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7437发布日期:2023-09-23 21:2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塑胶模具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塑胶模具,具体涉及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1、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而塑胶模具脱模是将加工好的塑件从塑胶模具中取出的过程,现有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通常是通过顶杆或推杆将加工好的塑件从塑胶模具中顶出或推出,在此过程中,容易对加工好的塑件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成品塑件的质量,因此提出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

4、机架,其上设置有下模,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与机架滑动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构造有依次连通的出气孔、容纳槽以及进气孔,容纳槽内滑动设置有封堵板,下模上滑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自由端与封堵板连接;

5、固定筒,设置在机架上,固定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固定筒上连通有进气管与出气管,出气管的自由端与进气孔连通,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机架上设置有与活塞固定连接且用于驱使其直线往复滑动的驱动件。

6、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与容纳槽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固定杆上的复位弹簧,固定杆与上模通过传动部传动连接,以实现上模与固定杆一同滑动。

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包括:

8、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机架与上模上;

9、固定环,设置在上模上,固定环上钩接有连接钩,连接钩上设置有拉绳,拉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并与固定杆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构造呈锥形。

11、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设置有过滤网。

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

13、滑杆,滑动设置在固定筒上且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

14、转杆,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转杆上套设有转盘,转盘上偏心铰接有连杆,连杆的自由端与滑杆的另一端铰接。

15、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与上模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以实现上模滑动、转杆转动。

1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包括:

17、轴杆,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轴杆与转杆通过锥齿轮组件传动连接,轴杆上套设有传动齿轮,上模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

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在脱模时,通过驱动件驱使活塞直线往复滑动,外界空气依次进入进气管、固定筒、出气管、进气孔、容纳槽以及出气孔,驱使塑件脱离下模,从而完成脱模,避免对加工好的塑件造成损伤,降低对成品塑料质量的影响,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特征:

1.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7)与容纳槽(5)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固定杆(8)上的复位弹簧(15),固定杆(8)与上模(3)通过传动部(16)传动连接,以实现上模(3)与固定杆(8)一同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16)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的自由端构造呈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的自由端设置有过滤网(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4)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402)与上模(3)通过传动件(18)传动连接,以实现上模(3)滑动、转杆(140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18)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塑胶模具脱模装置,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机架,其上设置有下模,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与机架滑动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构造有依次连通的出气孔、容纳槽以及进气孔,容纳槽内滑动设置有封堵板,下模上滑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自由端与封堵板连接;固定筒,设置在机架上,固定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固定筒上连通有进气管与出气管,出气管的自由端与进气孔连通。本申请在脱模时,通过驱动件驱使活塞直线往复滑动,外界空气依次进入进气管、固定筒、出气管、进气孔、容纳槽以及出气孔,驱使塑件脱离下模,从而完成脱模,避免对加工好的塑件造成损伤,降低对成品塑料质量的影响,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信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