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2007发布日期:2023-07-20 02:2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轮胎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的冲击。

2、轮胎硫化是轮胎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通常采用模型加压的方式进行硫化。硫化前,轮胎内部微观结构为线性聚合物,是一种粘弹性的塑形橡胶,易变形,且强度低。通过硫化,使得塑形塑形橡胶中的线性聚合物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聚合物材料,宏观上固化,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高弹性橡胶。

3、目前,现有的轮胎模具大多通过胎冠活络块与侧板相贴合的方式形成轮胎模具,由于胎冠活络块与侧板的分型面处始终存在间隙,轮胎胎坯在硫化压力的作用下,会在胎冠活络块与侧板之间形成薄薄的胶边,轮胎模具拆除后,薄胶边粘在胎侧上,需用刀具对其进行割除,一方面割除过程中容易割伤轮胎,另一方面胶边割除的效率低下;也有的在胎冠活络块与侧板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容纳多余的胶料,但是当胶料的余量超过所预留的空间时,也会出现薄胶边,而且采用预留空间的方式对轮胎成型产品的外观也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包括:

4、胎冠活络块;

5、侧板,所述胎冠活络块的两端均贴合设置有所述侧板;

6、引导部,所述胎冠活络块与所述侧板的分型面处均设有所述引导部,轮胎胎坯硫化时,能够引导溢出的胶料固化形成特定的胶边形状。

7、优选的,在上述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均包括:

8、溢胶槽,所述溢胶槽设置在所述侧板上,且所述溢胶槽沿所述胎冠活络块与所述侧板的分型面连续设置;

9、溢胶通道,所述溢胶通道与所述溢胶槽相连通,所述溢胶通道的间隙a小于所述溢胶槽的深度h,轮胎胎坯硫化时,所述溢胶通道能够引导多余的胶料流入所述溢胶槽内。

10、优选的,在上述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溢胶通道沿所述胎冠活络块与所述侧板的分型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段。

11、优选的,在上述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溢胶通道沿所述胎冠活络块与所述侧板的分型面连续设置。

12、优选的,在上述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溢胶槽的深度h为1mm~3mm。

13、优选的,在上述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溢胶槽的横截面可为圆弧形结构或v形结构或燕尾形结构或梯形结构。

14、优选的,在上述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溢胶通道的间隙a为0.1mm~0.7mm,所述溢胶通道的宽度b为0.1mm~0.5mm。

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通过在胎冠活络块与侧板的分型面处设置引导部,能够在轮胎胎坯硫化时,对多余的胶料进行引导,并使其在分型面处形成特定形状的胶边;当轮胎胎冠活络块与侧板拆除后,该特定形状的胶边能够用手轻轻撕除,提高了胶边清除的效率,而且该胶边撕除后不会对轮胎的外观产生影响,同时也避免了用刀具清除薄胶边时容易出现割伤轮胎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通道沿所述胎冠活络块与所述侧板的分型面间隔设置有若干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通道沿所述胎冠活络块与所述侧板的分型面连续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槽的深度h为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槽的横截面可为圆弧形结构或v形结构或燕尾形结构或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胶通道的间隙a为0.1mm~0.7mm,所述溢胶通道的宽度b为0.1mm~0.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轮胎加工领域,公开了提供的一种可手撕轮胎胶边装置,包括胎冠活络块、侧板以及引导部,胎冠活络块的两端均贴合设置有侧板;胎冠活络块与侧板的分型面处均设有引导部。通过在胎冠活络块与侧板的分型面处设置引导部,能够在轮胎胎坯硫化时,对多余的胶料进行引导,并使其在分型面处形成特定形状的胶边;当轮胎胎冠活络块与侧板拆除后,该特定形状的胶边能够用手轻轻撕除,提高了胶边清除的效率,而且该胶边撕除后不会对轮胎的外观产生影响,同时也避免了用刀具清除薄胶边时容易出现割伤轮胎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孙其斌,朱丽艳,杨宝忠,李明,滕雷,王秀梅,高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