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8697发布日期:2023-04-22 09:2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形状产品的工具,其主要通过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形状的加工;其中,注塑模具是采用将熔融材料注入模仁型腔中成型的方法,通常在注塑模具将熔融材料注入型腔后,需要对注塑模具进行冷却,以达到快速成型的目的;

2、目前,现有的注塑模具通常采用水道对模仁型腔进行水冷降温,然而由于采用水冷降温,冷却液体在未进行循环时,会残留部分在水道内,当注塑模具在进行注塑加工后,残留的冷却液体会造成模仁型腔温度不均匀;且,在冷却液体未充分循环时,冷却液体之间也会存在温差,导致未充分循环的冷却液体也会造成模仁型腔温度不均匀;因此,存在影响加工工件的成型质量,且影响加工效率的缺陷。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在注塑加工时,避免冷却液体造成模仁型腔温度不均匀的模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申请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易于生产,应用灵活,能够根据需求,将循环冷却单元与模仁件之间隔断或连接,避免循环冷却单元对加工工件的成型质量产生影响,进而能够提高循环冷却单元对模仁件降温温度的均匀度,避免影响加工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包括:

3、模具组件,包括模板单元、模仁件,所述模仁件安装于模板单元内,且设有散热槽;

4、冷却组件,包括循环冷却单元、第一散热件、驱动件、第二散热件,所述循环冷却单元设于模板单元、模仁件之间,且所述循环冷却单元与待输送冷却液的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件安装于散热槽内,且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一端与循环冷却单元贴合,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与模仁件之间形成散热空间;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模板单元上,所述第二散热件与驱动件驱动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件至少部分插入于散热空间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冷却液体提供液冷降温为加工工件提供冷却,达到加工工件快速成型的目的,且能够提高循环冷却单元循环时的温度均匀度,减少降温温度不均匀对模仁件及加工工件产生的影响,避免影响加工效率。

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循环冷却单元包括循环管道、冷却层,所述循环管道的输入端、输出端与待输送冷却液的设备相连通,所述冷却管道的冷却端至少部分插入于模板单元内;所述冷却层设于模板单元与第一散热件之间,且所述冷却层与冷却管道冷却端相连通。

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冷却层开设有冷却毛细槽,若干个冷却毛细槽沿冷却层的外周方向呈阵列式布置。

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冷却层包括冷却毛细管,若干个冷却毛细管分别插入于冷却毛细槽内,且位于模板单元、第一散热片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液体循环时温度的均匀度,进而减少冷却液体因温差对加工工件成型造成影响。

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安装于散热槽内。

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若干个第一散热片沿散热槽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式布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模板单元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连接件、第二散热片,模板单元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散热槽内,且与驱动件的驱动端相连接;若干个第二散热件安装于连接件上。

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若干个散热片沿散热槽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式布置,在连接件向散热槽方向运动后,所述第二散热片至少部分插入于散热空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注塑加工前,将循环冷却单元与模仁件之间隔断,避免循环冷却单元内未进行循环时,残留冷却液体对加工工件的成型质量产生影响,且能够在注塑加工后,将循环冷却单元与模仁件之间连接,避免循环冷却单元内,未充分循环的冷却液体对加工工件的成型质量产生影响。

15、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能够将冷却液体在模板单元、模仁件之间进行循环,进而利用冷却液体提供液冷降温为加工工件提供冷却,达到加工工件快速成型的目的;

17、2、能够根据需求,将循环冷却单元与模仁件之间隔断或连接,避免循环冷却单元对加工工件的成型质量产生影响,进而能够提高循环冷却单元降温温度的均匀度,减少降温温度不均匀对模仁件及加工工件产生的影响,避免影响加工效率。

18、3、能够提高冷却液体循环时的温度均匀度,进一步减少冷却液体因温差对加工工件成型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单元(20)包括循环管道(200)、冷却层(201),所述循环管道(200)的输入端、输出端与待输送冷却液的设备相连通,所述循环管道(200)的冷却端至少部分插入于模板单元(10)内;所述冷却层(201)设于模板单元(10)与第一散热件(21)之间,且所述冷却层(201)与循环管道(200)冷却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层(201)开设有冷却毛细槽(202),若干个冷却毛细槽(202)沿冷却层(201)的外周方向呈阵列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层(201)包括冷却毛细管(203),若干个冷却毛细管(203)分别插入于冷却毛细槽(202)内,且位于模板单元(10)、第一散热片(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21)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片(210),所述第一散热片(210)安装于散热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第一散热片(210)沿散热槽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式布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片(210)与模板单元(10)之间形成散热空间(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23)包括连接件(230)、第二散热片(231),所述连接件(230)安装于散热槽内,且与驱动件(22)的驱动端相连接;若干个第二散热件(23)安装于连接件(2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散热片沿散热槽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式布置,在连接件(230)向散热槽方向运动后,所述第二散热片(231)至少部分插入于散热空间(21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模具装置,包括模具组件,包括模板单元、模仁件,模仁件安装于模板单元内,且设有散热通槽;冷却组件,包括循环冷却单元、第一散热件、驱动件、第二散热件,循环冷却单元设于模板单元、模仁件之间,且循环冷却单元与待输送冷却液的设备相连通;第一散热件安装于散热通槽内,且第一散热件的一端与循环冷却单元贴合,第一散热件的另一端与模仁件之间形成散热空间;驱动件安装于模板单元上,第二散热件与驱动件驱动端相连接,且第二散热件至少部分插入于散热空间内。本申请的模具装置,能够在注塑加工时,避免冷却液体对模仁型腔产生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支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丹妮尔模塑汽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