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9979发布日期:2023-07-18 21:5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成型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型鼓。


背景技术:

1、成型鼓是轮胎成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机构,主要用于实现轮胎的胎体的贴合和反包,具体为在鼓的外圆上对圆筒状胎层内部充气并对其两侧实施反包,目前常见的成型鼓有胶囊鼓和机械鼓两种形式,其中机械鼓因其精度高,无需频繁更换零部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2、现有的机械鼓机构中多采用电机加丝杠控制左右胎圈锁定机构移动从而改变平宽,而左右两侧的胎侧部分依靠反包杆反包,此机构大多采用气动方式控制,而气动方式由于受到压缩空气压力和流量控制不稳定等因素难以保证左右同步,这就会导致左右胎层胶料受力不均,进而会影响轮胎动平衡、均匀性等指标。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经有内外双丝杠加离合器控制的方式实现反包杆的反包技术,这种方式代替了气动方式控制反包,保证了轮胎的指标要求,但是由于增设了离合器,离合器连接和分离需要时间,这就大大降低了鼓的做胎效率,且使用离合器无法有效保证左右两丝杠的周向偏差,为保证轮胎成型质量,需要增加程序自检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反包效率低且左右侧鼓对称性差,左右反包不一致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鼓,包括:主轴组件;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对称地设置在主轴组件上以分别对轮胎两侧进行反包;第一丝杠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丝杠组件连接,第一丝杠组件与第一反包组件连接,其中,第一丝杠组件可转动地穿设在主轴组件内;第二丝杠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丝杠组件连接,第二丝杠组件与第二反包组件连接。

3、进一步地,主轴组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沿主轴组件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成型鼓还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丝杠组件连接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口槽内,第一反包组件设置在第一滑动组件上。

4、进一步地,成型鼓还包括:第二滑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主轴组件上,其中,第二反包组件与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第二丝杠组件设置在主轴组件的外侧并于第二滑动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滑动组件沿主轴组件的轴向方向移动。

5、进一步地,成型鼓还包括第一侧鼓和第二侧鼓,第一侧鼓和第二侧鼓对称地设置在主轴组件上,并相对主轴组件滑动,以调节轮胎的平宽。

6、进一步地,成型鼓还包括:第三丝杠组件,第三丝杠组件穿设在主轴组件内,并分别与第一侧鼓和第二侧鼓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侧鼓和第二侧鼓相对靠近或远离地移动。

7、进一步地,第一丝杠组件穿设在第三丝杠组件内。

8、进一步地,成型鼓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与第三丝杠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三丝杠组件转动。

9、进一步地,第一侧鼓上设有第一胎圈锁定部,第二侧鼓上设有第二胎圈锁定部,第一胎圈锁定部和第二胎圈锁定部分别用于定位轮胎两侧的胎圈。

10、进一步地,第一侧鼓和第二侧鼓均设置在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之间的主轴组件上。

11、进一步地,第一侧鼓和第二侧鼓分别于轮胎接触并围成密封空间,成型鼓还包括充气组件,充气组件与密封空间连通以向密封空间内充气。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鼓采用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来分别驱动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移动,其中,第一反包组件采用第一丝杠组件的水平移动来驱动第一反包组件对轮胎的一侧进行反包,第二反包组件采用第二丝杠组件直接驱动移动来对轮胎的另一侧进行反包。



技术特征:

1.一种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件(10)上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沿所述主轴组件(10)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成型鼓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还包括第一侧鼓(61)和第二侧鼓(62),所述第一侧鼓(61)和所述第二侧鼓(62)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10)上,并相对所述主轴组件(10)滑动,以调节所述轮胎(70)的平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组件(21)穿设在所述第三丝杠组件(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34),所述第三驱动组件(34)与所述第三丝杠组件(23)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丝杠组件(2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鼓(61)上设有第一胎圈锁定部(611),所述第二侧鼓(62)上设有第二胎圈锁定部(621),所述第一胎圈锁定部(611)和所述第二胎圈锁定部(621)分别用于定位所述轮胎(70)两侧的胎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鼓(61)和所述第二侧鼓(6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包组件(11)和所述第二反包组件(12)之间的所述主轴组件(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鼓(61)和所述第二侧鼓(62)分别与所述轮胎(70)接触并围成密封空间,所述成型鼓还包括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以向所述密封空间内充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鼓,包括:主轴组件;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第一反包组件和第二反包组件对称地设置在主轴组件上以分别对轮胎两侧的胎侧进行反包;第一丝杠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丝杠组件连接,第一丝杠组件与第一反包组件连接,其中,第一丝杠组件可移动地穿设在主轴组件内;第二丝杠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丝杠组件连接,第二丝杠组件与第二反包组件连接。本技术的成型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反包效率低且两侧反包不同步,反包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俞一航,王艺,李兴,黄显杰,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