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盖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5196发布日期:2023-11-08 16:4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盖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盖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机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塑料件加工成型的设备之一。注塑模具是注塑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通常是由前、后封板、定模、动模、顶针顶出机构、导向机构、模温调节系统以及排气系统等组成,其中导向机构的设置是为了能够使定模与动模在合模时能够精确对准,进而保证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对位准确度,以提高注塑件的成型精度。现有技术中,由于模具本体自身受到的重力或者动模长期受到偏离轴向的冲击载荷等因素,会导致动模与导向部件的配合精度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低,进而使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对位精度下降,产品的成型精度降低。

2、对此,有申请人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8615138u,公开日为2023-03-14的中国专利,其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用精准对位装置,该对位装置具体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模具,工作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模具,活动模具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安装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丝垫。通过可拆卸的定位杆和连接板的配合,实现模具间的高精度对位。

3、然而该对位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陷,一者,定位杆因过度使用发生倾斜问题时,需对定位杆进行拆卸和更换,其过程冗长且繁杂,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导致模具使用成本偏高。再者,定位杆与活动模具并非直接连接,而是通过连接板连接,导致活动模具与固定模具的贴合对位精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塑料盖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具有能够使得动模与定模之间贴合对位精度较高,从而能够保证注塑件产品成型精度的优点。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塑料盖注塑模具,包括前封板、动模、定模以及定位板,其中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定模和前封板之间,还包括对位调节组件,所述对位调节组件包括复数个浮动销轴、一对回位导板以及一对受压板,其中所述一对回位导板对称地布置在定模的两侧壁上且与定模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回位导板的一端均设有反力压块,所述一对受压板对称地设置在动模上;所述复数个浮动销轴对称设置在定模上的型芯两侧,每个所述浮动销轴的一端均伸出定模并且能够抵压在动模的内端面上,其另一端设置有顶推块,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推力转换机构,所述推力转换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将顶推块的推力传递至对应的回位导板,并通过所述回位导板带动反力压块朝向对应的受压板一侧移动,所述动模上还设置有用于锁定对应反力压块位置的锁定机构。

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对位调节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合模操作之前对动、定模进行纠偏对位,提高模具的对位精度,从而提高注塑件的成型精度。具体过程如下:在一次脱模后,通过注塑机上的合模机构推动动模进行一次合模动作,一次合模过程中,动模的内端面先与定模上的浮动销轴接触并逐渐挤压浮动销轴,当动、定模之间产生偏斜时,二者距离较近处的浮动销轴向定位板一侧移动的距离较大,相应的顶推块通过推力转换机构推动回位导板移动的距离较大,相应的反力压块对动模上的受压板施加的反向推压力也较大,当动模与定模一侧贴合接触时,通过锁定机构锁定相应的反力压块的位置,一次合模动作结束。再次由合模机构施加合模力进行二次合模动作,动、定模在相对距离较近的一侧靠拢时受到的阻力较大,而在相对距离较远的一侧间动、定模靠拢时阻力较小,于是该处相应的浮动销轴被挤压的程度较大,移动的距离较大直至与另一侧浮动销轴的端面平齐,此时即完成了对动、定模的纠偏对位,解除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继续加大合模压力推动动、定模合模即可。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力转换机构包括一对内滑块和斜楔压块,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两个相对且横置的t型槽,每个所述内滑块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t型槽内,每个所述斜楔压块均连接在对应的内滑块上,所述顶推块与斜楔压块之间通过斜面副连接,所述反力压块与斜楔压块之间斜面副连接。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斜楔压块上具有相对的受力斜面和施力斜面,所述顶推块上设置有与对应斜楔压块上受力斜面相对应的顶推斜面,所述回位导板上设置有与对应斜楔压块上施力斜面相对应的结合斜面。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横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内导柱,所述内滑块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连接在该内导柱上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安装槽的槽壁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缠绕在内导柱的外周侧。

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模上设置有用于导引回位导板滑动的回位导槽,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用于导引反力压块朝向对应的受压板移动的结合导槽,所述受压板设置在结合导槽的一端部。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多个卡位齿槽、一对锁位缸以及结合齿块,所述多个卡位齿槽沿反力压块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所述一对锁位缸对称地布置在动模的两侧,且每个所述锁位缸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结合导槽上,所述锁位缸的塞杆端部穿过对应结合导槽的槽壁,每个所述结合齿块均连接在对应锁位缸的塞杆端部,所述结合齿块与卡位齿槽相适配。

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封板与每个的回位导板之间均设置有一缓冲调节机构,所述缓冲调节机构包括缓冲滑槽、调节滑块、缓冲弹簧、以及调节螺栓,所述缓冲滑槽沿着导板移动方向设置在回位导板上,所述调节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缓冲滑槽内,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对应的调节滑块与缓冲滑槽的一端间,所述前封板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对应的固定座且与调节滑块相连接,旋转所述调节螺栓能够带动调节滑块在缓冲滑槽内滑动。

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后封板,所述后封板上设置有模脚,所述动模与后封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脱模的脱模机构。

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推针板、顶针板、脱模顶针以及蝶簧,所述顶针板连接在推针板上,所述脱模顶针的一端连接在顶针板上,所述动模上设置有与脱模顶针相适配的顶针孔,所述顶针板上还设置有能够穿过动模的复位销,所述顶针板与动模的侧壁间设置有缠绕在复位销外侧的蝶簧。

1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复数个外导柱,所述复数个外导柱贯穿动模、定模、定位板以及前封板的四角处,且所述复数个外导柱彼此相对平行布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盖注塑模具,包括前封板(1)、动模(3)、定模(4)以及定位板(5),其中所述定位板(5)固定在定模(4)和前封板(1)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位调节组件(6),所述对位调节组件(6)包括复数个浮动销轴(61)、一对回位导板(65)以及一对受压板(671),其中所述一对回位导板(65)对称地布置在定模(4)的两侧壁上且与定模(4)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回位导板(65)的一端均设有反力压块(66),所述一对受压板(671)对称地设置在动模(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转换机构包括一对内滑块(63)和斜楔压块(635),所述定位板(5)上设置有两个相对且横置的t型槽(631),每个所述内滑块(63)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t型槽(631)内,每个所述斜楔压块(635)均连接在对应的内滑块(63)上,所述顶推块(62)与斜楔压块(635)之间通过斜面副连接,所述反力压块(66)与斜楔压块(635)之间斜面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压块(635)上具有相对的受力斜面和施力斜面,所述顶推块(62)上设置有与对应斜楔压块(635)上受力斜面相对应的顶推斜面,所述回位导板(65)上设置有与对应斜楔压块(635)上施力斜面相对应的结合斜面(65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5)上设置有横置的安装槽(632),所述安装槽(632)内设置有内导柱(633),所述内滑块(63)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连接在该内导柱(633)上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安装槽(632)的槽壁间设置有压缩弹簧(634),所述压缩弹簧(634)缠绕在内导柱(633)的外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4)上设置有用于导引回位导板(65)滑动的回位导槽(64),所述动模(3)上设置有用于导引反力压块(66)朝向对应的受压板(671)移动的结合导槽(67),所述受压板(671)设置在结合导槽(67)的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多个卡位齿槽(68)、一对锁位缸(69)以及结合齿块(691),所述多个卡位齿槽(68)沿反力压块(66)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所述一对锁位缸(69)对称地布置在动模(3)的两侧,且每个所述锁位缸(69)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结合导槽(67)上,所述锁位缸(69)的塞杆端部穿过对应结合导槽(67)的槽壁,每个所述结合齿块(691)均连接在对应锁位缸(69)的塞杆端部,所述结合齿块(691)与卡位齿槽(68)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板(1)与每个的回位导板(65)之间均设置有一缓冲调节机构(7),所述缓冲调节机构(7)包括缓冲滑槽(71)、调节滑块(72)、缓冲弹簧(73)、以及调节螺栓(75),所述缓冲滑槽(71)沿着导板移动方向设置在回位导板(65)上,所述调节滑块(72)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缓冲滑槽(71)内,所述缓冲弹簧(73)设置在对应的调节滑块(72)与缓冲滑槽(71)的一端间,所述前封板(1)上设置有固定座(74),所述调节螺栓(75)穿过对应的固定座(74)且与调节滑块(72)相连接,旋转所述调节螺栓(75)能够带动调节滑块(72)在缓冲滑槽(71)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封板(2),所述后封板(2)上设置有模脚(21),所述动模(3)与后封板(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脱模的脱模机构(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8)包括推针板(81)、顶针板(82)、脱模顶针(83)以及蝶簧(84),所述顶针板(82)连接在推针板(81)上,所述脱模顶针(83)的一端连接在顶针板(82)上,所述动模(3)上设置有与脱模顶针(83)相适配的顶针孔,所述顶针板(82)上还设置有能够穿过动模(3)的复位销,所述顶针板(82)与动模(3)的侧壁间设置有缠绕在复位销外侧的蝶簧(8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盖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外导柱(9),所述复数个外导柱(9)贯穿动模(3)、定模(4)、定位板(5)以及前封板(1)的四角处,且所述复数个外导柱(9)彼此相对平行布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注塑设备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塑料盖注塑模具,包括前封板、动模、定模以及定位板,其中定位板固定在定模和前封板之间,还包括对位调节组件,对位调节组件包括复数个浮动销轴、一对回位导板以及一对受压板,其中一对回位导板对称地布置在定模的两侧壁上且与定模滑动连接,每个回位导板的一端均设有反力压块,一对受压板对称地设置在动模上;复数个浮动销轴对称设置在定模上的型芯两侧,每个浮动销轴的一端均伸出定模并且能够抵压在动模的内端面上,其另一端设置有顶推块,定位板上设置有推力转换机构,上述注塑模具能够使得动模与定模之间贴合对位精度较高,从而能够保证注塑件产品成型精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市明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