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回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1418发布日期:2024-01-23 11:5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光缆回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缆制造,尤其涉及光缆回绕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光缆是一种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缆,通常用于互联网、电话和电视等通信网络。在光缆制造过程中,冷却是必要的,因为制作光缆时会产生热量,需要确保光缆保持适当的温度以维持其性能和质量。当光缆制造过程中出现冷却不足的情况,会出现衰减偏大和加强件抽拔力不足等缺陷。现有技术在光缆制造中受限于场地因素,无法通过加长水槽的方式保障光缆在冷却水中充分冷却,因为工厂受到场地空间限制,无法扩展或加长用于光缆冷却的水槽,因此无法保证光缆在冷却水中获得足够的冷却时间,会影响光缆的性能。另外,采用冰水机对循环冷却水进行降温,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冷却效果,但是会导致设备能耗增加,因为冰水机需要消耗能量来制冷,且增加管路和设备维保成本,因为引入了新的设备和维护要求。同时,较大的冷却温差会导致部分产品的光纤余长不满足要求,性能下降,而且这种方法的适用性有限,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2、因此亟需光缆回绕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回绕冷却装置,能够在车间场地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冷却光缆,提升生产速度。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3、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水槽、第一导轮、第二导轮、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被配置为支撑水槽、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水槽的一端连通第一水箱,水槽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水箱,进水机构连通水槽,出水机构与第一水箱以及第二水箱均连通,进水机构被配置为通入冷却水,出水机构被配置为流出冷却水,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分别设置于水槽的两端,第一导轮设置于靠近第一水箱的一侧,第二导轮设置于靠近第二水箱的一侧,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至少部分位于水槽的槽体内,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分别被配置为卷入和导出待冷却光缆。

4、作为可选方案,光缆回绕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均垂直插接于水槽的槽体内,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均开设有缺口,第一挡水板设置于第一导轮相对于水槽端部的内侧,第二挡水板设置于第二导轮相对于水槽端部的内侧,进水机构的进水位置位于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之间。

5、作为可选方案,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水槽支撑组件和两个导轮支撑组件,两个水槽支撑组件分别支撑水槽的两端,两个导轮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分别与两个导轮支撑组件转动连接。

6、作为可选方案,导轮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立柱和安装轴,立柱竖直安装于底座,安装轴的一端连接于立柱,安装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导轮或第二导轮转动连接。

7、作为可选方案,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轮周均开设有多个导槽。

8、作为可选方案,导槽的表面覆盖有保护胶体。

9、作为可选方案,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和弯头管,进水管与弯头管连通,弯头管与水槽连通。

10、作为可选方案,出水机构包括直管和出水管,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出水管与直管连通。

11、作为可选方案,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开设有避让开口。

12、作为可选方案,光缆回绕冷却装置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安装于安装轴并设置于第一导轮或者第二导轮的端面两侧。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发明提供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中,

15、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位于水槽的两端,并至少部分位于水槽的槽体内,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作用是引导待冷却光缆,卷入和导出待冷却光缆,并且保持待冷却光缆经过水槽的槽体,使冷却水流经待冷却光缆,使其冷却,确保待冷却光缆被充分浸泡在冷却水中,提升其冷却效果。冷却水从进水机构注入水槽,然后流过水槽,将待冷却光缆中的热量带走,从而冷却光缆,冷却水从水槽的两端分别流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最后经出水机构排出。由于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能把卷绕待冷却光缆进行冷却,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完成了光缆的冷却过程,从而能够节省车间场地。通过有效的冷却,光缆的性能和质量得到了提升,减少了衰减等缺陷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光缆生产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箱(100)、第二水箱(200)、水槽(300)、第一导轮(400)、第二导轮(500)、进水机构(600)、出水机构(700)和支撑机构(800),所述支撑机构(800)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水槽(300)、所述第一导轮(400)和所述第二导轮(500),所述水槽(30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00),所述水槽(30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箱(200),所述进水机构(600)连通所述水槽(300),所述出水机构(700)与所述第一水箱(100)以及所述第二水箱(200)均连通,所述进水机构(600)被配置为通入冷却水,所述出水机构(700)被配置为流出冷却水,所述第一导轮(400)和所述第二导轮(500)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槽(300)的两端,所述第一导轮(400)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水箱(100)的一侧,所述第二导轮(500)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水箱(200)的一侧,所述第一导轮(400)和所述第二导轮(5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水槽(300)的槽体内,所述第一导轮(400)和所述第二导轮(500)分别被配置为卷入和导出待冷却光缆(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回绕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水板(310)和第二挡水板(320),所述第一挡水板(310)和所述第二挡水板(320)均垂直插接于所述水槽(300)的槽体内,所述第一挡水板(310)和所述第二挡水板(320)均开设有缺口(311),所述第一挡水板(31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轮(400)相对于所述水槽(300)端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挡水板(320)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轮(500)相对于所述水槽(300)端部的内侧,所述进水机构(600)的进水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挡水板(310)和所述第二挡水板(3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800)包括两个水槽支撑组件(810)和两个导轮支撑组件(820),两个所述水槽支撑组件(810)分别支撑所述水槽(300)的两端,两个所述导轮支撑组件(820)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导轮(400)和所述第二导轮(500),所述第一导轮(400)和所述第二导轮(500)分别与两个所述导轮支撑组件(82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支撑组件(820)包括底座(821)、立柱(822)和安装轴(823),所述立柱(822)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821),所述安装轴(8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822),所述安装轴(8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轮(400)或所述第二导轮(500)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400)和所述第二导轮(500)的轮周均开设有多个导槽(4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410)的表面覆盖有保护胶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600)包括进水管(610)和弯头管(620),所述进水管(610)与所述弯头管(620)连通,所述弯头管(620)与所述水槽(30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机构(700)包括直管(710)和出水管(720),所述直管(710)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水箱(100)和第二水箱(200),所述出水管(720)与所述直管(71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100)和所述第二水箱(200)开设有避让开口(11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回绕冷却装置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安装轴(823)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轮(400)或者所述第二导轮(500)的端面两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光缆回绕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水槽、第一导轮、第二导轮、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支撑机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位于水槽的两端,并至少部分位于水槽的槽体内,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作用是引导待冷却光缆,卷入和导出待冷却光缆,并且保持待冷却光缆经过水槽的槽体,使冷却水流经待冷却光缆,使其冷却,确保待冷却光缆被充分浸泡在冷却水中,提升其冷却效果。由于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能把卷绕待冷却光缆进行冷却,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完成了光缆的冷却过程,从而能够节省车间场地。

技术研发人员:文鹏,张海林,魏腾飞,张浩琪,钟鑫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