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温机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7834发布日期:2023-12-30 08: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模温机机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板柜,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模温机机架。


背景技术:

1、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后来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模温机一般分水温机、油温机,控温精度可以达到±0.1℃。

2、现有技术中,模温机由水箱、加热冷却系统、动力传输系统、液位控制系统以及温度传感器、注入口等器件组成。通常情况下,动力传输系统中的泵使热流体从装有内置加热器和冷却器的水箱中到达模具,再从模具回到水箱;温度传感器测量热流体的温度并把数据传送到控制部分的控制器;控制器调节热流体的温度,从而间接调节模具的温度。如果模温机在生产中,模具的温度超过控制器的设定值,控制器就会打开电磁阀接通进水管,直到热流液的温度,即模具的温度回到设定值。如果模具温度低于设定值,控制器就会打开加热器。

3、仅通过水冷散热的方式,一方面会浪费水资源,另一方面对于降低模温机内部的温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机架内部某处存在热聚集,影响了控温效果。同时,在加工应用场景中,还需要对机架结构进行保护,避免因机架受到外力冲击被破坏而导致温控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模温机机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散热窗口,所述本体上部对称设有第二散热窗口;

4、所述第一散热窗口内设有控温模块;

5、所述第二散热窗口下方连接有抗冲击模块;

6、所述控温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三散热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金属导热板、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板内对称设有散热风扇。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金属导热板、冷却部,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板内对称设有第一降温通道、第二降温通道;

9、还包括毛细管通道,所述冷却部通过毛细管通道分别与第一降温通道、第二降温通道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部为高分子水凝胶冷却部,采用现有技术的具有散热效果的高分子水凝胶制备。通过高分子水凝胶相变通过内部液体蒸发降温,再通过冷却回流,吸收蒸发的液体,实现循环。

11、进一步的,所述毛细管通道分别与冷却部高度的1/2-3/4区域、冷却部高度的1/6-1/4区域连接,为高分子水凝胶冷却部内的液体提供蒸发和冷却通道,保证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12、通过第二散热部的设置,通过高分子水凝胶冷却部实现热交换传导热量,再通过第二金属导热板内冷却热蒸汽,实现循环降温。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散热部为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表面对称设有斜散热片,可提供换热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均为石墨烯导热板,可提供高效的导热作用。

15、本实用新型中的控温模块依次通过第三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一散热部,对机架内部整体空间的热量进行传导,实现降温,可进一步的保障精确控温的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弹性缓冲部、缓冲板,所述底板与本体固定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对称设置的弹簧柱。

1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包括碳纤维板体,所述碳纤维板体表面对称设有碳纤维凸块。

19、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凸块为弧形凸块。

20、优选的,碳纤维板体采用的是高强度碳纤维板体,碳纤维凸块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凸块,所述碳纤维板体与碳纤维凸块一体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模块,通过碳纤维板体与碳纤维凸块的配合设置,为本体顶部提供稳定支撑,增强抗冲击能力,再通过弹性缓冲部的作用,可提供有效的缓冲减震作用,底板与本体内固定连接,提供支持稳定性。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窗口包括对称排布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窗口包括对称排布的第二散热孔。通过第一散热窗口、第二散热窗口的设置,为机架内部散热提供有效的散热通道,满足热量排放的需求。

23、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模块的设置,配合原有的水冷散热模块,可有效减少水冷的用水量,同时可进一步的提高温控的效果;通过抗冲击模块的设置,可对机架上部结构进行保护,避免因机架受到外力冲击被破坏而导致温控失效。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散热窗口,所述本体上部对称设有第二散热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金属导热板、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板内对称设有散热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金属导热板、冷却部,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板内对称设有第一降温通道、第二降温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为高分子水凝胶冷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通道分别与冷却部高度的1/2-3/4区域、冷却部高度的1/6-1/4区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部为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表面对称设有斜散热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均为石墨烯导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对称设置的弹簧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模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凸块为弧形凸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模温机机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散热窗口,所述本体上部对称设有第二散热窗口;所述第一散热窗口内设有控温模块;所述第二散热窗口下方连接有抗冲击模块;所述控温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三散热部。本技术的温控模块的设置,配合原有的水冷散热模块,可有效减少水冷的用水量,同时可进一步的提高温控的效果;通过抗冲击模块的设置,可对机架上部结构进行保护,避免因机架受到外力冲击被破坏而导致温控失效。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中联创鑫钣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