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79842发布日期:2023-05-27 14:0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3d打印件腔道清理。


背景技术:

1、目前的3d打印工艺中,无论是以光敏树脂为原材料的光固化成型工艺和polyjet3d打印工艺,还是以粉末材料为原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和三维喷涂粘结工艺,在加工完成后,打印件的腔道内都会有原材料的残留,为了确保加工精度,需要在加工完成后对打印件的腔道做清理处理,目前的清理方式通常是采用电驱动的刷头伸入腔道内清理,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752802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的内孔喷洗刷一体装置,其利用刷棒的旋转,使刷棒上分布的刷毛来达到对孔道的清理作用,然而这种清理机构只适用于直线的孔道或空腔,对于3d打印件中形状复杂的腔道难以做到较为全面的清理,而且很多空腔是外面留有一个较小的出料孔,但内部空间较大的结构,对于这种空腔该清理机构也无法做到有效清理,除此以外,该方案中刷头是一种标准回转体的结构,如图6所示,也就是说旋转时刷头的端部中心会维持在孔底的中心位置,导致孔底的中心位置容易产生清理盲区,影响对孔底的全面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其对3d打印件腔道内的清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包括径向截面为凸弧形的驱动软轴;驱动软轴后端固定有接头端帽,前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驱动软轴上的若干组刮刷组件;每组刮刷组件包括沿周向分布在驱动软轴外壁上下两侧的a刮擦片和b刮擦片;a刮擦片和b刮擦片均为弹性材质;a刮擦片和b刮擦片均为圆弧形结构,且两者的弧形朝向相反;a刮擦片的内径小于b刮擦片的内径;a刮擦片和b刮擦片两者远离驱动软轴的端部外侧均对应固定有a刷条;最前端刮刷组件上的a刮擦片前端和b刮擦片前端均对应固定有b刷条;b刷条位置超出驱动软轴的前端位置。

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的驱动软轴后部外侧套有弹簧管套;弹簧管套后端同轴固定有支撑环,前端同轴固定有限位环;支撑环转动套接在接头端帽前部;限位环套在驱动软轴外,且限位环外径大于a刮擦片和b刮擦片的外径之和。

4、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的a刮擦片和b刮擦片均为弹性钢片结构。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的每组刮刷组件上a刮擦片的数量和b刮擦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7、1、刮刷组件间隔分布在驱动软轴上,通过驱动软轴本身的柔性特点和刮刷组件间隔分布留出的空间,使得该清理装置能够方便的伸入3d打印件的非直线腔道内,提高对形状复杂腔道的适用性;刮刷组件上的a刮擦片和b刮擦片沿周向分布在驱动软轴外壁且两者均为弹性材质,通过a刮擦片和b刮擦片的弹性弯曲,能够提高对不同内径孔道的适应性,能够方便穿过较小的出料孔而伸入3d打印件的腔道内。

8、2、驱动软轴后端固定有接头端帽,能够方便与外界驱动装置连接,实现对驱动软轴的旋转控制;通过驱动软轴的旋转能够带动刮刷组件旋转,a刮擦片和b刮擦片分别处于驱动软轴外壁的上下两侧,且两者的弧形朝向相反,使驱动软轴的旋转方向能够适配a刮擦片和b刮擦片的弧形外凸朝向,借助a刮擦片和b刮擦片的弹性实现对不同内径孔道的抵紧,通过a刷条从而实现对孔道侧壁的清理效果。

9、3、最前端刮刷组件上的a刮擦片前端和b刮擦片前端均对应固定有b刷条,b刷条位置超出驱动软轴的前端位置,通过b刷条能够实现对孔底的清理,而且由于a刮擦片的内径小于b刮擦片的内径,所以能够使驱动软轴处于偏离孔道中心的位置,避免孔底中心位置存在清理盲区的问题,提高全面清理效果。

10、4、驱动软轴的径向截面为凸弧形,说明驱动软轴是非对称性的轴体结构,不是标准的回转体,使驱动软轴旋转时能够产生甩动的效果,结合a刮擦片和b刮擦片的设置,使清理机构能够在腔道内无规律的甩动,增强对3d打印件腔道清理的全面性。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截面为凸弧形的驱动软轴(1);驱动软轴(1)后端固定有接头端帽(2),前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驱动软轴(1)上的若干组刮刷组件;每组刮刷组件包括沿周向分布在驱动软轴(1)外壁上下两侧的a刮擦片(3)和b刮擦片(4);a刮擦片(3)和b刮擦片(4)均为弹性材质;a刮擦片(3)和b刮擦片(4)均为圆弧形结构,且两者的弧形朝向相反;a刮擦片(3)的内径小于b刮擦片(4)的内径;a刮擦片(3)和b刮擦片(4)两者远离驱动软轴(1)的端部外侧均对应固定有a刷条(5);最前端刮刷组件上的a刮擦片(3)前端和b刮擦片(4)前端均对应固定有b刷条(6);b刷条(6)位置超出驱动软轴(1)的前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软轴(1)后部外侧套有弹簧管套(7);弹簧管套(7)后端同轴固定有支撑环(8),前端同轴固定有限位环(9);支撑环(8)转动套接在接头端帽(2)前部;限位环(9)套在驱动软轴(1)外,且限位环(9)外径大于a刮擦片(3)和b刮擦片(4)的外径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a刮擦片(3)和b刮擦片(4)均为弹性钢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刮刷组件上a刮擦片(3)的数量和b刮擦片(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件腔道清理装置,涉及3D打印件腔道清理技术领域。它包括径向截面为凸弧形的驱动软轴;驱动软轴后端固定有接头端帽,前端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驱动软轴上的若干组刮刷组件;每组刮刷组件包括沿周向分布在驱动软轴外壁上下两侧的A刮擦片和B刮擦片;A刮擦片和B刮擦片均为弹性材质;A刮擦片和B刮擦片均为圆弧形结构,且两者的弧形朝向相反;A刮擦片的内径小于B刮擦片的内径;A刮擦片和B刮擦片两者远离驱动软轴的端部外侧均对应固定有A刷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对3D打印件腔道内的清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沈楚恭,余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泛博增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