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帘的制作方法及气帘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67976发布日期:2023-08-09 07:3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帘的制作方法及气帘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导气袋,具体涉及一种气帘的制作方法及气帘。


背景技术:

1、气帘是一种被充气的保护气囊,其主要目的是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提供额外的保护。当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时,气帘会快速充气,并从车顶的边缘向下延伸,以覆盖车辆侧部的窗户。

2、气帘上设有气体发生器安装口,安装口内部通常设有导气袋,常规情况下导气袋在装入气帘的气体发生器安装口后再整体折叠,再在外部套上包裹布,因包裹布是等直径的,而导气袋的折叠处是折叠气帘上最厚的部分,如果想成功套入包裹布,包裹布截面尺寸需要大于折叠气帘的最厚尺寸。因此,套好包裹布后,除了最厚处的折叠区域,其他折叠区域会松散,而且整体折叠模块尺寸也较大。

3、并且,由于气帘在工作时需要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才能使气囊整体充满,气体发生器需要借助连接件的作用,将气流通过发生器后经过连接件分配在气囊的内部,目前的连接件也是在两块主片对接之前,直接连接在两个主片内,通过包裹层套住,连接件经过弯折后也会在折叠面上形成部分隆起,由于包裹层是等直径的,从而包裹层的最小尺寸至少要达到能通过气囊包含连接件的最厚部位,也就是由连接件决定了包裹层的尺寸,进而导致包裹层在套完后,只有对应连接件上的部分紧凑,而其他部分出现松散,结构不紧凑。

4、目前仍需要一种气帘的制作方法及气帘,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帘制造方法及气帘,先将气囊部分套入包裹布中,然后再将连接件塞入气囊的延伸部中,使用该种方法组装后的气囊结构紧凑,且包裹布的尺寸较小,不会因为延伸部位置的尺寸太厚而导致套上包裹层的气囊松散。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说明书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帘的制作方法,包括:s1-s4。

4、s1:在面料上分别裁剪出形状匹配的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所述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上分别形成有延伸部;

5、s2:将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固定连接,并将两个延伸部贴合形成与气囊连通的进气通道;

6、s3:将气囊折叠,并塞入包裹层内,使至少部分所述延伸部从包裹层的通孔伸出;

7、s4:将连接件塞入所述延伸部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1和s2之间还包括:

9、在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或导流件上涂覆粘合剂,将导流件压合粘合剂并连接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包括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在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或导流件上涂覆粘合剂,将导流件压合粘合剂并连接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包括:

11、在第一主片,和/或,第二主片上点涂连续或不连续的胶线;

12、将所述导流件的进气口对应所述延伸部贴合,并将导流件按压在所述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上的胶线。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

14、s21:在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涂覆连续的且与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形状匹配的粘合剂;

15、s22:在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上涂覆至少连续或不连续的粘合剂,以在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粘合形成导流条,并将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压合并外周缝制形成气囊。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

17、s31:将气囊上远离延伸部的一侧折叠,直至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侧停止;

18、s32:将折叠后的气囊和延伸部塞入所述包裹层内,并将所述延伸部从包裹层的通孔中拉出。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具有用于连接发生器的进气口,以及用于连接导流件的出气口,所述步骤s4包括:

20、s41: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的边缘朝向任意一侧折叠呈s形,使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边缘贴合在所述连接件的表面。

21、s42:将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的边缘朝向任意一侧折叠呈s形或n形,使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的边缘贴合在所述连接件的表面。

22、s43:将所述连接件预缝纫,使折叠后的连接件形状固定。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

24、s44:将所述连接件塞入所述延伸部内,并使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出气口位于所述导流件的进气口内。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位于步骤s41之前,或位于步骤s43和s44之间的::

26、s45:将发生器塞入到所述连接件的进气口。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制作方法还包括s46:将弹性件束缚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固定延伸部和发生器。

28、本说明书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帘,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备的气帘,所述气帘包括气囊和包裹层,所述气囊包括:第一主片、第二主片,所述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上均形成有延伸部,所述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之间通过粘合剂连接形成气囊并通过缝线固定,两个所述延伸部对接形成和与气囊连通的进气通道;

29、所述包裹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气囊折叠后容纳在包裹层内,且至少部分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包裹层上的通孔伸出,所述进气通道内连接有连接件。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1、1、先将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固定对接,预留出延伸部,然后将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对接形成的气囊卷成柱状或卷加z折后塞入包裹层的内部,将延伸部从包裹层的通孔抽出,再在延伸部中塞入连接件,连接件不随着气囊折叠一起塞入包裹层,从而不会导致包裹层的尺寸随着延伸部的厚度而增大,使其他折叠区保持紧凑。

32、2、先将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固定连接,形成气囊和进气通道,将气囊折叠后套入包裹层,等直径的包裹层不会受进气通道的尺寸影响而变大,并且需要塞入进气通道内的连接件也不会随着塞入,也不会随着连接件的塞入导致提及膨胀,从而导致包裹层的尺寸增大,包裹层内各处的结构紧凑,不会松散。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和s2之间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在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或导流件上涂覆粘合剂,将导流件压合粘合剂并连接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用于连接发生器的进气口,以及用于连接导流件的出气口,所述步骤s4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位于步骤s41之前,或位于步骤s43和s44之间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步骤s44之后的:

10.一种气帘,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成的气帘,所述气帘包括气囊和包裹层,所述气囊包括:第一主片、第二主片,所述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上均形成有延伸部,所述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之间通过粘合剂连接形成气囊并通过缝线固定,两个所述延伸部对接形成与气囊连通的进气通道;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帘的制作方法及气帘,包括S1在面料上分别裁剪出形状匹配的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上分别形成有延伸部。S2:在第一主片或第二主片上涂覆粘合剂,将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压合并形成气囊,同时两个延伸部固定形成与气囊连通的进气通道。S3:将气囊折叠,并塞入包裹层内,使至少部分延伸部从包裹层的通孔伸出。S4:将连接件塞入延伸部内。不会导致包裹层的尺寸随着延伸部的厚度而增大,其他折叠区保持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葛禹锡,赵轶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