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0429发布日期:2023-05-05 11:0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吻合器塑胶件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吻合器(surgicalstapler)是目前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它代替传统的手工缝合,主要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器脏残端封闭和切口吻合,吻合器在吻合的同时会通过吻合器中的切割装置(包括切刀)对组织进行切割操作,目前市场上使用吻合器种类繁多,现有技术中绝大部分的吻合器在击发完成之后,切割装置需要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完成切割吻合操作。目前现有的恢复切割装置方法,是手操作回拉装置,机械地拉回至初始位置,操作时需要两只手一起协同操作,操作动作幅度大,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两只可能会有不同的操作动作,如果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才能完成切割装置回退操作,往往会给手术医生带来不便,也会导致手术时间长,使手术的效率降低,甚至是影响手术的效果,给病人带来更多不必要的痛苦;在对吻合器塑胶件进行生产时需要用到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在对不便于对成型装置进行导向的问题,经常出现装置之间产生错位,影响该成型装置对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效果;现有的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在对吻合器塑胶件进行注塑成型时,不便于对吻合器塑胶件进行下料的问题,从而降低了该装置对吻合器塑胶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支板,所述底座支板上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底座支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座板,所述模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塑口,所述模座板的四角固定安装有双头导套,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且位于支撑挡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动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一侧的内壁搭接有吻合器塑胶件,所述动模座板的底部与底座支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动模座板与模座板的正面均设置有水路,所述动模座板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4、所述双头导套内壁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工字导套,所述工字导套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外壁的一侧与双头导套的内壁插接,所述导柱的内壁且位于双头导套的内腔中插接有六边形导柱,所述六边形导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垫。

5、所述动模座板的底部且位于底座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动模座板的底部且位于底座支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压板与滑块的正面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外壁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一侧与底座支板的正面固定安装。

6、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外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角齿轮一,所述斜角齿轮一的外壁啮合有斜角齿轮二,所述斜角齿轮二内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动模座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动模座板的正面插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与吻合器塑胶件的底部搭接。

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柱的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一,所述支撑弹簧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推板,所述环形推板的一侧与六边形导柱的一端搭接。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柱的外壁且位于工字导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二,所述支撑弹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套。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塞套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环形橡胶圈一,所述活塞垫外壁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环形橡胶圈二,所述环形橡胶圈一和环形橡胶圈二的外壁活动套接。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塞垫的两侧开设有橡胶套槽,所述活塞垫的中部且位于橡胶套槽与橡胶套槽之间开设有油槽。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套外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角滑块一,所述斜角滑块一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斜角滑块二,所述斜角滑块二的顶部与顶杆的底部固定安装。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杆的外壁且位于动模座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且位于顶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

1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外壁的底部与动模座板的正面插接,所述动模座板的正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条,所述导条的一侧与斜角滑块一的背面固定安装。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通过支撑弹簧一的作用,对环形推板进行推动,使环形推板的一侧对六边形导柱的一端进行推动,从而使六边形导柱在双头导套的内腔中具有一定的移动空间,利用支撑弹簧二的作用,对活塞套进行推动,使活塞套能够在导柱的端部和双头导套内腔的一端进行移动,从而提高导柱的端部与双头导套内腔中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导柱与双头导套之间连接处发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提高导柱与双头导套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

16、2、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通过环形橡胶圈一和环形橡胶圈二的作用,便于活塞套和活塞垫在双头导套的内腔中进行滑动,减少活塞套和活塞垫与双头导套内壁之间连接处造成的磨损,并利用油槽的作用,便于对环形橡胶圈二的外壁进行润滑,从而减少环形橡胶圈二的外壁与双头导套内壁之间产生的磨损,从而提高导向结构的使用寿命。

17、3、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通过驱动电机的作用,带动斜角齿轮一进行旋转,使斜角齿轮一与斜角齿轮二之间啮合的作用下,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螺纹套带动斜角滑块一进行移动,在斜角滑块一的作用下,对斜角滑块二进行推动,从而使顶杆推动推板进行向上移动,便可将吻合器塑胶件从动模座板的内腔中顶出,从而达到对吻合器塑胶件进行下料的目的,当驱动电机反向转动时,利用复位弹簧的作用,对隔板进行推动,使推板进行复位,从而便于对吻合器塑胶件进行连续下料。

18、4、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通过导杆的作用,对推板的底部进行导向,避免在对吻合器塑胶件进行下料后推板发生转动的问题,影响推板的复位效果,并利用导槽和导条的作用,对斜角滑块一和斜角滑块二进行导向,避免在对斜角滑块一和斜角滑块二进行移动时发生错位的问题,影响对吻合器塑胶件的下料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支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板(7)上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挡板(1),所述支撑挡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0),所述底座支板(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座板(5),所述模座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塑口(6),所述模座板(5)的四角固定安装有双头导套(2),所述液压杆(10)的输出端且位于支撑挡板(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动模座板(3),所述动模座板(3)一侧的内壁搭接有吻合器塑胶件(4),所述动模座板(3)的底部与底座支板(7)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动模座板(3)与模座板(5)的正面均设置有水路(8),所述动模座板(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21)的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一(22),所述支撑弹簧一(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推板(24),所述环形推板(24)的一侧与六边形导柱(25)的一端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21)的外壁且位于工字导套(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二(26),所述支撑弹簧二(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套(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27)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环形橡胶圈一(28),所述活塞垫(29)外壁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环形橡胶圈二(210),所述环形橡胶圈一(28)和环形橡胶圈二(210)的外壁活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垫(29)的两侧开设有橡胶套槽(212),所述活塞垫(29)的中部且位于橡胶套槽(212)与橡胶套槽(212)之间开设有油槽(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93)外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角滑块一(97),所述斜角滑块一(9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斜角滑块二(98),所述斜角滑块二(98)的顶部与顶杆(99)的底部固定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99)的外壁且位于动模座板(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隔板(913),所述隔板(913)的上表面且位于顶杆(99)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9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9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杆(911)所述导杆(911)外壁的底部与动模座板(3)的正面插接,所述动模座板(3)的正面开设有导槽(95),所述导槽(9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条(96),所述导条(96)的一侧与斜角滑块一(97)的背面固定安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吻合器塑胶件的成型装置,涉及吻合器塑胶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板,所述底座支板上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底座支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座板。本发明通过支撑弹簧一的作用,对环形推板进行推动,使环形推板的一侧对六边形导柱的一端进行推动,从而使六边形导柱在双头导套的内腔中具有一定的移动空间,利用支撑弹簧二的作用,对活塞套进行推动,使活塞套能够在导柱的端部和双头导套内腔的一端进行移动,从而提高导柱的端部与双头导套内腔中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导柱与双头导套之间连接处发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提高导柱与双头导套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龚烨,印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康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