与传统结构相比拆装的空间较大,而且芯模的多工位加工也提高了加工效率,然而其面对pcb板进行包胶时,由于pcb板不能受压,而且受压后容易变形和导通失效,印证文件难以保护pcb板。

3、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包胶模具,有利于完成对pcb板的包胶,有利于避免包胶导致pcb板出现变形和导通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胶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胶模具,包括下模、中模和上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模腔,所述中模中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对应模腔相卡合,所述中模底面对应下模顶部相卡合,所述上模底面对应中模顶面下压合模。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模抽离下模对应下模相卡合,所述上模对应下模合模。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嵌套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对应上模的定位孔相卡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模四角开设有柱孔,所述定位柱对应柱孔穿过对应上模的定位孔相卡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模被下模和上模夹持对pcb板下半部包胶,所述上模和下模夹持对pcb板上半部包胶。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本实用新型的包胶模具,通过中模、固定孔、pcb板和下模的设置,将pcb板对应中模上的固定孔进行固定,进而将中模上的pcb板对应下模的模腔对应,再将上模对应中模合模,完成对pcb板下半部包胶,再将pcb板由中模取下,再将pcb板对应模腔放置,再将上模对应下模合模,完成对pcb板的上半部包胶,有利于完成对pcb板的包胶,有利于避免包胶导致pcb板出现变形和导通失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胶模具,包括下模(1)、中模(2)和上模(3),所述下模(1)顶部开设有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中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内部安装有pcb板(7),所述pcb板(7)对应模腔相卡合,所述中模(2)底面对应下模(1)顶部相卡合,所述上模(3)底面对应中模(2)顶面下压合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抽离下模(1)对应下模(1)相卡合,所述上模(3)对应下模(1)合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嵌套有定位柱(4),所述定位柱(4)对应上模(3)的定位孔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四角开设有柱孔(6),所述定位柱(4)对应柱孔(6)穿过对应上模(3)的定位孔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被下模(1)和上模(3)夹持对pcb板(7)下半部包胶,所述上模(3)和下模(1)夹持对pcb板(7)上半部包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包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胶模具,包括下模、中模和上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模腔,所述中模中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对应模腔相卡合,所述中模底面对应下模顶部相卡合,所述上模底面对应中模顶面下压合模。本技术将PCB板对应中模上的固定孔进行固定,进而将中模上的PCB板对应下模的模腔对应,再将上模对应中模合模,完成对PCB板下半部包胶,再将PCB板由中模取下,再将PCB板对应模腔放置,再将上模对应下模合模,完成对PCB板的上半部包胶,有利于完成对PCB板的包胶,有利于避免包胶导致PCB板出现变形和导通失效。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弘特精密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