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4048发布日期:2024-04-18 18:0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产品成型的,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通过其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以复合材料产品为例,复合材料的产品一般都是通过模具成型的,且需要高温成型。

2、复合材料产品高温成型时,由于模具和产品的材质不同,因而热胀冷缩系数不同,一般都是模具的系数大于产品,在冷却固化时,模具的收缩较大,产品的收缩较小,因而模具会将产品抱紧,导致产品脱模困难。

3、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拼接式模具,先将模具上下分为两部分,再将上部分模具的型腔根据实际的脱模需求分为多块,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一个底座50,以及通过螺栓可51拆卸连接于底座50上的多块模板单元52,型腔由底座50和多个模板单元52围合形成。如此,只需将底座50上的模板单元52拆卸,即可实现脱模。

4、但采用上述的相关技术,脱模过程较为复杂,且冷却固化的过程中,模具挤压产品会使产品产生内应力,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及其加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模过程较为复杂,且冷却过程中,模具挤压产品会使产品产生内应力,影响产品的质量的缺陷,具有脱模过程较为方便,且能够减产品的内应力,提高产品的质量的优势。

2、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包括:

3、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槽;

4、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槽,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的侧部拼接,使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彼此拼接形成为模腔;

5、弹性连接件,适用于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使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在拼接方向上具有弹性位移量。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

7、导向柱,沿所述拼接方向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模体,且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第二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模体固定连接;

8、限位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第一模体的一端;

9、弹性体,一端与所述第二模体弹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弹性抵接。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弹性体包括弹簧;

11、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模体及所述限位部弹性抵接。

1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弹性体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第二模体上设置有台阶沉孔;

14、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台阶沉孔,并且,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台阶沉孔内,所述弹性体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台阶沉孔的台阶弹性抵接。

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一模体螺纹连接;或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导向柱螺纹连接。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第二模体至少有一个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模体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模腔设有至少一个。

1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第二模体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模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18、所述模腔有两个。

1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弹簧包括矩形弹簧和圆形弹簧。

2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所述限位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导向柱。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确定毛坯的尺寸规格;

23、毛坯加工,基于毛坯的尺寸规格对原料进行加工,将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一体加工在同一块原料上,并且,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留有切割余量;

24、开设定位孔,毛坯加工完成后整体侧部开定位孔,开孔位置为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预设的连接位置,开孔深度由第一模体延伸至第二模体;

25、切割,利用铣刀铣掉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的切割余量,实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的分离;

26、孔加工,对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上的定位孔进行加工;

27、组装,基于定位孔的位置,对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进行组装。

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所述确定毛坯的尺寸规格包括:

29、绘制好模具后,确定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的分割界面,对绘制的模具进行分割得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

30、将第一模体两侧的第二模体向外平移预设宽度,然后以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的分割面为基本面,拉伸实体,拉伸宽度为预设宽度,从而得到毛坯的尺寸规格。

3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所述切割余量为一个刀具的宽度。

3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弹性连接件,使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在拼接方向上具有弹性位移量,因此,在产品和模腔内壁的相互挤压下,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会发生弹性位移,撑开模腔来适应产品的大小,模腔内壁与产品的挤压力减小,从而能够有效消除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产品内应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在脱模时,只需沿着第一槽的边沿撬动产品将产品撬松,即可方便地将产品从模腔中取出;相较于相关技术,模具分块较少,加工较为简单,加工成本较低;脱模时,只需撬开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的接缝即可方便地将产品从模腔中取出,无需进行复杂的拆卸、组装工作,脱模较为便捷,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在模腔中冷却固化时,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会发生弹性位移来减小模腔内壁与产品的挤压力,从而能够有效消除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产品内应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302)包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302)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20)上设置有台阶沉孔(2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00)与所述第一模体(10)螺纹连接;或所述限位部(301)与所述导向柱(300)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20)至少有一个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模体(10)的至少一侧,所述模腔(40)设有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体(20)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模体(10)相对的两侧;

9.一种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余量为一个刀具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产品成型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具及其加工方法,模具包括:第一模体,设置有第一槽;第二模体,设置有第二槽,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的侧部拼接,使第一槽和第二槽拼接形成为模腔;弹性连接件,适用于弹性连接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使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在拼接方向上具有弹性位移量;如此设置,模具分块较少,加工简单,加工成本较低;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有弹性位移量,只需用篾片沿着第一槽的立面将产品撬松即可将产品取出,无需进行复杂的拆卸、组装工作,脱模便捷,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冷却固化时,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会发生弹性位移来减小模腔内壁与产品的挤压力,从而有效消除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产品内应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谢向国,艾勃帆,彭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河星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