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热流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3285发布日期:2023-08-27 16:2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扳手、热流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特别是扳手、热流道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2、热流道系统中热嘴和分流板螺纹连接,当热嘴的发热丝缠绕在热嘴表面时,由于发热丝的出线阻挡,不能用梅花扳手去拆装热嘴,只能用开口扳手去拆装。由于开口扳手受力不均,容易将热嘴拧滑,不利于后续的热嘴拆装。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扳手、热流道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受力均匀、便于操作、结构稳定可靠的扳手。

2、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扳手部、与扳手部连接的手柄部,该扳手部包括相互活动卡接的第一扳手与第二扳手;

3、其中,当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第二扳手组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第二扳手共同限定出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扳手槽,该扳手槽的内槽壁在第二方向上呈连续设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突伸入所述第二扳手内的卡接部,所述第二扳手具有与所述卡接部相卡合的卡槽,其中,所述卡槽相邻所述扳手槽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设为燕尾槽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扳手槽设为内六角槽结构,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第二扳手对称设置有用于形成该内六角槽结构的凹槽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扳手上,其中,所述第二扳手自所述扳手槽处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手柄部。

8、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9、一种热流道组件,包括如前所述的扳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热流道组件包括分流板、螺纹连接于分流板下端的热嘴、缠绕于热嘴外壁上且两端突伸出热嘴外壁的发热件,该热嘴包括设置于前述分流板与前述发热件之间的扳手部,所述扳手通过所述扳手槽套设于所述扳手部外壁上,该扳手槽的内槽壁与所述扳手部外壁相适配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包括热嘴本体、自热嘴本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与所述分流板下端螺纹连接的螺纹部,其中,所述分流板底端面向上凹陷形成与所述螺纹部相配合的螺纹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扳手部,所述扳手部与所述螺纹部同轴相邻设置,其中,所述扳手部突出于所述螺纹部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流板上端的注射嘴,所述注射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热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且设置于第二流道底部的浇口,所述分流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分流道,其中,所述分流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加热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嘴包括热嘴本体、设置于所述热嘴本体底部的热嘴头,其中,所述发热件缠绕于所述热嘴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发热件自所述热嘴本体外壁的底部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发热件的两端靠近所述扳手部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热流道组件通过第一扳手与第二扳手活动卡接以组合形成扳手部,第一扳手与第二扳手组合拼接时共同限定出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扳手槽,第一扳手、第二扳手分别通过各自用于形成扳手槽的槽状结构套设于被紧固的产品外壁上,解决了因发热丝的出线阻挡而受力不均的问题,和/或其他结构阻挡只能使用开口扳手的问题,同时扳手槽的内槽壁在第二方向上呈连续、不间断地设置,以使得被紧固的产品受力均匀,在紧固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拧滑,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具有受力均匀、便于操作、结构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扳手,包括扳手部、与扳手部连接的手柄部,其特征在于:该扳手部包括相互活动卡接的第一扳手与第二扳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突伸入所述第二扳手内的卡接部,所述第二扳手具有与所述卡接部相卡合的卡槽,其中,所述卡槽相邻所述扳手槽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为燕尾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槽设为内六角槽结构,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第二扳手对称设置有用于形成该内六角槽结构的凹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扳手上,其中,所述第二扳手自所述扳手槽处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手柄部。

6.一种热流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扳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流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螺纹连接于分流板下端的热嘴、缠绕于热嘴外壁上且两端突伸出热嘴外壁的发热件,该热嘴包括设置于前述分流板与前述发热件之间的扳手部,所述扳手通过所述扳手槽套设于所述扳手部外壁上,该扳手槽的内槽壁与所述扳手部外壁相适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流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包括热嘴本体、自热嘴本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与所述分流板下端螺纹连接的螺纹部,其中,所述分流板底端面向上凹陷形成与所述螺纹部相配合的螺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流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扳手部,所述扳手部与所述螺纹部同轴相邻设置,其中,所述扳手部突出于所述螺纹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流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分流板上端的注射嘴,所述注射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热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且设置于第二流道底部的浇口,所述分流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分流道,其中,所述分流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加热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流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包括热嘴本体、设置于所述热嘴本体底部的热嘴头,其中,所述发热件缠绕于所述热嘴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发热件自所述热嘴本体外壁的底部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发热件的两端靠近所述扳手部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扳手、热流道组件。扳手,包括扳手部、与扳手部连接的手柄部,该扳手部包括相互活动卡接的第一扳手与第二扳手;其中,当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第二扳手组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第二扳手共同限定出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扳手槽,该扳手槽的内槽壁在第二方向上呈连续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扳手、热流道组件通过第一扳手与第二扳手活动卡接以组合形成扳手部,第一扳手与第二扳手组合拼接时共同限定出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扳手槽,同时扳手槽的内槽壁在第二方向上呈连续设置,以使得被紧固的产品受力均匀,在紧固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拧滑。具有受力均匀、便于操作、结构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象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