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0315发布日期:2023-06-29 19:2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注塑模具设计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精密零件在航空、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压铸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母模垫板、母模浮动承板、公模垫板以及公模浮动承板,在完成注塑后开模时,先将母模垫板与母模浮动承板分开,母模浮动承板分开的同时将母模滑块抽出,完成母模侧分型;母模分型到一定距离后,公模侧分型,最后公模与母模完全分开,产品脱模。

2、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14448073u公开了一种具有顺序开合模控制机构的模具,其名为具有顺序开合模控制机构的模具,但实质上仅能实现开模的顺序控制,而对于合模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无法进行及时的识别与停止合模动作,例如当母模垫板与母模浮动承板之间存在异物或有料头掉入,该模具只会强行进行合模,这务必会导致滑块和模仁干涉而铲伤,损坏模具。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不仅能够控制开模的顺序,还能控制合模顺序,避免合模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强行合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包括固定在母模垫板上的开锁卡销、固定在公模垫板上的闭锁卡销以及固定在母模浮动承板上的锁扣主体,所述开锁卡销与所述闭锁卡销的自由端伸入所述锁扣主体内,所述开锁卡销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闭锁卡销的第二侧表面相对分布,所述锁扣主体内位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活动设置有定位件,所述第二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配合的扣槽;所述第一侧表面沿开模方向上设置有动力作用面与泄力缺口。

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圆柱结构,所述定位件受一个弹性件朝所述第二侧表面方向压持,当所述开锁卡销的自由端或所述闭锁卡销的自由端挤压所述定位件时,所述定位件进行水平移动。

4、进一步的,所述扣槽为与所述圆柱锁芯配合的圆弧槽,所述扣槽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上之间的最大间距与所述圆柱锁芯的直径相当。

5、进一步的,所述泄力缺口表面到所述第二侧表面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圆柱锁芯的直径。

6、进一步的,所述锁扣主体内具有限定所述定位件水平移动范围或上下移动范围的滑槽。

7、进一步的,所述锁扣主体内设置有供所述开锁卡销插入或贯穿通过的第一插槽以及供所述闭锁卡销插入或贯穿通过的第二插槽。

8、进一步的,所述泄力缺口的内壁表面上形成有弧形导向面。

9、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扣槽的包围角度小于180°。

10、进一步的,所述母模垫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开锁卡销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母模浮动承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锁扣主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公模垫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板,所述闭锁卡销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所述母模垫板与所述母模浮动承板是否闭合完全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模具控制系统电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开锁卡销、闭锁卡销以及锁扣主体,开锁卡销设置在母模垫板上,闭锁卡销设置在公模垫板上,锁扣主体设置在母模浮动承板上,开锁卡销与闭锁卡销分别设置在锁扣主体的相对相侧,锁扣主体内活动设置有定位件,配合开锁卡销上的动作作用面与泄力缺口以及闭锁卡销上的圆弧扣槽,不仅在开模时控制了各工件的分型顺序,同时还控制了合模时各工件的闭合顺序,将合模过程实现了步骤细分,为母模垫板与母模浮动承板的闭合状态监控奠定了条件;在模具中设置检测母模垫板与母模浮动承板是否闭合到位的传感器即可有效的避免异常情况下的强行合模导致的工件相互铲伤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公模与母模的返修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在母模垫板(201)上的开锁卡销(1)、固定在公模垫板(301)上的闭锁卡销(2)以及固定在母模浮动承板(202)上的锁扣主体(3),所述开锁卡销(1)与所述闭锁卡销(2)的自由端伸入所述锁扣主体(3)内,所述开锁卡销(1)的第一侧表面(11)与所述闭锁卡销(2)的第二侧表面(21)相对分布,所述锁扣主体(3)内位于所述第一侧表面(11)与所述第二侧表面(21)之间活动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第二侧表面(2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4)配合的扣槽(22);所述第一侧表面(11)沿开模方向上设置有动力作用面(111)与泄力缺口(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为圆柱结构,所述定位件(4)受一个弹性件(8)朝所述第二侧表面(21)方向压持,当所述开锁卡销(1)的自由端或所述闭锁卡销(2)的自由端挤压所述定位件(4)时,所述定位件(4)进行水平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22)为与所述圆柱结构配合的圆弧槽,所述扣槽(22)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表面(11)上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所述圆柱结构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力缺口(112)表面到所述第二侧表面(21)的最大间距大于所述圆柱结构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主体(3)内具有限定所述定位件(4)水平移动范围和/或上下移动范围的滑槽(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主体(3)内设置有供所述开锁卡销(1)插入或贯穿通过的第一插槽(32)以及供所述闭锁卡销(2)插入或贯穿通过的第二插槽(3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力缺口(112)的内壁表面上形成有弧形导向面(1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22)为圆弧槽,所述扣槽(22)的包围角度小于18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垫板(20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所述开锁卡销(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所述母模浮动承板(2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6),所述锁扣主体(3)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所述公模垫板(30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板(7),所述闭锁卡销(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板(7)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母模垫板(201)与所述母模浮动承板(202)是否闭合完全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模具控制系统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开合模顺序控制装置,其包括固定在母模垫板上的开锁卡销、固定在公模垫板上的闭锁卡销以及固定在母模浮动承板上的锁扣主体,所述开锁卡销与所述闭锁卡销的自由端伸入所述锁扣主体内,所述开锁卡销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闭锁卡销的第二侧表面相对分布,所述锁扣主体内位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活动设置有定位件,所述第二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配合的扣槽;所述第一侧表面上上沿开模方向上设置有动力作用面与泄力缺口。本技术不仅能够控制开模的顺序,还能控制合模顺序,避免合模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强行合模。

技术研发人员:蒋爱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